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区罗泾长江口“泾”彩田园小镇再次荣耀上榜,连续三年入选上海市特色小镇。一起来看看吧~
特色小镇是现代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新型产业布局形态,是微型产业集聚区。重在培育发展主导产业,吸引人才、技术、资金等先进要素集聚,具有细分高端的鲜明产业特色、产城人文融合的多元功能特征、集约高效的空间利用特点,是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的新型发展空间,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平台,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载体,是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支点。
宝山区罗泾镇紧扣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宝山“北转型”有利契机,围绕乡村组团式发展、片区化建设、融合式治理“三大主线”,扎实推进“三园”工程建设,促进农村全面进步、农业全面升级、农民全面发展,努力打造长江口“泾”彩田园小镇。
盘活乡村资源。与国盛集团合作打造乡村产业运营平台,通过市场机制招商、孵化、升级乡村新业态,“第三学习空间”、山海泾国学教育学堂、海星村趣野新农集等项目投入运营;洋桥村“杨柳青青”民宿、花红村休闲农庄、新陆村研学基地和乡村人才孵化基地等项目加快推进。
做实研学产业,以新陆泾彩营地为核心,整合五村慈孝教育、民俗体验、渔事文化体验、蔬艺农耕体验、芋艿主题农耕体验、乡土乡情乡愁体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1+N”(1个营地+N个基地)模式培育研学教育新业态。
推进农旅发展,以海星涵养林、塘湾村文化核及各村集散核为重点,培育“泾”彩绝妙发现之旅、“花果宝山”休闲游等特色乡村旅游线路,连续多年成为上海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推介线路;依托宝山湖长江蟹品鲜节、小龙虾垂钓节、美丽乡村徒步赛等特色活动,形成农旅产业升级的“团队效应”。
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农业资源优势,以文化为引领、研学和旅游为主体、康养为支撑,持续推进“五村联动”。
本年度重点项目共6个,包括山海泾·自然学堂:集自然研究、农创科创、农产品展示等为一体的研学基地;新陆果园研学基地:通过丰富特色瓜果品种,打造现代化新式果园,探索采摘新体验;返乡院子:乡村人才孵化基地,打造开放、共享、创新、活力的复合乡村公共空间。
宝山区“行知行”劳动教育“第三空间”:开展田间课堂四季农耕体验,承接宝山区中小学及幼儿园学生的劳动实践课程;“点亮乡村”(塘湾夜公园):开展花灯秀特色文化活动,传播本地乡村文化,推广本地特色产品;罗泾数字田园微生态圈:实现政府、村民、运营方、商户等参与乡村振兴的多元主体对乡村资产的共建、共管和共享。
处理好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的关系。依托全域土地整治,合理规划全镇土地资源;坚持因地制宜、错位发展,围绕五村特色及产业发展现状,在优化产业布局、培育主导产业、完善产业链条、优化发展方式、构建利益联结机制等方面加强顶层设计。
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通过专业团队运营、整合资源、布局产业、招商引智,与上海大学合作,开展“中国乡村美育学院”计划,推动“中国乡村美育联盟”落地,激发乡土文化活力赋能乡村振兴。
处理好破和立的关系。攥好手中的稀缺资源,明晰发展定位、找准发展方向,实现效益最大化;研究打通资源利用的难点堵点,确保引入的产业项目能精准服务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
宝山区罗泾镇将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指导下,精准发力、借势借力、群策群力、凝心聚力,继续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长江口“泾”彩田园小镇建设,打造“沪北生态庭院”,为擦亮“上海北大门”作出更大贡献!
胡歌来为宝山送祝福啦:让我们漫步在樱花掩映的宝山! 上海第一条开通运营的地铁,是它…… 顾村公园晚樱上线,邀你再续“樱”缘!
通讯员:何美丹 陆敏
编辑:肖璐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