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宁夏师范学院开设了哪些专业

院系设置所有专业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网络工程 信息与计算科学 统计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免费师范生、非师范)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非师范)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技术方向.免费师范生)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师范) 应用化学(工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工学) 科学教育(师范) 美术学院 绘画 环境设计 艺术设计学 美术学(师范)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师范和非师范方向) 秘书学 汉语国际教育 公共事业管理 音乐舞蹈学院 舞蹈表演 音乐表演 音乐学(教师教育) 舞蹈学(教师教育) 教育科学学院 学前教育(师范) 教育技术学 小学教育(师范) 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子信息工程 物理学(师范) 政治与历史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历史学 地理科学 体育学院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师范类) 体育教育 外国语学院 阿拉伯语 英语 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 汉语言文学 学前教育 院校介绍

宁夏师范学院坐落于宁夏南部六盘山下历史名城——固原市原州区,隶属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管理,是宁夏唯一的师范类本科院校。

学校前身为1975年建立的六盘山大学,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时任固原地委副书记胡启立任六盘山大学筹备小组组长、党的核心领导小组组长。

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六盘山大学基础上建立固原师范专科学校,1994年更名为固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宁夏师范学院,升格为本科院校。

2024年宁夏师范学院开设了哪些专业 学类资讯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2012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并于2013年开始招生。

2013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同年,获得地方公费师范生培养资格。

2016年成为宁夏首批整体应用转型试点高校、自治区“西部一流”学科建设单位,获批外国留学生招生资质。

2018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自治区高水平本科教育试点学校、自治区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学校。

2019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2021年11月,获批“自治区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建设高校”。

2022年入选“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2023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将宁夏师范学院列入2024-2026新增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建校40多年来,学校深深扎根宁夏南部山区,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为己任,几代宁师人恪尽职守,风雨兼程,诲人不倦,薪火相传,发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革命精神,坚持“红色基因一脉相承,家国情怀一条主线,务实教学一以贯之,服务基层一心一意”的办学传统和“开放办学、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办学理念,秉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校训,倡导“勤奋、求是、创新、奉献”的校风,“敬业爱生、博学力行”的教风和“勤学善思、知行合一”的学风,为社会累计培养各类人才5万余人,被誉为“六盘山下人才基地,宁南山区教师摇篮”。

学校现有古雁、文苑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92.84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32.25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行政用房18.79万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7.38万平方米。

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133.61万元。

中外文纸质图书114.49万册,数字资源109万种,拥有中外文数据库23个。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面向全国公开发行,是首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

学校现有教学单位15个、教辅单位8个、科研单位2个、党群行政单位19个。

在人文学科、社会学科、理学、工学等4个学科门类共有1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有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8个学科门类41个普通本科专业,初步形成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不同层次,全日制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成人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等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体系。

有自治区一流学科3个、自治区优势特色学科1个、自治区重点学科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11个,其中自治区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分中心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技术创新中心2个、自治区高校科技创新平台2个、培育平台1个,自治区新型高校智库1个、自治区基础教育研究中心1个。

有校级重点学科17个、研究(工程)中心6个、产学研合作育人基地9个、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个。

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自治区一流专业建设点10个,自治区一流基层教学组织9个,自治区“卓越拔尖人才培养班”6个,自治区“一流课程”42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

学校现有教职工805人,其中专任教师610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65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4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7.38%,有博士138人,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4.26%。

专任教师中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国家档案工匠型人才1人,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1个,自治区第四批“国内引才312计划”1人,自治区第五批“海外引才百人计划”1人,自治区“313人才工程”2人,获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4人,有自治区领军人才培养工程8人,自治区青年拔尖人才7人,自治区“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6人,自治区“塞上名师”1人,自治区“塞上文化名家”1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5人,自治区优秀教师6人,自治区学术带头人5人,自治区先进工作者2人,自治区师德标兵1人,自治区三八红旗手2人,自治区巾帼建功标兵1人,自治区“9.10”教育奖章1人。

固原市“六盘英才”2人,固原市“六盘名师”1人。

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生9919人(含公费师范生1796人)、本科预科生262人、在校研究生612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在籍学生2641人。

学校加强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力度,积极拓宽就业渠道,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0%左右。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2022年入选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重点支持院校,与宁夏大学实施联合办学,与华东师范大学建立对口支援关系,与东北师范大学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同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闽南师范大学、长沙师范学院、湖北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西安音乐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台湾屏东大学、静宜大学、树德科技大学,韩国又松大学、突尼斯国家高等教育学院、新西兰马尔伯勒理工学院,马来西亚苏丹依德里斯教育大学、英迪国际大学,新加坡博伟国际教育学院等20余所国(境)内外高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学校先后2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被原国家教委授予“全国民族教育先进集体”称号,是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首届“全国文明校园”,是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和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

被自治区党委、政府评为“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是自治区“文明校园”“依法治校示范校立项建设单位”,多次获固原市“平安校园”称号,被固原市评为“园林式单位”。

学校是“三北”地区高师院校协作会议成员单位、全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一带一路”高校联盟成员单位。

“十四五”时期,学校确立了“升大创博”新目标,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师范教育办学主体,突出教师教育优势特色,推进文法、理工、艺术、体育多学科协调发展,以培养造就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人才为方向,以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为目标,以服务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到2025年,建成教师教育特色优势鲜明、服务地方发展能力强的西部地区高水平师范大学和国家师范教育基地。

(以上数据截至2023年12月)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