14年带出500多农村娃启东退休教师办了个免费校外辅导站

7月18日上午7点多,室外气温炎热,启东市南阳镇佐鹤村校外辅导站里,氛围同样火热。
30多名小学生神情专注、开动脑筋,边听老师讲解,边抢着答题。
“同学们,已经把这道题整理到听课笔记的请举手。
”随着一声叮嘱,学生们齐刷刷的举起手,目光专注的望向老师包仲贤。

这样的场景,已经持续了整整14年。
今年77岁的包仲贤,曾是一名小学教师,退休后办起了***的校外辅导班,每逢周六和寒暑假,佐鹤村及附近村的孩子们总会来到这个校外辅导站,听这位“包爷爷”上课。

心系留守儿童、外来务工子女,退休教师办起免费校外辅导站

14年带出500多农村娃启东退休教师办了个免费校外辅导站 范文模稿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南阳镇佐鹤村地处城郊结合部,有不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和外来务工子女。
2007年,从教44年的包仲贤,从南阳镇永和小学退休。
由于长期关注留守儿童、外来务工子女的学习和成长。
包仲贤萌生了开设校外辅导站的想法,“他们缺少父母教育,缺少文化指导,倒不如把他们组织起来开展学习活动。

2010年8月,包仲贤在自己家开起了校外辅导站,刚开班时只有动员来了8个孩子。
这些孩子的家长大都因为“在这里待着有人管,也不收费”,但包仲贤还是很认真地利用寒暑假、周末,为孩子们开设写作、朗读、思想品德等课程,还自掏腰包购买了课桌椅、圆珠笔、练习本等学习用品。

包忠贤的付出很快有了效果。
“经过一年多培训,这8个孩子进步非常快。
”包仲贤回忆,这些农村娃肯学好学,进步非常明显。
“包老师家庭辅导站不收一分钱,学习用品还是赠送的。
”渐渐地,辅导站的好口碑在家长中间传开,附近村子甚至市区的家长,都领着孩子慕名前来,一个班最多时有60多个孩子。

随着包仲贤校外辅导站名气越来越大,村里专门腾出一间60多平米的会议室,作为专用的校外辅导站,每年还会向学生们赠送各种学习用品。
佐鹤村党总支书记张伟威说,包仲贤本来有自己办学的许可,如果利用节假日开办补习班,会有一笔不少的费用。
但他却说服家里人,还要贴钱进去办辅导班。

14年耕耘校外辅导站,带出500多名学生

“包老师很和蔼而且很细致,有着长辈一般的温柔。
”今年23岁的倪端蔚在浙江某高校读研,她是包仲贤最早教过的学生,回忆起这位“包爷爷”,她总能想起把学校课堂不会的作业带到辅导站,包老师会详细认真帮助自己答疑解惑。

14年来,在包仲贤校外辅导站上过课的孩子累计500多名,有近200名陆续考上大学。
包仲贤也从一个人,变成了一群人,他们中有退休教师、医生、志愿者等。
在包仲贤看来,在党组织号召下,不计报酬加入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
“我是一名普通党员,也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退休后,我应该为人民群众和***事业做点事。

采访中,包仲贤特意拿来了当天的练习题,他告诉,这些题目都是自己动脑筋编出来的,一笔一划手写后复印。
包仲贤除了上课,剩余的时间就是想着如何备好课。
包仲贤每天观看名师教学***,晚上在台灯下演算、比对,有时候看电视受到启发,就会立即把想法记录下来,14年间已累计攒下14本教案笔记。

为了让孩子们能对学习产生兴趣,包仲贤根据学生们的特征,琢磨出一套质朴却又活泼有趣的教法。
对于孩子们来说,将学习与生活相融合,对知识点能掌握得更透、更易理解。
课程也变得更加丰富,增设了思想品德、朗诵、书法、非遗等课程。

加强思政教育,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包仲贤还有一个身份:革命烈士的后代。
包仲贤的父亲在革命战争年代不幸牺牲,那时包仲贤才1岁多。
虽不曾记得父亲模样,他却一直把父亲作为榜样。
也正因为此,多年来,包仲贤格外重视农村学生的思政课。
他告诉,今年在课堂中加强了红色基因的教育,边说边拿出《七一颂》《这是一个红色的季节》等诗朗诵的讲义。

包仲贤深知,这些农村娃父母不在身边,大都由爷爷奶奶抚养,缺少父母关爱,不仅文化成绩可能掉队,思想品德塑造也会受影响,对于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显得格外重要。
倪端蔚至今记得,每周六“包爷爷”都会带着大家一起升国旗。
“在辅导站,思想政治是必修课。
”倪端蔚说,这对她后来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了很大作用,“每每回想起来,就对包爷爷充满了感激”。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是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决心接过先辈的接力棒......”一块毛巾、一把三角尺、一份讲义,随着思政课开始,包仲贤再一次站上讲台,脸上的汗珠还没擦拭,但精神依旧抖擞。
“我会坚持到教不动为止。
”包仲贤告诉,校外辅导站只要能办下去,他会一直站在这个讲台上,一直坚持做下去,一直为这些农村娃点亮童年。

扬子/紫牛 朱亚运

校对 徐珩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