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送检后“自愈”(小米刹车送检自愈车主)

汽车作为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备受关注。
近日,一起小米汽车刹车系统故障事件在网络上引发了热烈讨论。

一位车主在驾驶全新小米SU7时,突遇制动系统异常,屏幕显示多项故障警告。
更令人诟病的是,车主呼救无人接听,经过一番周折后将车拖回维修中心,然而故障竟然"自行消除"。

这起事件不仅引发了对该车辆质量的质疑,更让我们反思了汽车制造商在售后服务和安全保障方面的不足。
2024年5月8日晚,湖南耒阳市民李先生驾驶他新买不久的小米SU7电动汽车在附近道路上暂停车辆时,突然遭遇了刹车失灵的情况。

车辆送检后“自愈”(小米刹车送检自愈车主)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根据李先生的描述,当他踩下刹车踏板时,完全感受不到任何阻力,"一脚踩下去,发现它空了,刹车直接没有脚感。
"紧接着,车内警报拉响,多个系统故障警告同时在仪表盘上显示出来,包括"制动性能受限"、"制动系统故障"、"自动驻车故障"和"上坡辅助功能异常"等。

作为一名经验老到的驾驶员,李先生对此次故障无疑感到了极大的恐慌和焦虑。
他立即拨打了小米汽车的服务热线和车载SOS求救系统,希望能够得到及时的技术支持和道路救援。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无论打哪个电话,均久久无人接听。
直到将近一个半小时后,当地一家道路救援公司才赶到现场,将李先生的车辆拖回了长沙的小米汽车交付中心。

当时的情景的确令人感到扼腕,一个简单的故障竟然让一辆价值不菲的高端电动车陷入了被困的境地,而制造商本应及时待命的救援服务更是出现了严重的缺失。
作为车主,李先生自然忧心重重,除了担心自身的人身安全外,他更为手头这台价值二十多万元的新车是否存在严重质量问题而心焓。

事件的后续发展则让人更加觉得匪夷所思。
让我们按下不表,回到故事的原点,即李先生将车辆拖回交付中心后发生的事。

此外,小米汽车还特地从北京请来了专家,对该车进行了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
结论与之前的诊断大同小异,依旧是认为车辆的主刹车系统并未真正失灵,只是由于副刹车的软件误判,使得主刹车在短暂时间内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了车主的"脚感不足"。

然而,李先生并不完全赞同这一说法。
他当时亲自查看了车载记录,发现在他踩下刹车踏板的那几秒钟内,刹车压力数值的确出现了为零的情况。

也就是说,车辆的制动系统在那短暂的时间段内是全然失效的。
如果仅从软硬件系统本身来看,似乎小米汽车的解释并不无理有据。

毕竟,现代汽车制动系统都具备了主辅两套制动回路的设计,当其中一套系统发生故障时,另一套系统仍可维持车辆的基本制动功能。
然而,对于李先生而言,制动系统哪怕短暂失灵都是一个令人心有余悸的危险信号。

更何况,他驾驶的是一台纯电动车,与传统燃油车相比,其制动系统依赖电力的程度更高,因此对故障的容错率自然也要求更高。
此外,更令人诟病的是,当初售后人员向李先生展示车辆的刹车压力数据时,并未如实透露其中存在压力值为零的细节。

相反,他们只是模棱两可地表示车主的"主观感受不准"。
作为一个消费者而言,小米汽车显然在这件事上缺乏必要的透明度和诚信度。

此外,我们还要考虑到,制动系统作为汽车的核心安全系统,它往往涉及到诸多硬件元器件的配合,单纯将问题归咎于软件显然也有失偏颇。
一旦硬件部件出现故障,光靠软件自我修复是难以彻底解决问题的。

正是基于这些层面的种种疑虑,李先生最终也婉拒了小米方面"车辆可以随时取走"的建议,转而希望能够彻底查明事故的根源所在。
毕竟,作为一名负责任的车主,他当然不愿意冒着潜在安全隐患继续驾驶这辆车。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