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3月到7月,军区主力两次北上连续歼灭三城守军,三下沙南攻占五座城镇,并东、西出击歼灭了大量蒋军,全区由军区组建时的14个县发展为31个县。一连几天的阴雨终于停了,太阳一早就露出了灿烂的笑脸,鸟雀也恢复了往日的喧闹。豫皖苏边区的军民,都在欢庆人民自卫战争的胜利。
可是张国华没有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他清楚后面的任务会更加艰巨。
“老张看你好像有什么心事儿?”军区副司令员魏凤楼到2分区指导部队建设刚回来,就来向张国华报到。
“分区部队情况怎么样?”
“前段时间,部队连续作战,虽说打了不少漂亮仗,但是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现在部队正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作风纪律整顿……”魏凤楼把分区的情况向张国华作了汇报。
“部队要打仗,也不能放松自身的建设,加强教育和整顿是很有必要的。”张国华微微点了点头。
“老魏,根据上级的指示,下一步大部队就要进行大反攻了,我们豫皖苏边区的任务可能不轻哦!
”张国华继续说道。
“大部队要是行动了,我们这些地方武装也不能干看着!
”魏凤楼嘿嘿一笑。
“是啊,估计上级的正式命令马上就要来了。现在还不是庆祝的时候,还要继续多打漂亮仗,做好群众工作,全力配合主力部队。”张国华预感到战略进攻即将来临。
7月初,张国华召集军区团以上领导开会,准备确定下一步行动计划。
“司令员,是不是又要打仗了?”独立旅旅长金绍山按捺不住激动的情绪,一边摩拳擦掌,一边问道。
“怎么?已经迫不及待了?”张国华望着金绍山微微一笑。
“早就听说要动手了,旅里的战士们热情高得很啊!
”金绍山说。
“是要准备行动了!
”张国华望了望大家,然后接着说,“刘邓野战军已经开始行动了,区内敌人的大部分武装已经北调,现在正是我们反击的大好时机!
”
“司令员,你就说怎么打吧,我们分区按照军区统一部署行动。”一分区司令员王其梅也跃跃欲试。
“这次反攻作战啊,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鲁莽行事!
一方面我们要尽量消灭敌人的地方团队,另一方面要加强群众工作,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吴芝圃特别强调说。
“吴政委说得很对,虽然当前的形势是好的,对我们反攻很有利,但是思想上绝对不能丝毫放松,更要注意抓好部队建设,做好群众工作。”张国华提醒大家说。
参战热情空前高涨,会场的气氛很是热烈。经过讨论研究,反攻计划基本确定。会议一结束,大家就纷纷赶回部队按计划着手准备。
1947年7月7日,豫皖苏军区发出战役字第1号命令,为了配合刘邓野战军进军大别山,全区部队自7月8日起开展全面反攻。反攻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求得收复可能巩固的城镇,歼灭在解放区中心区的蒋军游杂武装;第二阶段,尽量向外发展,扩大解放区。
反攻作战开始后,军区独立旅于9日凌晨攻占亳县县城,一分区第29团、独立团10日占太康。接着,独立旅、一分区独立团又分别占领鹿邑、柘城,接连收复涡河沿岸4座县城,蒋军保安团队均望风而逃。
7月11日,军区发出战役字第2号命令:军区主力反攻作战第一阶段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为扩大战果,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决定自12日开始西进,执行第二阶段任务。
其具体部署为:军区特务团及独立旅骑兵大队留亳、涡、阜、太、鹿中间地区,肃清土顽,协助地方开展工作,由2分区统一指挥;张国华率两个独立旅即日经鹿邑、太康向扶沟、鄢陵方向挺进,寻歼敌人。
张国华率领的主力部队于17日解放扶沟县城,18日在鄢陵以东的代理店击溃来援的蒋军第64旅191团及豫保安第6团的一个大队,随即南下,20日解放西华、漯河间的逍遥镇。蒋军为防军区主力西击平汉铁路,急以保安第3、第4团于22日自漯河进到归村,以64旅(缺190团)由鄢陵经临颍,22日进到逍遥镇以西5公里的焦岗,逼近军区主力。军区主力出击泛西,调动了蒋军,这样就有了打仗的机会。逍遥镇以东40公里的周口,仅驻有蒋军第8专署集训总队两个大队七八百人。部队解放逍遥镇后,就暂时驻扎在镇上。
在往日,每逢打过仗宿营的时候,张国华不管自己有多么疲倦,总要看望慰问受伤的指战员,还亲自替受伤的战士换过药。有一年夏天,一个战士胳膊上的枪伤化了脓,臭气熏鼻。张国华见医护人员一时忙不过来,就亲自动手替这个战士挤脓血,洗伤口,敷药。那名战士当场流下了感动的眼泪。但这次张国华却破了例,眼前局势不明朗,他要赶紧找到一个破敌之策。
刚吃过晚饭,张国华就召集主力部队的领导开会。
“前面几仗,大家打得很好,上级领导作了通报表扬。当前我们面临的敌军主要有64旅、省保安3团和4团,具体怎么打,想听听大家的意见。”张国华言简意赅,直指中心议题。
“要不我们还是就打64旅吧。虽说是个正规旅,但其190团已经被我们歼灭了,实力大不如以前了。而且吃掉敌人这个旅,那些地方团队就不在话下了。”金绍山首先发言。
“我看,还是先打敌人的两个保安团。一来这两个保安团战斗力不是很强,比较好打,二来距离近,便于部队出击。”参谋长陈明义提出不同意见。
“不管是64旅还是这两个保安团,要是打起来,还真不是很好打。大家看地图。”吴芝圃接过话来,顺手给大家指了指图上的位置。
“64旅和保安3、4团虽然比较近,便于我部出击,但是敌人也可能相互策应,再加上距离平汉路比较近,要是敌人派兵增援的话,速度会很快,对我方不利。”
吴芝圃这么一说,大家交头接耳开始议论起来。
张国华口里含着一支铅笔,一言不发,盯着地图在看。
“我们奔袭周口。”张国华的话如一道惊雷,使大家安静下来,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张国华身上。
“周口地处沙河、颍河和贾鲁河相汇之处,分南北两寨,三河汇合后的颍河贯穿其中,水深不能徒涉,河上修有一座长50公尺、宽7公尺的钢筋水泥桥相连,是漯河、淮阳间的交通孔道,为蒋军进攻豫皖苏边区的后方和补给基地。两寨都有寨墙相围,寨外原是泛区,雨季泥泞,不易通行。北寨有西北、东南,南寨有东、南、西各门进出,均有寨门可关闭,市内各街口都筑有地堡,以供巷战。周口东北30公里的淮阳县城为河南省第7专署所在地,由第7专署集训纵队、淮阳县保安团及交警17总队驻守,为维持淮、周间交警,交警17总队以其第2大队在程寺驻守。我们现在的位置距离周口大约40公里,虽然距离上稍微有点远,但是敌人绝对想不到我们会去打周口。另外据侦察员汇报,周口的守军不是很强,我们出其不意,定能收到奇效。”
讨论之初,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在当面之敌上,没想到攻打周口更是一步好棋。张国华说完,大家纷纷表示赞同。很快,军区司令部就制定了奔袭强攻周口的具体作战计划。
1947年7月23日5时,张国华率领军区主力由逍遥镇出发向周口进击。上午途径邓城时,歼灭了该地蒋军的镇公所,俘敌31名,缴获步枪109支。黄昏时分抵近周口附近,即将南寨包围。攻击部署是:军区独立旅主攻周口,该旅第35团由周口以西之张渡口北渡颍河后,再由周口以北的彭渡口东渡贾鲁河,然后沿贾鲁河左岸大堤由西北方向进攻北寨;30团由西门主攻南寨;34团由东门助攻南寨。独立旅警卫营1连北渡沙河,在北寨以东的谢庄占领阵地,防止北寨的蒋军东逃及阻击可能由淮阳来援的蒋军。张才千旅布置于周口以西5公里左右的后村、小李庄、陈庄、王庄、陈寨、黄楼一线,构筑工事,担任打援任务。
21时,第30、34团向南寨发起进攻,敌第8专署集训总队稍事抵抗即溃乱四散,俘敌100余名。两团正要占领南寨,张国华遂令34团集结于南寨以东的康湾待机。35团因要船渡两河,未能按时到达指定位置发起进攻。据在南寨所俘虏的17总队的电话兵供称:该总队第2大队于23日下午由程寺增援周口,在独立旅攻击南寨时,刚进入北寨布防。30团迅速占领大桥南头阵地,与之隔桥对峙。
根据这一变化了的情况,张国华决定于24日晨以30团、35团南北对进,歼灭2大队。
战斗打响之前,交警第17总队第3大队突然由淮阳赶来支援,独立旅警卫营1连依托谢庄阵地予以阻击。交警3大队在寨内2大队配合下,一再向1连冲击,均被1连击退,不得不绕道东北角进入北寨。鉴于北寨情况有变,张国华遂令独立旅暂停进攻,进一步调整部署;30团由南寨,35团由西北方向向北寨攻击任务不变;34团立即北渡颖河,由北寨东门与30、35团会同攻击。但34团只找到五六艘渡船,至晚上才进到指定位置。
7月24日黄昏后,前线指挥部获悉了重要情报:西来的64旅及保安3、4团等部尚在周口以西25公里的谭庄附近,踯躅不前;交警17总队长李慎言带领机炮分队于黄昏后进入北寨。
为迅速歼灭北寨的17总队,张国华决定张才千旅第4团北渡颖河,尾随34团攻打北寨,一部进入南寨,依托寨墙担任阻援任务。24日24时,各部均进到指定位置,当即发起进攻。35团于25日1时30分突入寨内,歼17总队一部;34团亦同时将东门外的庙宇占领,5时发动总攻,4个团一举突入寨内,歼灭17总队一个大队;其残部被压缩到关帝庙内负隅顽抗。独立旅当即组织对关帝庙的进攻:以30团由西、南两面,第4团由东北方向攻击关帝庙;34团、35团各以一部置于寨墙附近,防止17总队残部突围。上午11时30分攻击开始,仅5分钟即突入庙内,除李慎言率少数人员已事前逃窜外,其余均被歼灭,周口战斗胜利结束。
被俘蒋军资料照片
是役,共毙伤蒋军180余名,俘敌850余名,缴获火箭筒4具、重机枪2挺、轻机枪30挺、步枪456支、冲锋枪与卡宾枪288支、各种子弹6万余发及许多其他军用物资。两个旅阵亡27名,负伤199名。
周口一役,基本上歼灭了交警第17总队,是豫皖苏军区部队歼灭蒋军正规军的又一次胜利。
(未完待续)
【注:《井冈山上走出的“井冈山”——张国华传》作者尚有少量存书。如有需要者可私信留言联系。参加对印反击战或者18军的老战士,作者敬赠此书,赠完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