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太在意!——设计师孙克仁专栏(装修业主专栏都是鞋柜)

  陈总去年骑着脚踏车从上海一直骑到了云南大理,今年更有意思,34天从荷兰一直骑到了雅典,整整四千多公里啊。
虽然关注朋友圈,看他的文字,但始终和面对面谈话是完全不同的。
听他说骑行故事中的故事,只带着二十多斤的行李,从慢到快一直骑着,晚上洗衣服加一瓶啤酒,骑着骑着就到了雅典。
听他说沿途的国家并不怎么富裕,有些刚经历了十多年的战乱,但居民却生活的很快乐,笑容很灿烂。
听他说欧洲的小镇,装修并不那么精致,甚至于门坏了贴张纸条示意租客注意就好了。
(对于陈总单骑走欧洲,我是很佩服的,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看他写的游记:简单的家,简单的幸福——装修万里行干净漂亮的雅典民宿:请别在意那些细节!
——装修万里行)谈着谈着陈总就扯到正题了,说我们如今的住宅室内设计走了两个极端:极度的装饰化又或者是极度的功能化。
“这并不好,小胖你还是写写专栏吧,这两种或许真的像你所说是个过程,我们的读者太过焦虑了。
”他说道。

  好吧,正好写写焦虑的问题,在装修中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哪怕像我这种天天和装修打交道的业内人士,在自己装修的过程中也不能幸免。
说到焦虑,怎么说呢?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社交媒体信息量大,乃至这四十年经济高速的发展。
我想或许是脑袋转不过来,心灵没有跟上物质吧。
这并不可怕,历史总是重复的排练着。
反思,都是要有一个停顿的,日本从前的经济增速,现在看来我们如今犯的毛病一个没少过。
这哪是一个设计师能改变的呢?而作为从业人员,我觉得还是关心一下具体的事情吧,能力范围之内尽量做好。

  拿我自己装修记录的内容看,装修中大概需要做大大小小三百多个品类的选择,即便三选一,就足够让你头大了。
再加上现在新媒体的资讯那么发达,即便找答案都会有很多不同的解释,普通人真的难以承受的。
而这些又都是集中在数月中完成的,可见。
我手上的案子,进入施工阶段的和设计阶段的,大大小小有21个。
天天能体会业主的心情。
对于装修焦虑这事,我说的最多的是“放心,有我在。
”倒不是我有三头六臂,但我真的能体会业主装修中的焦虑,自己就是这么过来的。
有时,我们只是希望有个人在旁打打气,有个人给自己一个肯定的回复。
今天刚从工地回来,因为业主9月15日要用新房了,不能耽误婚期。
我去现场,看的是收口,更是为了给业主信心。
这样的事,也是设计师工作的一部分。

别太在意!——设计师孙克仁专栏(装修业主专栏都是鞋柜) 建筑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当然,更多的是为业主做选择。
商家为了卖货为了发起“痛点营销”,很多宣传是片面的。
可以说这些谣言是刻意的。
去伪存真,帮助业主做相匹配的物料选择也是设计师的工作。
瓷砖缝隙发黑怎么办?选择什么样的花洒更贴合实际?水处理设备是买成套的贵价货还是自己拼配?板材如何选择?装修中的收口胶水如何选择?看似都是小东西,都影响着日常生活。
这些就是我认为自己作为设计师应该为业主提供的选择。
客观的看待这些问题,提供专业的建议。
不要给业主灌输那些所谓的装修痛点。
不要说消除焦虑,别增添恐慌就是阿弥陀佛了。
在每一个节点上提前给到业主建议,这个也是个技巧问题。
有些内容不适合一开始就给到业主建议。
试想一下,一下子提这么多细节给业主其实就是增加恐慌。

  不去做不接地气的设计,住宅室内设计始终是为了用的,极度的装饰化,不是没有,但对于绝大多数业主来说并不合适。
不要去臆想业主的生活方式,就拿别墅而言,以前的设计都希望是风格统一的,复古奢华的。
事实上呢?别墅业主只是想更亲近自然,有一个舒适的空间,讲究仪式感的别墅,大多只存在于影视作品的某总家里。
我想说还真不是这么回事。
非要给别墅贴标签,目前看来有点可笑。
空间大而多就应该细分,把喜欢的生活装进来,而不是一堆大理石的宫殿。

  做好前期的设计调研,把业主关心的问题以及解决方式做整理,消除业主的顾虑。
关于举手之劳的细节,接下来我举些例子吧。

  比如收纳储藏,要用好收纳储藏并不仅仅是多做柜子,而更多的应该是在前期做好细分工作。
同样的面积通过不同的方式,其实收纳量是完全不同的。
厨房用好收纳拉篮五金,锅碗瓢盆、调料等能在大概1.2米的橱柜下柜中完全完成;而卫生间合理设计镜柜内部的分隔,采用隐形吊码节省空间,又能增加大概三分之一的储藏面积(一般镜柜内都是低高度的化妆品,所以内部层板增加一块分类更清楚,利用的面积也更多);衣柜,开门衣柜比起移门来说更有整体也更不易积灰,上下两排的挂衣杆也增加了衣柜的利用率。
如果要做抽屉,尽量不要做在开门内,这样其实用起来并不方便的;鞋柜,旋转鞋柜配上除臭烘干除湿的电子鞋柜机,让一个柜子有着两个柜子的收纳量,关键打开也没有异味,鞋子也不容易发霉。

  严重跑题了,先说到这里吧。
焦虑这事要相信我,装修中谁都会有,不要太在意就好了。
后面准备每月精神满满的写专栏,欢迎大家就关心的问题,给我提问。
人气不行,我气人行啊。

编辑留言:我是这篇文章的责任编辑@我的河畔小城,就是作者文中提到的陈总,也是老陈,恶霸。
孙克仁是我非常喜欢的设计师,非常用心钻研,偶尔钻牛角尖;为人正直仗义,时不时管不住自己嘴巴;一半人很喜欢他,一半人很讨厌他;靠纯设计养家糊口,从不拿厂家回扣。
他文中提到的装修焦虑,确实是普遍存在的,以至于我打算开一个专门的读者社群,请些心理咨询师来,专门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装修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却不得不去面对,对于普通业主与从业者都是如此,中国这样,国外也差不多。
大多数人觉得装修很烦很累坑很多,而我却很少有这种感觉。
装修其实是有些捷径的,比如我认识一堆装修行业各细分领域的行家,他们未必是最专业的,但一定在某个领域比我专业多了。
因为有他们的帮助,我、亲朋好友、同事们、读者们的装修通常就比较顺利。
我索性将这些靠谱的行家,分门别类建立了读者社群一一分享给大家,目前己建了:监理、瓷砖、防水、涂刷与涂料、橱柜衣柜、水磨石、硬木家具定制、五金、智能锁、除湿与新风、孙克仁设计、适老改造等12社群,还有118个细分领域的社群待建。
需入群的读者请点击文末[了解更多],记得备注下想要加入的社群(这些社群都是针对读者中的普通装修者,不接受从业者入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