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批简单,就像网约车一样方便,而且车辆运行轨迹、里程可全程掌握,杜绝了公车乱用。”张国庆介绍,车辆智慧化程度很高,车门智能开关,路程智能规划,回来后到指定地点还车就可以了。
公务车辆这样使用,在罗庄区已经实行3个多月了。
2019年1月,罗庄区成为临沂市公务用车新能源化改革试点,成为全市首家启用新能源公务用车的县区。试点启动后,罗庄区取消了179辆燃油车中的132辆,并招标确定了一家新能源汽车公司进行合作,租赁其132辆新能源汽车。

为简化用车程序、提高用车效率,罗庄区与该公司联合研发了“罗庄公务出行”APP系统软件。用车人员安装后,只要符合公务用车使用范围,即可实行手机申请、网上审批、定点还车。
改革之初,罗庄区取消了区直各单位一般公务用车运行费用,区财政将费用预算全部列入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统筹使用。罗庄区还为新能源汽车统一喷涂了公务用车标识,亮明公车身份,标明监督举报电话,实现了“透明管车、有效督车”。
杜绝公车私用、公车乱用一直是公车改革的难题。对此,罗庄区投资10余万元建设了罗庄区公务用车管理平台监控中心,将新能源公务用车全部纳入“云端”管理。通过平台记录,可实时掌握车辆状况、运行轨迹、行驶里程、保养维修等信息,科学地对车辆全过程实时管控。
网络派车还实现了共享。“当单位提出用车申请后,我们优先满足基层一线单位用车,通过系统软件就近分派相应的车辆,解决了以前车辆归属不同部门、有的单位公车闲置而有的单位不够用的矛盾。”罗庄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延龙说。
试点开展以来,全区62个单位共计申请用车7911批次,总行驶里程19.8万公里,节省汽油近2万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54吨,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罗庄区实行的‘互联网+新能源公务用车’改革,走出了一条保障公务出行新能源化的路子。”罗庄区委副书记、区长彭波说,“下一步,罗庄区将不断完善提升新能源公务用车管理体系,为社会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公务出行保障新模式。”
(新锐大众 田茹 通讯员 王庆龙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