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甘肃农业大学开设了哪些专业

院系设置所有专业 园林工程学院 林学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地理信息科学 农林经济管理 环境工程 园林 资源与环境学院 生态学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土地整治工程 地理信息科学 农业资源与环境 环境工程 财经学院 金融学 经济学 农林经济管理 财务管理 市场营销 水利水电工程学院 农业水利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土木工程 测绘工程 应用技术学院 园艺 动物医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动物科学 财务管理 管理学院 社会工作 公共事业管理 土地资源管理 劳动与社会保障 机电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林学院 园林 林学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风景园林 农学院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 植物科学与技术 种子科学与工程 农学 人文学院 秘书学 汉语言文学 英语 法语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 食品质量与安全 食品科学与工程 生物工程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 动物医学院 兽医公共卫生 动物药学 动物医学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水产养殖学 动物科学 动物科学 理学院 材料化学 应用统计学 应用化学 草业学院 草业科学 草坪科学与工程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生物制药 生物技术 园艺学院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园艺 植物保护学院 森林保护 植物保护 院校介绍

甘肃农业大学是农业农村部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学、国家重点建设的中西部百所高校之一、甘肃省高水平大学。

前身是1946年10月创建于兰州的国立兽医学院。

1950年,改名为西北兽医学院;1951年,改名为西北畜牧兽医学院;1958年,与筹建中的甘肃农学院合并成立甘肃农业大学。

2024年甘肃农业大学开设了哪些专业 学类资讯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学校坐落于兰州市安宁区,占地2378亩(含实验基地),校舍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

现设有23个学院(教学部),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草学入选甘肃省属高校国家一流学科突破工程。

有69个本科专业,拥有食品科学与工程等1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动物医学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生物技术等1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草业科学),1个农业部重点学科和18个省级重点学科。

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类别,1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学校有教职工1530人,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0人,***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成员1人,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及综合试验站站长15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1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全国林业和草原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甘肃省科技功臣1人,甘肃省领军人才29人,甘肃省陇原青年英才3人,甘肃省飞天学者26人,甘肃省陇原人才329人,甘肃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8人,甘肃省特聘科技专家3人,甘肃省教学名师、优秀专家、优秀教师27人。

学校从1953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是我国高校中首批学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第二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现有普通本科生17530人,硕士研究生4023人,博士研究生688人。

至今,已为国家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23万余人,涌现了首位华人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杨子恒,中国科学院院士尚永丰、陈化兰,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志标等一大批知名校友。

近五年来,全校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206项,到位总经费达6.2亿元,有104项科研成果获奖,其中省部级奖87项,授权专利1720多项,出版专著教材226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2000多篇,其中,高水平论文4000余篇。

目前,全校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390余项,在草业科学、旱作农业、设施农业、循环农业、节水农业、品种选育、绿色生产、农产品加工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的研究成果。

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农村部饲草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重点实验室(部省共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林草局高寒鼠害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4个,省部共建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以及各类研究中心(基地)52个。

学校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

先后与美国、英国、新西兰、秘鲁、加纳、韩国等20多个国家的6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保持着学生联合培养、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关系,与美国等国家合作成立了“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与国际马铃薯中心、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国际沙棘研究中心等国际机构开展合作研究,先后加入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中国农业院校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生态分盟和“一带一路”生态水利与新能源合作联盟。

设有校派访问学者项目、学生赴美双学位项目、留学甘农校长奖学金等项目,学校国际交流日趋活跃,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在77年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学校秉承“敦品励学,笃志允能”的校训,形成了“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

几代农大人弘扬“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甘农精神,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甘肃和西部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为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数据截至2023年6月30日)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