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南坦葵林 传承蒲葵文化

南坦葵林位于葵乡新会的南坦岛,保存着1500 多亩蒲葵林。
大片葵林覆盖着岛上大部分土地,从高处鸟瞰,南坦岛像镶嵌在新会大地上的绿翡翠。
岛上居民祖祖辈辈以种葵,织葵,卖葵为副业,促进了经济发展。
葵林保护了稻田,稻田养育了葵林,千百年来葵林与水稻相依存。
新华网发 (蒙小春 摄)

据《新会县志》记载,新会的蒲葵种植“始于晋,兴于明”,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
位于新会区西南面的南坦岛有1500多亩葵林。
2005年,我国植物分类的权威专家、我省从事古树研究的五位学者之一的华南农业大学博士后导师李秉滔参观了南坦岛的葵林之后确认,这片葵树最少已有130年树龄,是世界唯一的蒲葵林,也是我国特有、新会特有的蒲葵林,对这片不可多得的自然生态景观,不单要保护好,还要利用开发好。
新华网发 (蒙小春 摄)

新会产的葵扇,叶大而不开裂,心蒂圆正,骨格细匀,色泽光洁,体质轻盈,是新会的著名特产。
新会葵艺精湛,创造了竹箨贴画扇、三脊火画扇、双面绣花扇等精品,享誉国内外。
1915年,新会的竹箨贴画扇获得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牌奖。
新华网发 (蒙小春 摄)

保护南坦葵林 传承蒲葵文化 范文模稿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葵树全身都是宝,柄皮可以编织葵席、葵枕、葵箱笼,葵尾可以编织葵篮、葵帽、葵笠等数十种葵艺产品。
葵树无废料,葵叶撕下的葵骨可制成葵扫帚、葵牙签,连那些不能加工的老葵叶也可用来制作葵篷(防雨用具)、葵荚(盖茅屋用料),葵籽、葵树根也能入药治病。
葵树以其无私奉献的精神,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葵乡儿女。
新华网发 (蒙小春 摄)

为了延续种葵、制葵这种传承千年的文化遗产,新会区规划部门制定的新会总体规划将南坦蒲葵林规划为湿地生态自然保护区,2006年新会葵艺入选广东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2008年国家文化部把新会葵艺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0年底,新会区政府批准逐步申报新会南坦葵林葵文化生态保护区。
新华网发 (蒙小春摄)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