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居民的每件小事都办成办好(社区居民综治小区办成)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
”袁丽珍这样总结自己的工作,“上面所有的政策,最后都得经过社区来传达、落实到每一个居民,上面的千条线,都得来穿这一根针。
”社区工作直面千家万户,忙碌而琐碎,考验的是耐心与责任心。
2000年,袁丽珍来到当时的城南街道府坪巷社区,从此开启了她的基层服务之路。
20年来,行政区划几经调整,街巷名称也有改易,但袁丽珍的身影始终穿梭在这一片区域,寒来暑往,斗转星移。
她坚信,老百姓的事,口号喊得震天响没用,花里胡哨乱许愿也没用,只有把居民的每件小事都办成办好,才是自己的使命。

走访慰问现场。

别小看“鸡毛蒜皮”

把居民的每件小事都办成办好(社区居民综治小区办成)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这次要是没有社区从中协调,还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
”去年12月11日上午9时,袁丽珍接到了社区居民黄先生打来的电话,表达他对居委会干部的感激之情。
原来,之前社区接到投诉,家润多宿舍楼有人私自搭建棚子养殖鸡鸭,臭气熏天,给周边住户带来诸多困扰。
“别小看这些鸡毛蒜皮,虽都是小事,但处理不好,严重影响居民的幸福感,小矛盾往往演变为大纠纷,影响社会稳定。
”见到袁丽珍,她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性格直爽,做事雷厉风行。

建成于2011年的鸿正苑小区是位于府坪巷社区的一个商居混用小区。
因维护管理不到位,小区基础设施破损严重,物业公司因为与业主的矛盾日益激化,也选择撤离。
“鸿正苑小区的脏、乱、差现象确实比较突出。
”2019年,时任府坪巷社区党总支书记的袁丽珍当时面临一个很棘手的事。
她坦言,当年8月底,顶着部分业主的骂声和白眼,她和社区工作人员一道蹲守在小区,对来往的小区业主反复宣传劝说调解矛盾,最终帮助业主们成立了业主委员会、监事委员会,并选出了52名业主代表。

“业主委员会成立后,社区指导业主委员会对比引进了新的物业服务公司,立即对社区进行了物业化改造。
”袁丽珍介绍,改造完后社区联合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开展了绿色骑行活动、消防演习活动及反腐倡廉宣讲等邻里活动。

“现在,遇到小区重大事件,委员会和业主代表们便通过微信群、联席会共同商议小区治理问题。
多亏了社区干部引导得好。
”谈起社区的所作所为,鸿正苑小区居民王湘利竖起大拇指。

要解决实际问题

百街口社区原常德通用压缩机有限公司员工宿舍位于鼎城区斗姆湖街道临沅村,距市城区30公里,是典型的“飞地”小区。
今年4月,袁丽珍调到百街口社区,让她最担心的是原常德通用压缩机有限公司员工宿舍的用水问题。

这里居住的社区居民100多人,他们还生活在上世纪70年代修建的危房里,其中1栋D级危房已经封闭,居民被临时安置在外面居住,连饮用水都是直接抽取的地下水,泵房破败不堪。
虽然武陵区每年都投入50多万元用于改善这里居民的生活环境,但始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这一切都是袁丽珍心中的牵挂。
她每个月跑几次,并将该宿舍内的7名党员组织起来成立了党支部(小组),将组织生活开展起来,鼓励老党员发挥作用,服务居民。

为了解决该宿舍水泵爆裂的问题,袁丽珍一天跑两趟,确保水泵维修好才离开。
为了协调好这里的棚改后续工作,她在多个部门之间奔走,积极为群众呼吁。

“非常感谢袁书记和社区,困扰我们多年的用水问题将很快得到解决。
”百街口社区原常德通用压缩机有限公司员工杨仕明告诉。

社区居民送来锦旗。

要创新工作方法

2019年,百街口社区因为“社会治安问题和信访矛盾纠纷集中”,被列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
为了彻底解决好这一问题,袁丽珍结合社区实际,从年初就开始筹建武陵区首个社区综治中心,目前已投入使用。

“综治中心的职能是组织、协调、督促、指导各有关部门的综治、维稳工作,创建平安社区。
辖区居民有什么问题,需要协调有关单位解决,现在综治中心都是走在前面,如化粪池问题、自来水问题、有线电视问题等等,综治中心已经成为社区的‘综合服务中心’。
”袁丽珍介绍。

“以前老百姓有了矛盾和纠纷,可能要四处找相关部门解决,现在只需到综治中心来诉求,都会迅速解决。
”该中心工作人员说,这里满足了接待群众、调处矛盾纠纷、开展法律服务和心理咨询、监控研判社会治安、网格化管理、社会组织入驻等工作的需求,办公设施科技化、现代化,为辖区群众提供了一个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的“一站式”服务平台。

问及袁丽珍扎根基层多年的感想,她这样回答:“我的初心就是宣传好党的声音,团结好居民群众,推动好小区治理,以心换心,以情换情。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