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血丹心”中“碧”取自《庄子·外物》中:“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所以“碧血”不是绿色的血,指的是“血液化为碧玉”,意为“精诚所至”。“碧血丹心”的意思为:为正义事业而流的血,通常用来形容某个人十分忠诚坚定。与其意思相近的词语有:赤胆忠心、披肝沥胆、赤子之心等。
“碧血丹心”典故
东周景王时,苌弘任上大夫。景王死后,王族内乱,苌弘和卿士刘文公联手,借晋国帮助平乱,辅立王子即位,史称周敬王。苌弘忠心耿耿,尽心竭力,又有雄才大略,深得周敬王的信任。君臣戮力同心,想复兴周朝,但是,他们这样做,引起诸侯国中一些政客的嫉恨。
![碧血丹心为什么用碧 学类资讯 碧血丹心为什么用碧 学类资讯](http://www.laqxx.cn/zb_users/upload/2024/07/20240722200403172164984321304.jpeg)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不久,晋国的范氏、中行氏、智氏、赵氏、魏氏、韩氏六卿内讧混战,范氏和中行氏被其他四氏剿灭。赵、智、魏、韩四氏灭了范氏和中行氏后,接着又追查周王室中支持范氏和中行氏的人。他们知道刘文公根基深、地位高,无法扳倒,便指名道姓要周敬王惩治苌弘。
晋国正卿赵鞅便派大夫叔向出使周王室,用阴谋诡计离间周敬王和苌弘的君臣关系。刘文公怀疑苌弘有二心,把苌弘放逐到了千里之外的蛮荒蜀地去。
苌弘有口难辩,悲愤交加,没想到自己对周王室一片忠心,到头来却因一封假信,落得如此悲惨结局。他到蜀地后,郁郁寡欢,不久便自杀了。苌弘的冤死,引起了当地人们的怜惜同情,他们把苌弘的血用玉匣子盛起来,埋葬并立碑纪念。三年后,人们打开玉匣一看,苌弘的血已化成了晶莹剔透的碧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