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阵阵,竹板声声,欢歌笑语不绝于耳,舞姿翩跹韵味十足……日前,安徽泗县大杨乡小丁村的文化广场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舞台上,涵盖了快板、扬琴、笛子、大鼓、二胡等多种乐器轮番登场,广场舞、钱杆舞、传统手艺打绳等表演依次亮相,展现了大杨乡的新面貌、新气象,让在场的村民叫好连连,掌声如潮。这些表演者都是平时与土地打交道、见人还有些腼腆的当地村民,在舞台上完全换了个模样。
“自从村里的文化广场建好了,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也提高了,白天在广场健健身、听听歌,带着孩子在广场玩,晚上放起音响,跳起广场舞,一片热闹的景象。像这样普通村民演出的文艺节目,我们村一年能组织十来场。”小丁村书记胡佳佳如是说。
小丁村的文化广场仅仅是大杨乡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大杨乡坚持文化引领,依托文化广场、农家书屋、新时代实践中心、新时代农民夜校、村村通应急广播等特色平台,把乡村文化融入美丽乡村建设、文明创建、环境整治中来,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设之路,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道德滋养,奏响新时代“乡村振兴”协奏曲。
![安徽泗县:激活乡村文化之魂 走好振兴发展之路(群众文化乡村全乡村民) 汽修知识 安徽泗县:激活乡村文化之魂 走好振兴发展之路(群众文化乡村全乡村民) 汽修知识](http://www.laqxx.cn/zb_users/upload/2024/07/20240721095721172152704117565.jpeg)
最美小丁人表彰
加强文化阵地建设,筑牢乡村振兴根基。
刚进马宅村,占地1000平方的文化广场让人眼前一亮,粉刷着泗州戏图像的文化墙、挂着模范典型事迹的孝德榜、放置的“文明大杨”标识牌,道路两边有各种花草树木和健身器材,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谁能想到,曾几何时,这里是个又脏又臭的杂草地呢?现在建成了小广场,可以运动聊天,来往的村民都夸好。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逐渐完善的文化基础建设。大杨乡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做好农村文化阵地建设规划,充分利用废弃空地、学校,并结合现有的村委会、党群活动室,打造了“广场书屋大托底,文化服务全覆盖”的模式,目前,全乡共建起了23个文化广场,10家农家书屋,覆盖率达100%,受益群众可达3万余人。这高质量农村文化活动场所,在强健村民的体魄,愉悦村民的身心的同时,提高村民素质,让群众在家门口邂逅“诗和远方”。
大杨乡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辐射面广、群众参与度高、影响力大的优势,通过政策解读、专题授课、文艺演出等形式,让党的十九大精神在通俗易懂的解读和寓教于乐的宣讲中走进农民心中,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点燃群众奔小康的激情。今年9月***政策宣讲活动中,大杨乡根据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群众所思所盼,创作了琴书《浪子回头》、泗州大鼓《精准***》及钱杆舞等系列文艺节目,用家乡话、群众语言,把将党的十九大精神讲得通俗化、接地气,让群众记到心坎里。宣讲活动共开展11场,受教育群众万余人次。
民俗表演 颁奖仪式
创新文化活动载体,繁荣乡村群众文艺。
文化是种子,只要有一方泥土,一缕阳光,一粒就会生长成一棵,一棵则会延展成一片。除了遍布全乡的基础文化设施,大杨乡立足群众文化基础好、参与度高的优势,厚培文化土壤,文艺团体和文艺队伍蓬勃发展。
大杨乡组织各村成立民间表演文艺队5支、广场舞队18支,多次参加县、乡两级广场舞大赛、歌唱比赛、戏曲比赛等文化活动,取得优异的成绩。由村民主演的一场场曲艺大赛、舞蹈比赛、民俗汇演、书画展览等文化活动,形式多样,精彩纷呈,吸引了大量群众前来观看,点燃群众参与激情,全民参与格局不断形成。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大杨乡共举办书画图片展、民俗汇演、唢呐大赛、曲艺大赛等文艺活动50余场次,服务群众3万余人次。
通过党委政府搭平台,引来基层群众唱主角。大杨乡在全乡范围内组织开展乡村自办春晚活动,邀请有才艺的群众登台演出。通过泗州戏、快板、扬琴、大鼓等传统艺术,和爵士舞、诗朗诵、儿童时装秀等现代艺术,叙说村里的大事小情,演绎百姓的真情故事,展现开展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来身边的各种变化。在本土传统文化和浓浓的年味中,凸显新时代的特色。2018年春节期间,大杨乡共举办了9场乡村和家庭春晚活动,观看群众近2万人次。
传递模范榜样正能量,引领乡风文明新风尚。
“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大杨乡通过网格化走访收集、选树各类典型,挖掘涌现出了一大批身边“好人”、道德模范、先进榜样,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引领乡风文明新风尚。
李庙村的文化广场上,人潮涌动,旗帜飘扬,大杨乡首届“十星级文明户”挂牌授星仪式在这里举行。全县第一户挂牌授星的文明户时侠明手捧着牌子,笑眯眯地表示今后要当好表率,继续保持星级标准,还要带动更多的人争创星级户。近年来,大杨乡党委政府通过大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最美家庭”、“文明家庭”、“美丽庭院”等形式多样的评选活动,组织动员全乡群众积极参与,不断丰富创建载体,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示范作用的先进典型。如:“中国好人”赵贤军、“忠孝两全”李龙、“宿州好人”张全友、“最美环卫工”薛庆金等,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身边群众,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从旁观者变成了知情者,从知情者变成了参与者,从参与者变成了受益者,带动文明乡风影响不断扩大,形成新的社会风尚。据统计,一年来大杨乡获得中国好人1名,市级好人5 名,县级好人1名,乡级好人324名,通过星级文明户评选,全乡10739户中七星级以上6312户,占全乡58.7%。
“下面为大家带来大杨乡马宅村缪德武脱贫攻坚奋进事迹,缪德武家中5口人,2015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文广站播音员的声音在全乡180个高音广播同时响起,广场上、家门口,正在娱乐的乡亲们纷纷侧耳倾听。为了更好地让榜样精神入脑入心、落地落实,大杨乡在先进事迹宣传上下功夫。依托村村通广播,定期播报大杨人先进典型事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党的声音、榜样精神传进千家万户;举办表彰大会,公示评选结果,在村民中形成了学先进、比先进、争先进的良好氛围;各村张贴“孝德榜”,以好家风带好民风扬好社风,使得全乡“见贤思齐”蔚然成风;邀请道德榜样、脱贫模范进农民夜校授课,通过“精神滴灌”,村民们的观念潜移默化中发生着转变;在乡微信、微博平台开设《身边好人》、《最美***大杨人》等专栏,让这股崇德向善的火苗燃成燎原之势。
只长庄稼的土地是贫瘠的,有了文化的滋润才能使乡村焕发旺盛的生命力。大杨乡以山水作骨,文化为魂,在文化振兴的道路上,步履铿锵,大步前行,演绎文化惠民精彩大戏。(刘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