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综合提升城市形象,泉州市在2013年年底出台了《泉州中心区城市风貌提升规划》,规范建设一批“口袋公园”。
“口袋公园”,顾名思义,就是指规模很小的城市开放空间,包括城市中的各种小型绿地、小公园、街心花园、社区小型活动场所等。
泉州市园林管理局相关科室负责人介绍,“口袋公园”都没有名字,都是以地理位置标注,并不是公园,无法像公园那样有专门的管理中心管理。

目前泉州中心区绿化管养包括两方面,卫生问题由属地管理,养护问题是市园林局负责,不过,只有中心街区主干道两侧绿化由市园林局直接管理,外围绿化大多实行市场化运作,由招投中标公司负责管养。
海都走访了市区21块街头绿地,部分出现设施损坏、杂草丛生、垃圾乱丢等现象,如何更好地管理“口袋公园”迫在眉睫。
金洲街口北侧绿地,亭子下的条板损毁严重
爆 料
金洲街口绿地 步道破损严重
17日上午,网友“日月之约”发布微博称,新华路金洲街口的口袋公园步道破损、缺失严重,有些板材空鼓。
金洲街口有两处绿地,其中南侧绿地较小,有一排木制棚架和木椅;北侧绿地毗邻滨江花园城,面积较大,拥有步道与亭子。网友反映的问题步道位于北侧绿地,从江滨北***行道沿着曲折的步道往里走,海都发现,地面满是木棉絮和落叶,走上凉亭,地面铺设的条板损毁严重,塌陷、空鼓、断裂,让人几无落脚之地。而南侧绿地问题也不少,杂草丛生,棚架下十余米的木制条椅大多开裂塌陷,一些部位已被白蚁啃食得差不多,只要轻轻一摁,就会陷落。
虽然两处绿地处在交通要道,且附近居民多,但在近一个小时里,没有一个人走进绿地。小李的店正对着金洲街南侧绿地,但租在这一年多,他只进去过一次。附近居民宁可多绕点路,穿过江滨北路到金山公园去。
附近居民洪女士也说,该处绿地草多蚊子多,且没有能坐的坐椅,平时大家锻炼都不会来这里,“这里很少有人来打扫,上次看人来修整花草树木大概也是一两个月前了”。
之后,通过“数字城管”平台,将情况反映给泉州市园林管理局,泉州市园林管理局相关科室负责人表示,他们会督促管养公司清理,而对于绿地硬件的修缮和改造,工程量大,需要具体勘察后上报批复,再结合其他绿地情况统一安排处理。
该负责人还称,泉州市园林局主要负责鲤城、丰泽等中心城区主干道两旁绿化和绿地管养,而外围的绿化管养(动车站—站前大道—江滨路—丰海路—山海路—安吉路一线)从去年7月开始,通过向社会公开招投标的方式,对道路绿地养护进行招标,而金洲街绿地的养护正是在招标范围内。从政府采购信息网查询得知,耀华园林股份有限公司中标,该公司承担了该线2018年至2020年道路绿地市场化养护。
18日上午10时许,回访发现,几名工人正在动手清除绿地杂草并修剪绿植。
金洲街口绿地的状况会不会在其他街头绿地出现?带着疑问,海都连续走访了泉州市区21块绿地。
调 查
一、由中标公司或社区等管养的10块绿地
金洲街口北侧绿地,步道显得十分脏乱
同公司养护 绿地面貌有差异
●金洲街口绿地、临漳门南北两侧绿地
养护单位:耀华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18日中午,海都沿着江滨北路一路北行到城西路灯控,该线绿地虽同为耀华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养护,但呈现的面貌却截然不同。
与金洲街口绿地不同,环岛与新门街交叉口处的临漳门南侧绿地,平整干净;环岛与城西路交叉口处的临漳门北侧绿地,花草交相辉映,鹅卵石铺的水池、红色休闲平台、六角亭里的水泥条椅,都让人印象深刻。“中午在亭子里休息,冰凉又舒服。”在附近工地打工的邱先生说,每天中午,都有不少工友来小憩,“环境没得说”。
对于养护水平的差距,泉州市园林局工作人员称,金洲街口的两处绿地是2012年配套建设的街头绿地,“使用时间相对比较久,加上人为损坏等因素,很多硬件修了坏坏了修。”而春夏时节雨水丰沛,杂草生长较快,“管养公司不时请人修剪清理,但由于线路太长,有时候整条线路还没清理完,前面的草又长起来了”。
中医联合医院旁街头绿地刚刚招标,不远的将来将焕然一新
身份尴尬 近期正在管养招标
●笋江路与池峰路交叉口绿地
养护单位:鲤城区城市管理局移交高新区管理
而在鲤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笋江路与池峰路交叉口,一块近2万平方米的街头绿地让不少***直摇头,杂草丛生、几辆共享单车随意停放。
海都从鲤城区城市管理局了解到,目前这块绿地已移交高新区管理。在高新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戴自强告诉,该绿地的建设正在招标阶段。
业务科室工作人员杨先生介绍,去年管委会就已经打算公开招投标确定绿地的管养单位,但由于政企分离,政府没有相关管养职能和资金投入,因此只能由园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出面负责。“绿化管养要走采购,而省采购网不允许国企参与,我们一级级上报,绕了一圈,最后没办法,只能在中国采购网以园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的名义发布招标消息,这中间又间隔了不少时间。”杨先生说,今年5月底,该项目终于第一次招标,可能是性价比问题,最后流标了。6月18日再次挂标,因为流程需要21天,会在7月上旬开标”。
伍堡公园由社区管理,比其他街头绿地更干净整洁
一年贴四五万 社区坚持管理
●鲤城区临江街道伍堡社区公园
养护单位:伍堡社区
伍堡社区公园是为数不多由社区管养的绿地,属于20年前的为民办实事项目,近期草木刚修剪,也未见丢弃物。伍堡社区书记康黎英明年退休,在基层干了将近40年,说起五堡社区公园,她的心情有点复杂。
“公园有近1.4万平方米,我们社区请了两个园丁每天修整,现在人工费用高,加上平时的草坪和绿植的补植也需要钱,每个季度还得从外面请人来做全面的养护,每年光这个公园,社区就要贴四五万元。”康黎英表示,社区目前的收入主要有两块,一块是社区自有产业的租金有20多万元,用于支付12名社区工作人员的工资和办公经费等,每年都有好几万的缺口;另一块是下拨和回拨的款项,包括每个水表每个月3.72元的垃圾处理费和去年开始的垃圾分类费拨款等。另外,鲤城区城市管理局每年给社区八九万元用于公园维护,这笔钱主要用于整个社区的垃圾清运等日常运作和公园维护。
“以每户每个月3.72元的垃圾处理费来说,根本不够社区处理垃圾的人工成本,而公园维护每年也都是入不敷出,只能到处争取。”康黎英说,比如公园内的宣传长廊和不锈钢椅子,就是辖区一个公司掏了十几万元买的。
但即便这样,康黎英觉得,社区有这么一个公园不容易,可以让居民休闲,所以虽然艰难,但社区还是会坚持管,因为如果不管了,公园很快就会不成样子。
二、由泉州市园林局管养的11块绿地
云山绿地出入口被违停车辆阻挡
乱丢生活垃圾 汽车违停影响管养
●山路与津淮街交叉口云山绿地
云山绿地应该是中心区所有绿地中,规模最接近公园的。
96岁的高爷爷是上海人,和泉州的妻子居住在丰泽盛世融城小区,距离云山绿地只有几百步路。高爷爷说,在上海,这样的绿地很少见,可在泉州却很常见,为周边的居民提供了便利,体现了泉州的宜居性。不过高爷爷说,到云山绿地来休闲的人还是不多,尤其是靠近河沟一侧的绿地,几乎没人前往。
原来,云山绿地被一条小道隔成两部分,两侧环境截然不同。临近津淮街的,有行走道彩化,还建了雨亭和公厕,不时有游客出现;另一侧不仅树种单一,还有很多垃圾,而且走道只铺了砖,还随意停放着共享单车和一部报废的汽车。
为什么同一绿地,效果又不同?“我们这里有七八人,其中一个负责另一个街头绿地。”工人傅女士表示,她们由泉州市园林局雇佣,负责这里的绿化管养,早晚都有人打扫卫生,两侧都一样,但其中一侧垃圾多,是因为经常有人来丢生活垃圾,她们也很无奈。而最令她们最头疼的,还是隔断绿地的小道两侧的车辆违停现象,已经持续了两年多时间,还经常停得密密麻麻,把出入口都堵住了,不仅影响游客行走,还妨碍她们管养。
美食街口绿地,长椅木板缺失
整体卫生不错 但问题也不少
●美食街口等10处绿地
除了云山绿地,剩余的10块绿地,面积都不算大,从几十平方米到几百平方米不等,也没有专门的名字,被简单称为渠边或街头绿地,其中,问题最突出的应该是丰泽街美食街口绿地。
中午时分,太阳高悬,这个街口绿地却在大树的庇荫下,给人一种凉爽感。绿地中有一个T字形木质长廊,其中一侧出入口出现倾斜,看起来很危险,但仍有三名男子躺在长椅上午休。另一侧长廊出入口,竟有人的排泄物,令人作呕。走近一看,长椅上的木板不仅出现腐蚀,还有缺失、掉落的情况。垃圾箱中的垃圾也堆得满满当当。
除此之外,刺桐路宝洲街口、宝洲街田安路街口、田安路泉秀街口、温陵路泉秀街街口、东湖街田安路街口、北渠温陵路交会两侧以及少林路温陵路街口的9块绿地,只看到报纸、废纸、早餐盒等生活垃圾和个别的牛皮癣小广告,整体卫生情况还不错。不过,有出现苗木缺失、杂草过多未处理及大王椰叶子掉落未清理的养护问题。有些绿地还出现了蚁穴未及时处理。
但在走访这11块绿地中,只在刺桐路宝洲街口遇到了三名刚拔完杂草的工人。来自南安的一名工人说,她们属于杂工,负责整条宝洲街和刺桐大桥的绿化管养,不过她们要先保证道路两侧绿化,才有空处理街头绿地,但因为连续降雨,杂草长得快又旺盛,只能用工具挖,小小一块草地三人已经拔了三天还没好,估计还得除一天。三名工人表示,她们是早上由工头开车载过来的,傍晚再接回去,有出工60元/天。
宝洲街刺桐路口绿地,垃圾没有及时处理
探 寻
绿地养护面临经费偏低等多重问题
泉州市园林管理局相关科室负责人介绍,除了像伍堡社区公园由社区管养外,泉州中心区绿化管养包括两方面,生活垃圾、自然落叶等卫生问题由属地管理,修剪、种植等养护问题是市园林局负责,不过,只有中心街区主干道两侧绿化由局里直接管理,外围绿化实行市场化运作,由招投中标公司负责管养。“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养护才是关键。”所有的“口袋公园”都没有名字,都是以地理位置标注,并不是公园,因为公园有专门公园管理中心负责,剩下的严格意义上都是街头绿地。而这些绿地面积都不大,要专人去负责不现实,目前都是跟所在道路一同管养。
对于走访发现的问题,该负责人分析,目前出现损坏的设施以木头材质为主,近期,他们将排查一遍管辖范围内的街头绿地,有设施方面的问题一起解决。至于卫生保洁,由属地负责。
不过,熟悉园林绿化的业内人士称,从经济方面来讲,园林绿化生态效益很难看到,却要不少投入。不算保洁,光算绿地养护,一平方米一年要10元到12元,而且还只是预算,实际发生的费用可能会更高。所以属地也不愿意管。
目前,泉州各区绿地养护的管理很薄弱,一般只有一个办公室,因为之前很多地都是移交市局管理,本身管的就越来越少,建完一块也是想办法移交,“越不愿意就越不重视,也就越没有投入,陷入了恶性循环”。
从泉州市城市管理部门了解到,绿地养护面临区一级园林绿化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养护管理经费标准偏低、市民文明意识有待提高等问题,如当前养护经费每年每平方米仅6.5元,距离最低每平方米每年10元~12元的养护费用差距较大。据介绍,厦门、福州等城市目前普遍都在每平方米15元左右。
美食街口绿地,存在乱停单车和随意大便的情况
泉州绿地管养在探索市场化外包模式
在山东烟台,园林市政管理处把绿地养护推向市场,由有资质的园林公司管护,逐步建立起城区绿化养护管理的市场化、专业化和规范化管理机制,由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绿地市场化养护,进一步实现“管护分离”的绿化管护新模式。
这一绿化管护新模式咱们泉州是否可借鉴?
泉州市园林管理局相关科室负责人坦言,泉州绿地管养还在摸索阶段,他们也会到厦门、福州等城市学习,也在探索市场化外包模式。据她了解,鲤城区已经在尝试,洛江区已经开始执行,准备把原来给社区管的绿地,全部统到区城市管理局,再由管理局统一外包。
而在监督方面,泉州市园林局有专门的绿化巡查队伍,会定期巡查考评。对于管养公司,市园林局也有相应的考核,“做不到位会扣分,分数不达标会扣养护费,如果管养公司连续分数过低,将会被取消管养资格。”泉州市园林管理局考评科工作人员告诉,市园林局有专门的绿化巡查队伍,会定期巡查考评。
泉州市城市管理部门正在制定园林经济化管理标准,加强对管养者的相关考核,严格奖惩机制,让成绩与经费挂钩,此外,也将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以提高养护管理水平。
海都 陈紫玄 杨江参
值班编辑 王雅君
鲍鱼粽没看到鲍鱼?泉州万达文华酒店,你搞笑呢?
***惊心!晋江4岁小孩被卷入车底,情况危急!
点击下方小程序进入海峡都市报
看最靠谱的闽南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