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北京西城老破小装修笔记(案例分析装修笔记空间厨房)

第一步是设计,曾在这里居住生活10年,深知其中的不便之处。
两年前,这个房子的平面布置工作就已经开始了,因为在那之前已经陆续购买了不少心宜的家具,放在衣帽间散味儿,所以在做平面时也要考虑将这些已购的家具摆放在适合的位置,同时要把房子的一些不如人意之处进行调整,而且在这中间又有过许多关于搬与不搬的犹豫和徘徊,于是时间就这样过去了。
真正设计起来并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80-90年代的老房子,都是设计成小客厅、大卧室,因为那个时代休闲和会客并不是人们生活的要素,客厅里只能放一张桌子还显得相当拥挤,而且采光要通过小卧室与客厅间的隔墙上方的玻璃亮子,所以客厅里总是昏暗的让人不想久留。
解决客厅的采光并布置出较为舒适的会客环境,便成为第一要务。

原始户型结构

可怜的餐厅

「案例分析」北京西城老破小装修笔记(案例分析装修笔记空间厨房) 建筑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窄小的次卧

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孩子的起居空间,要有足够的衣物贮存空间和玩具收纳空间,还要有孩子的学习空间,更要考虑小女孩将来长大些有了独立意识是否能授受这样的空间划分,由于我和老婆平时在家里办公的时间较多,而两个对工作环境的要求又坡为不同,她喜欢安静,而且我希望工作时可以听到轻松的背景音乐,所以我们不能在一个房间内工作。

主卧带小阳台

客厅加老式电视机

卫生间

厨房

洗菜盆

原建筑的厨房和卫生间也很窄小,卫生间无法干湿分离,更没有贮物空间。
厨房破旧不堪,本已局促的空间里还施了个墩布池,经常反味儿,另外因为是采用的煤气灶厨房向公共走廊开了扇窗,老婆对此颇多不满,感觉外面人影重重,心里不安。
而走廊则长而狭窄,难于使用。

改造后布局

餐厅一角

客厅茶几

餐桌 一抹黄

布帘

首先把原来分隔小卧室和客厅的隔墙更换为更灵活的布帘,使得两个窄小的空间在功能上和视觉上相互溶合,同时可以使阳光更容易的进入室内的每个角落。
在窗侧布置沙发区,较为明亮,我们更愿意和小曼(我们的猫)一起在这里晒太阳,晚上这里是女儿睡觉的区域,餐桌侧定制了置物架,可以放烤面包机和电饭煲,平时我也会在这里办公,这里视野很好,靠沙发床一侧的衣柜是女儿的,剩下三个衣柜(算上卧室的)足够放我们的衣物。

走廊

入户鞋柜 衣架

走廊与卫生间厨房之间的隔墙打掉了,省出了墙的厚度,也使厨房的空间感觉增大了,走廊对着厨房的整个墙面做成镜墙,进一步扩大了厨房的空间感,也是生活必须的全身镜。
厨房采用电磁炉,这样就可把墙上的窗封掉,增加了吊柜,更不用担心煤气泄露的问题。
这对孩子的安全非常重要。
走廊墙面上做了上下两排挂钩,上面给大人,下面的给孩子使用。

厨房和镜墙 增加空间视觉

卫生间

卫生间采用了挂墙马桶和台盆,可以让窄小的空间更为整洁,并且增加了置物台面,墙面挂带灯光的镜柜,增加了不少贮物空间,灯光效果也很柔和,同时还要把扫帚、拖布、簸箕、垃圾桶、吹风机、电动牙刷等设置在合理的位置。

卫生间

合理利用

卫生间一角

主卧把原来独立的阳台打开,更换了外窗,做了保温,使卧室的空间增大不少,特别是改善了采光效果,这里是老婆办公的区域,另外我们原来住院子时养的许多花花草草也可以在这里享受阳光。
在这里办公视线极好,几乎可以看到整个西城,工作之余抬头远望,放轻的不仅是眼睛,还有心情。

主卧

主卧

主卧阳台打开

其余细节就不多说了,经过两个月的装修,支出10万元左右,终于搬进了新居。

而重新装修带来的最大的遗憾是曾经的记忆,就像墙角记录我们身高的刻度一样,被掩盖在壁纸的后面了。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