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栽培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融入与育人价值讨论

园艺栽培课程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一门实践性、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也承载着一定的思政教育功能。本文将从园艺栽培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分析入手,探讨其在育人过程中的价值与意义。

一、园艺栽培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1. 爱国主义教育

园艺栽培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介绍我国园艺发展史、园艺产业现状、园艺科技成果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对园艺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例如,在介绍我国园艺发展史时,可以引用《中国园艺发展史》一书中的观点:“我国园艺历史悠久,品种繁多,为世界园艺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2. 诚信教育

园艺栽培课程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保证实验数据的真实可靠。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在实验报告中,要求学生如实记录实验数据,不得篡改、伪造。

3. 团队合作教育

园艺栽培课程中的实践环节往往需要学生分组合作完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沟通、协作,培养团队精神。例如,在温室大棚建设、花卉栽培等实践活动中,要求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4. 节约资源教育

园艺栽培课程要求学生了解资源节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园艺栽培过程中的节水、节肥、节能等知识,引导学生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例如,在介绍温室大棚节能技术时,可以引用《温室大棚节能技术》一书中的观点:“温室大棚节能技术是实现园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5. 劳动教育

园艺栽培课程中的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艰辛,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教师可以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让学生懂得珍惜劳动成果。例如,在讲解园艺栽培技术时,要求学生亲自参与实践,体验劳动的乐趣。

二、园艺栽培课程思政元素的价值与意义

1.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园艺栽培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有助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诚信、团队合作、节约资源、劳动等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2. 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园艺栽培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园艺事业对国家、社会、环境的重要性,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

3.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园艺栽培课程中的实践环节有助于学生放松身心,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4. 增强课程吸引力

将思政元素融入园艺栽培课程,可以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增强课程的吸引力。

园艺栽培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在育人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教育工作者应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元素,将思政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