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小学合影
第二排左一是教导主任、校长刘郁文,左二是作者
2017年5月17日,29师子弟到空降兵15军参观军史馆,在29师英雄邱少云塑象前留影!
60年以后在八一学校四年级教室前合影。
1955年羊班同学60岁合影。
第29师师部 八一小学旧址!
同学们在15军大门口合影
在国家国防战略机动位置上,京广铁路线上的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花园镇是重要据点!
1948年3月,我们第29师的前身晋冀鲁豫野战军第2纵队第6 旅第17团,在千里跃进大别山以后,解放过一次孝感花园镇,后来退进大别山深处的红安县。
1949年5月16日,花园镇再一次被第四野战军解放,新中国的中国共产党湖北省委员会、湖北省军区就在5年以后新建的29师营房西面500米的孙家畈成立,然后进入武汉市。
6年以后的1954年5月,第29师在第15军序列从朝鲜战场凯旋,被国家配置在国防机动位置,就是湖北省孝感县花园镇!
又回到解放战争流过血打了胜的地方,安营扎寨,在朝鲜战场征尘未洗的部队又投入营房建设!
营房工程就从1953年7月就已经列入国家国防建设项目。随着朝鲜战争停战协议的签定,根据中央军委全国国防建设布局,在豫鄂要经湖北省孝感县花园镇东4公里至7公里范围,实施军营建设工程。
据第15军第29师战史记载:该师在1954年2月在担负朝鲜东海岸元山地区防务之时就已获知回国后将驻湖北省孝感县花园镇,由湖北省军区暂编38团、省公安团为基础准备建设营房。
1954年5月4、5、6日,第29师随第15军序列从朝鲜培华、元山登车,经6天近3500公里车进行军,至9、10、11日先后到达湖北省孝感县花园镇、安陆县等地区。师部暂驻安陆县。29师随15军归中南军区领导。
1954年6月,第15军遵照中南军区指示,全军三个师集中主要力量进行前所未有的营房建筑工程。也就是建设军营大院!
在第15军回国前,湖北省军区根据中央军委统一安排,对营房建筑进行了总体规划和勘察,并于1953年12月将设计方案报至中南军区。
经解放军总后勤部、中南军区审定,孝感花园具有交通方便,适于训练的营建原则,1954年1月,中央军委正式批准在花园镇建设一个步兵师的营房方案。
1954年7月中下旬,第15军党委召开党委扩大会议统一思想,成立营建总会即中南军区第六营建委员会,第29师在花园组建营建一分会。第29师三个步兵团组成三个施工大队(团),1954年10月1日,全师投入营建工程。
当时,孝感县农村无电用,营房建设全部是人力施工。据15军军史记载:国家对15军3个步兵师的国防费营建投入2430万元包干经费。在湖北孝感花园建设第29师营房,在湖北应山县三里河建设第44师营房,在河南确山县明港镇建设第45师营房(1958年9月第45师移防湖北黄陂,营房移交刚刚从朝鲜回国的第1军第7师),同时,第45师坦克第45团转隶第29师,进驻花园公社彭家坡、丁家湾边上的坦克团营房。
第15军在鄂豫三地建筑营房大院三个、2178栋,在营区建造了发电厂4座、装机共920千瓦,6座水厂供水总量2600吨。
据第15军报武汉军区营建工作总结特别指出:营建因为“后期水电工程因经费不足着手较晚,又缺乏技术力量,湖北省人民委员会即投资补助建立电厂经费35万元,省工业部门及武汉市设计院、武汉自来水公司、武汉冶电业局等企业单位,则从本身繁忙的工作中抽出力量代为设计并指导水电工程施工,使我们的孝感花园镇和应山三里河营房水电工程按期完成任务。”
第29师营房分布于花园镇东王家岗、孙家楼、周家湾、松林岗、关王店、南头湾、丁家河、彭家坡、丁家湾30平方公里的地方。营房区域是农村包围营区,又是营房包围村落 。
师部、师直属队高炮营、工兵营和炮兵332团、师幼儿园包围了孙家楼!
第85团营房包围了松林岗!
第86团营房大门口边上是左家河、南头湾!
第87团营房与武汉铁路局技术工人学校比邻而居,西挨着关王店村!
1955年9月下旬,武汉冶电业局支援第29师完成了水电、道路、工厂等附属工程建设,部队完成营建的决算,将节约的10余万元资金上缴国库。
1955年10月1日,第29师发电厂及其配套的750吨水厂及水塔向营区供电供水,完成营区高、低压照明工程。
1955年10月24日,第15军及29师全体官兵进驻新营房。师部军区进驻在农村住了一年半的师级团级军官家属。
1956年1月28日,第29师营建工作经过23个月紧张施工,顺利通过中南军区工程验收,全师新建营房752栋、205716平方米。从此告别行军宿营住民房,打地铺的历史。
1956年1月31日,经中南军区建筑部审查,营建工程顺利结束。 第29师大院除了师部以外,是无围墙的大院,土路连接到每一个连队!
第29师营房大院一开始就用电和自来水!
发电厂由国防费投资,湖北省人民委员会(即省人民政府)补助15万元。发电厂及水厂由武汉市设计院、武汉冶电业局、武汉市自来水公司等单位设计、指导施工。
武汉冶电业局负责发电厂、营区及花园镇输电线路设计施工。电厂装机2台,一台为220千瓦机组,一台为110千瓦机组,共计330千瓦。375匹、150匹马力的4吨卧式链条式锅炉各一台,提供动力蒸汽,煤耗率最高为3·5%"一低为2。4%。
汽轮机及发电机均为上海电机厂1954年制造。这两套机组是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电机厂生产的全新设备,当时在湖北全省是一流的发电机组。 营房大院的电厂的发电机输出电压380伏升压至3.3千伏,分8条线路向部队、水厂及花园镇供电,这是当时孝感专区长江南北16个县高压供电网络的历史性开端。
营房大院供电距离最远是向东至4.5公里外驻松林岗的步兵第85团,西至花园镇也有4.3公里。电厂发电由220千瓦机组担纲,110千瓦机组备用,年发电量100万—120万千瓦时(度)左右。
29师师部的军官区建筑,一条营区土路从北向南穿过,马路东面是师首长、科长的营房。路西是师小车班、后勤部家属区。再向南一公里,就是大礼堂、第87团邱少云连驻地。
第29师大院随部队代号变化也变化。流传最广泛影响最深远的是8199部队大院。
1954年10月28日,第29师代号改称0049部队。营房大院对外称为0049部队大院。
1956年10月1日,第29师代号改称为6941部队。
1962年5月5日改为8199部队一直到1975年改称33560部队。
1968年10月1日,新组建的陆军第17军建制,代号8170部队。 1968年至1972年12月,营房大院被称为新成立的第17军军部大院。1972年11月24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撤销陆军第17军建制。
虽然第17军8170部队大院的称呼只存在短短4年多,但是,花园营房大院1950年代出生的子女大都从8170部队大院应征入伍,是走向为祖国服务的起跑线!
1973年2月26日,第29师这时以第49师的番号从河南信阳又回到湖北孝感花园营房!
1976年5月,第49师移防甘肃省武威以后,转隶第19军为第56师番号,花园营房大院就降级了。军级、师级变成“一窝子”团级,分别是武汉军区坦克乘员训练团、武汉军区装甲兵教导大队、武汉军区侦察兵教导大队、防化兵独立第28团、高射炮兵第71师两个团、坦克第11师装甲步兵团等7个团级进驻,各自为政,互不隶属了!
1985年10月,坦克第11师转隶济南军区以后,在装甲步兵团大院大门口竖起一个大牌子上面写着“济南部队在最南面的部队—装甲劲旅”!
从这个团队,也是花园营房走出了最高将领广州军区政委、上将杨德清。
第29师大院最值得回味无穷的是1962年到1976年7月的15年!
1962年6月1日,第29师师长东传钧,师政委李文堂决定,把师部三层办公楼、警卫连三排营房围起来,组建第29师“八一小学”!
1962年9月1日,八一小学开学。校长是直工科大尉干事时署,大学毕业!
教导主任刘郁文,也是大学毕业!
八一小学开设一年级三个班、二年级2个班、三年级1个班、四年级1个班!
老师是从孝感专区教育局择优选调,数学老师王汉初、邢老师、语文老师李海山,是至今难以忘怀的优秀老师!
音乐老师冯文是抗美援朝女战士!
1965年9月,八一小学划归地方管理,在师部大院北的王家岗建设新的八一学校, 刘郁文阿姨担任校长!
刘郁文阿姨就向我们29师子女的亲妈妈一样!
看见我们第29师1950年代、1960年代出生的子女后代身心健康成长,步入老年!
2022年, 92岁的刘阿姨在武汉湖北省军区石牌岭休干所安度晚年!
现在的湖北省孝感花园营房,除了师部和第87团营房还是团级大院,其他营房早已空闲多年!
八一小学旧址已经被房地产商开房为农村新社区!
部队营房大院进入了新时代!
8199大院在我们心里永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