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制造业强市,汽车零部件产业是宁波重要产业之一。目前,宁波拥有汽车零部件企业4000多家,规上企业600家左右,产业集群优势显著。
在101家宁波A股上市公司中,汽车零部件企业达17家,为A股“宁波军团”第一大产业。此外,敏实集团、华众车载均在港股上市。
宁波17家汽车零部件A股上市公司
注:银亿股份借壳市外企业,故上表未计入宁波板块。
2021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榜,以企业2020年汽车零部件板块营业收入为唯一依据。《中国汽车报》发布的数据显示,8家上榜甬企中,均胜电子以470.54亿元的汽车零部件营收冲在最前面,排在后面的华翔电子、继峰汽车等7家甬企与均胜电子的差距较大。
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汽车产业链面临较大挑战,全球零部件百强企业营收整体下降超10%。但中国企业整体营收逆势增长,占比提升至11%,全球排名提升明显。
德国睿蓓适咨询公司合伙人Jan Dannenberg(杨·丹能博格)表示,受去年疫情影响,世界汽车供应商100强的总体销量明显回缩,盈利率下降超过50%。在全球汽车供应商100强中,仅有8家企业实现业绩增长。而且,大部分业绩增长的企业来自中国。
杨·丹能博格称,10年前,只有一家中国企业进入全球百强;10年后,全球百强中有10%的企业来自中国。未来,这个占比或将继续增长。
均胜电子在2020年财报中表示,2020年第三、第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环比持续增长,较好地减少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年新获订单仍达596亿元。
在今年的榜单上,拓普集团的表现十分亮眼,排名上升4位,成为榜单上唯一排名上升的甬企。财报显示,2020年,拓普集团实现汽车零部件营收62.94 亿元,比上年增长 21.81%。
2020年拓普集团营收情况
财报显示,2021年一季度,宁波16家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营收全部同比增长(宁波方正未公布同比增长数据,下同)。其中,卡倍亿、恒帅股份、拓普集团营收同比增长均超100%。
业绩方面,2021年一季度,除合力科技外,其余15家宁波汽车零部件A股上市公司业绩全部增长。其中,圣龙股份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6倍,继峰股份同比增长3.7倍,均胜电子、双林股份均增长近3倍,长华股份、拓普集团、恒帅股份、宁波华翔均增长1倍以上。
宁波17家汽车零部件A股上市公司今年一季度业绩情况
汽车产业是技术含量很高的产业,尤其是随着产业变革来临,技术迭代越来越快。上榜的8家甬企对技术创新都非常重视,在研发上均进行了大量投入。
均胜电子在研发投入上“最阔绰”,2020年研发投入达32亿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6.70%。紧随其后的是华翔电子,研发投入达5.28亿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3.13%。上述2家企业在榜上分居第4位、第17位,均保持了去年的排位。而排位攀升的拓普集团,其研发投入则达3.55亿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5.45%。
据均胜电子介绍,2020年,针对中国新能源和智能汽车市场快速发展,开始筹建新的总部级研究院,切入前瞻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发和可控,增强新的发展动力。
拓普集团财报也显示,2020年,在新项目研发上取得重要进展,成功研发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的热泵总成、电子膨胀阀、电子水阀、电子水泵、气液分离器等产品,正在快速推向市场。
“提升研发与创新能力,是通向世界级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必由之路,公司始终坚持研发与创新,早在20年前就在行业内率先确立了研发发展战略。”拓普集团在年报中表示,在体系建设、人才引进、实验能力等方面持续投入,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保持年均5%水平。
今年以来,受全球“缺芯潮”和其它因素的影响,汽车产业受到较大冲击,宁波汽车零部件企业亦受到不小波及。不过,在多措并举积极应对下,宁波汽车零部件企业正在有效缓解“缺芯潮”等带来的影响。
均胜电子一季度报显示,在全球芯片短缺以及海外部分工厂受到疫情影响背景下,今年一季度仍实现营业收入约123亿元。若不考虑均胜群英2021年的出表影响,营业收入同比上升 7.5%。
均胜电子表示,时刻高度关注货源短缺、芯片价格上涨、部分原材料供应链波动等挑战,提前开展各项库存储备与动态调整工作,目前安全、电子智能座舱等在研项目稳定增长。
拓普集团今年的发展势头也较为良好,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32亿元至4.72亿元,同比增长100%至119%。而且,由于提前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大力开拓产品线及客户群,前期积累了大量订单,预计后续业绩还将进一步释放。
东吴证券对拓普集团作出“买入”评级
今年一季度,爱柯迪业绩表现不俗——实现营收8.01亿元,同比增长31.16%;归母净利润达1.08亿元,同比增长10.49%;主要用于新项目的研发投入4140万元,同比增长56.35%。
当下,汽车产业正经历着全面、深刻的百年巨变,升级转型处于关键阶段。为高质量完成“碳中和”这道行业终极命题,零部件企业需要积极转变自身价值链定位,拥抱产业未来。
宁波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将结合自身特点,把轻量化、激光雷达、ADAS、BMS、氢燃料电池等亮点做得更亮,并在人才、创新、协同、市场、管理、交流等方面继续发力,让整个产业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
END
文字:吴正彬
一审:张波 二审:诸新民
三审:周立明 终审:刘雄飞
● 东南汇
● 101家!
A股市场再次见证“宁波速度”
● 200股也不行!
中大力德致歉,今年已有6家宁波上市公司因这事被关注
特别声明
未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