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考研必看跨专业考研必看你的跨考不是梦

因为喜欢艺术,但大学本科有没有接触艺术类专业
这样是不是不能跨专业考研?

没有专业基础怎么办?跨专业都需要提前做哪些准备?导师会不会不喜欢跨专业的学生?

近几年跨专业的同学越来越多,尤其是跨艺术类,很多小伙伴大学本科没有选到自己喜欢的专业,考研就想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
很多关于你们关心的跨专业问题,雷哥在这里都会一一解答。

2021考研必看跨专业考研必看你的跨考不是梦 范文模稿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如今的考研,不光本专业群体扩大,跨考的热度也在逐年增加。
在我们身边总有些人对跨考持怀疑态度,“用近一年的时间去学门新学科,难度很大,你能承担这份风险吗?”“你要跨考?那你大学四年的意义何在?岂不是白白浪费了这四年……”

既然决定跨考了,肯定是连这份风险也一并选了!
每个人对“意义”和“值得”也有着不同的定义!
跨考,说白了,就是向不够满意的人生道路的一次“亮剑”!
是挑战又怎么样?考研本来就是场挑战,不管是一跨二跨还是三跨,如果你已经走在跨考的路上,就要做好全力冲刺的准备!

跨专业的难度

1.竞争对手强大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如果你想要跨专业考研,就等要于用一年备考的时间的知识储备去和学习了本专业3年时间的对手去竞争。
这也就意味着在专业课部分你需要付出比他人更多的努力才可以。
不然你会很轻易的被原专业的同学超前虽然残忍,但这就是现实。

2.心里负担过重

因为自身薄弱的专业基础所以跨专业考研的小伙伴心态更难掌控。
对于毫不熟悉的专业和资料,很容易产生负面情绪甚至想放弃。

所以对于跨专业这件事,备考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不要脑子一热就决定跨专业考研,先问问自己是不是真的准备好了并愿意努力。

3.没有跨专业的详细资料

跨专业的人寻找起专业课资料更困难,本来就对该领域不是特别熟悉没有专业老师的带领更没有本专业的学长学姐开路专业课资料的查找会让你头疼犯怵。

这个时候可以多去一些考研方面的贴吧看看,去找一些线上的学姐学长取经或者通过朋友、老师的推荐找到本专业的学长学姐进行询问或是搜索万能的TB购买历届学长学姐的资料。

跨专业需要做哪些准备

1.选好院校是前提

对于跨专业考研的学生而言,一定要仔细阅读想要报考学校的研究生网站,确认是否招收跨专业考生。
如果结果是肯定的,那我们可以选定学校,然后进入考研的复习阶段。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就需要重新考虑一下,是换一个学校考研,还是换专业。

2.考研初复习阶段

笔试内容相同,英语,政治,专业课两门或者数学和一门专业课。
至于专业课的具体内容,大家在研招网或者预报取学校的研究生网站便可以查询。
关于考研的复习,雷哥想说,英语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所以需要提早开始复习。
建议先进行英语的学习,如果有数学公共课,那么数学也要提早复习。
政治的学习,在暑假之后开始即可。
专业课如:跨考艺术类室内专业的同学,在寒假就需要开始练习手绘基础,可以报相对可靠的辅导班,进行专业学习。
专业理论在暑假可以大概浏览一遍书籍,知道书中大体内容即可。
很多跨考艺术类研究生的同学,文化课应该都不错,如果自己的英语和政治都不错的话,建议提早学习一下专业手绘,提前了解专业内容。

3.关于专业课的复习

关于专业课的考查,大部分学校的考试科目会和近几年的科目相同,几乎不会有大的改变。
所以,提早准备,扎实一下学科知识,但有些学校会更改考试的专业课科目。

比如:南京林业大学,19年专业手绘竟然考了景观效果图,平面也是不规则的,很多跨专业的同学都看不懂题目,造成最后没有画完,非常可惜。
所以这也要求跨专业的同学,对所跨的专业一定要深入学习,要懂得变通。
在考场上遇到变题,也是非常考验考生是否具备良好的心态。

4.复试阶段

最后说一说跨考生和本专业考生在复试阶段的不同点,这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

部分学校会在面试的时候对跨考生进行加试,不同学校,即使是相同学科,加试内容也有可能不同。
这就意味着跨考生在通过笔试后,在准备复试的同时还要准备加试。
难度较同等考生要加大很多。
但是也有部分学校对于跨考生没有加试,在这种情况下,跨考生和本专业考生是没有差别的。
复试作品集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很多跨考生没有艺术类的作品,所以,在初试考完的那个寒假的时候,跨考生就需要边学习软件边做作品。
面试是需要用作品说话的。

跨专业的优势

1.学习能力强

不要以为选择跨考,大学四年学的专业,就白学了,要多去发现自己的本科专业与跨考专业之间的联系。
毕竟,从文科专业直接跨到工科只是少数。
如果最后进入复试,跨考经历很有可能成为大家的闪光点。
有些导师就是喜欢跨考学生,欢迎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来丰富自己的思维路径和某些小方向纵深领域的研究。

比如说,你的本科专业是语言类,报考艺术类研究生,在艺术解析方面利用你语言学的优势,逻辑清晰,思路明确,表达顺畅,是会非常吸引导师的,全面发展的同学是导师考虑的重点对象。

2.思维多变

对于跨考来说,专业课是其中一大难关。
多了解跨考专业的行业动态,拓宽专业知识面,尽可能早的准备专业课复习,让自己尽快熟悉跨考专业的学科思维。

如果你选择的是法学,法学重证据重逻辑,必须要用足够的证据证明你的观点,且逻辑严密;而文科类专业答题更注重自圆其说,经常涉及背景、过程、原因等等;如果你选择的是艺术设计,那么对于专业设计手绘来说,你前期需要积累很多的素材,为将来手绘做准备,可以将你本专业所学到的知识融入到手绘中,在画中表达自己的特色,是非常特别的。
所以说,专业思维的转化对于跨专业备考很重要。

3.跨专业小技巧

一.理工科(学过高数)跨考相对容易。
可以选择跨考与本专业专业课有交叉部分的其他理工科;理工科跨文科类专业,文科类专业门槛通常比较低。

二.本科是文科类(没学过数学)尽量不要选择需要考理工科的专业。

三.不要选专业门槛很高的专业,比如说医学。

四.艺术生尽量不要跨考英语要求高的学科。

跨专业的忌讳

1.不要只看热门专业

热门专业并不适合每一个人,不要一昧追求热门,而忽略了兴趣和专长。
选择自己擅长的,远比跟风选择热门好太多。

很多热门的专业如:医学、法学都是非常热门的专业,但也是因为热门,对考生的要求相对比较高。
所以,如果你本身学习能力没有那么强,建议大家就不要盲目跟风热门专业。
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并且适合你的专业进行跨考。

2.不可信息闭塞

考研最忌讳信息闭塞,只知道闭门造车!
建议大家可以找下身边和自己同一专业,跨考到同一专业的学长学姐取取经,同一路径,更有可复制性!
如果有朋友在你准备跨考的专业中学习,可以不断的向朋友取经,了解该专业的内容。
切不可自己闷头学习,不与别人交流,你的学习思路是非常容易受到限制的。
多与别人交流,也可以打开你的学习思路。

3.部分专业限制

部分专业可以接收跨考生,但会要求有一定基础。
例如一些艺术类专业、建筑学、城乡规划相关专业等。
艺术类和建筑类等学科,专业性相对较强,如果没有基础,在以后的学习中也会因为基础不足而吃力。
有的专业由于专业性很强,限制本科专业。

一般来说,很多法律类专业会有限制,如果你本科不是法学专业,就不能报考法律硕士(法学),只能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跨专业考研加试只是针对同等学力的考生。
初试科目以各学校公布的招生简章为准,一般不用加试。
但是考上后有的学校要求跨考生必须补选一定学分的专业基础课。
跨专业考研和本专业考研的要求在复试和初试的要求是一样的。
分数线也是一样的,不会因为你是跨考生就放低要求,也不会因为你没基础就提高分数。
所以跨考也是非常考验你的学习能力的。

跨专业的限制条件

1.专业限制

有的专业不接受跨专业考研的考生,不是因为专业歧视,而是由于该专业专业性很强,跨专业考生难以胜任以后的学习实验等。
比如中国医科大学就不允许非临床专业报考临床专业,即使本校也不可以。
这时候大家可以通过学校官网及微信公众号去了解该专业历届是否招收跨专业的学生,一定要了解清楚,不要盲目的辛苦准备,结果因为专业限制导致不能考试,这样就是得不偿失。

2.是否注重基础

有一部分专业是可以接收跨专业考生的,但是必须要有一定的基础,否则难以考上研,即使侥幸考上,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也会是一场噩梦,这样跨专业考研就失去了实际的意义。
如,艺术设计类研究生,如果想跨考艺术设计专业的同学,一定要提前了解到该专业的专业知识,提早进入基础训练,基础练习是非常重要的。
否则,即使你考上了,基础如果不好,后面的学习也会很艰难。

3.是否需要加试

跨专业考研加试只是针对同等学力的考生。
本科考研是不需要加试的,只要有本科证就可以正常参加初试、复试。
初试科目以各学校公布的招生简章为准,一般只要是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毕业生,均不用加试。
但是考上后有的学校要求跨专业考生必须补选一定学分的专业基础课程。
这时候,大家一定要及时了解你选择的院校的该专业的信息,看后面复试是否需要加试。

4.地区是否受限制

是否跨专业考研就只能考本地的学校,而不能考外地的学校呢?答案是否定的,考生可以跨地区考研,现在的地区歧视已经不存在了,考生可以选择任何的地区进行跨地区考试,如果选择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院校,那跨考难度就会比较大。
毕竟地区优势是非常明显的。
考生是可以换一所学校,不一定要与本科是一所学校,跨地区跨专业跨学校的考生就是俗称的三跨专业考生,只不过是相对于一般性的难度稍微大一些,政策上是允许的。

5.分数线是否不同

有考生会疑问,是不是因为我是跨专业的考生,分数线就会和别人不一样呢。
分数线都是一样的,不会说由于你原来没有学过,就对你放低要求,也不会歧视你的没有基础就对你提高分数,跨专业考生与本专业考生遵从的分数线都是一样的。
国家线都是统一划分的,所以跨考同学在这一点上是不用太担心的。
那复试的话,有较少学校会有加试的情况,这个根据学校、专业来决定,一般学校是不存在加试的。

跨专业学科说明

80%的大学不允许同等学力考生跨专业或者跨学科报考。

理科跨学科相对容易(所学属于基础门类),尤其是跨工学和经济学。

不同学科即文,理两科,文科跨理科难度系数最高,反之,则易。
如果没有相关领域的工作经验,跨距离较远的学科报考一般都不允许。

学科内部学科类之间难度也较高,但基本不受限制。

重点说明:一般不允许考医科。
考生必须具有相关领域工作经验才可能具备一定的资格;一般不允许非语言类考生(比如理科学生)跨语言类专业。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应不畏惧跨专业考研了吧!
其实跨考的同学真的比较辛苦,但付出总会有回报的,不放弃,坚持下去,终会收获到你意想不到的结果!

加油吧,少年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