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最近,知名汽车品牌特斯拉、小鹏、问界等纷纷下架了车载收音机模块。根据这些车企销售人员所述,车内收音机基本已经纳入APP里,用户未来可以通过喜马拉雅、蜻蜓FM等APP在网络电台中收听,因此取消了FM收音机模块配置。
复旦大学学教授张志安公开表示,“FM收音机是汽车车机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模块,在驾驶过程中对实时路况信息的获取,很大程度都是由交通频率来提供,特别是体现在紧急情况下对路况或者是重大自然灾害的提醒起到了应急预警作用。”
A
新能源电动汽车,不仅改变了汽车的动力系统,也给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驾驶体验,远程操控、语音交互、自动泊车等功能,让消费者的出行变得更为轻松。然而,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普及推广,车载娱乐系统正在挤占传统收音机的“生存空间”。
据了解,早在2021年,特斯拉中国制造的Model Y与Model 3车型就取消配置传统FM(调幅)收音机。与此同时,小鹏、问界(AITO)、比亚迪等品牌也开始取消无线广播功能。
当然,并非只有造车新势力取消车载收音机模块,正在向新能源时代转型的传统车企,也早有此打算。去年12月,汽车制造商和全美广播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roadcasting)就曾发布,奥迪、保时捷和沃尔沃也已经在电动汽车上取消了收音机模块,大众也在其ID.4电动SUV上取消了收音机模块。宝马将在配备 eDrive 技术的电车里移除AM收音机功能。福特也表示,其2023款F-150 Lightning电动皮卡也将停止搭载收音机模块。
事实上,对于大多数有车一族而言,听广播主要是为了消磨无聊的开车时光。如今,车载屏幕成为娱乐消遣的主要渠道,也更能满足用户的视听需求,比如看视频、听歌、玩游戏等等。在资讯选择方面,往往都变成了主动且精准的寻找与获取,不再喜欢被动的接受信息。
而无线广播就是一种被动接受信息的传播方式,能获取的往往是固定的栏目和资讯,几乎每天都是千篇一律的模式,只是内容会不断地更新。
之所以要取消传统收音机,特斯拉曾公开表示,这是“数字化用车体验”的转型。而其他厂商给出的理由是,电动汽车要比汽油动力汽车产生更多的电磁干扰,这会干扰 AM 信号的接收,并导致静电、噪音和高频嗡嗡声,从而让车主感到厌烦。
一些专家表示,信号接收问题并非不可克服。拥有HD Radio 技术的娱乐技术公司Xperi Inc.的通信系统工程师普贾・奈尔 (Pooja Nair) 说,电磁干扰可以通过屏蔽电缆、滤波器和在车内小心放置电子元件来控制。但这样的改变需要金钱和精力,目前尚不清楚汽车制造商是否愿意在广播爱好者的服务上投入更多。
B
收音机的诞生要略晚于汽车的诞生,但是由于最初的收音机体积过于庞大,并不适合装到当时的汽车之上,人们只能在家中享受广播带给人们的快乐。
时间到了1926年底,一位名叫保罗·加尔文的工程师制造出一种能够安装在汽车上的小型收音机,但由于需要配备单独的电池,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于是加尔文对车载收音机进行了产品改进与升级,将收音机的供电系统与车载的供电系统结合到了一起,这样一来就完美的解决了车载收音机需要时不时更换电池的问题。
为了让更多的人用的起车载收音机,加尔文开始着手于降低制造成本。1928年加尔文在芝加哥创办了加尔文制造公司。1930年,加尔文制造公司推出了一台名为“Motorola”的车载收音机(你没看错,就是摩托罗拉),“Motor”代表汽车与运动,而“ola”则是取自Victrola(手摇留声机)的后缀。
这款车载收音机由于使用简单,抗造耐用,且价钱还不到原来的一半,因此受到美国车主的一致好评。随即,不少汽车厂商,抓住车载收音机流行之风,开始大量配置。当时,由于“Motorola”牌的车载收音机家喻户晓,加尔文随即将公司更名为“Motorola”。
1936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旗下的德科电子公司首次将汽车收音机布置在汽车中控区域内,从而诞生了第一款<多媒体中央控制系统>。
1962年,飞利浦公司发明紧凑型磁带,这使得「想听什么听什么」不再成为一种奢望。彼时60年代,开着又长又宽的大V8,听一盒Jim Croce的磁带,是件特别拉风的事。
1965年,福特和摩托罗拉将8音轨磁带播放器引入汽车行业,从此,由一个盒式(卡式)收放两用机加一对扬声器的基础轿车音响成为了汽车上重要的车载娱乐配置,这样的状况一直延续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
而80年代,正值香港流行音乐开始涌入内地,人们纷纷在汽车装上了卡带播放器,那个时代开车的人,车内总是循环播放着《一无所有》、《一场游戏一场梦》、《爱在深秋》等流行歌曲。
但到了80年代末,CD激光唱片的出现,开始逐渐取代音乐磁带。数字化的CD具备更大的存储量和更小的体积,从感性层面来说,CD比磁带更富科技感,得益于这些优势,CD唱片开始在车载音乐界流行起来。从最初的单碟CD到6碟CD,再到DVD、USB输入、AUX输入,再到如今的蓝牙连接、手机镜像,车载音源逐渐转向移动设备同源、云端下载为主。
而近几年,随着汽车产业进入智能电动化时代,车内大屏逐渐代替了传统的旋转按钮,在汽车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概念下,尽可能让一切功能上屏,并能够与外部设备联动协同,成为一众车企的新选择。
C
当下关停收音机背后,凸显着车主在新能源汽车时代接收信息方式的更迭。
根据极光《2023年车载音频行业洞察报告》,蓝牙连接和预装音频软件已经成为车主用户两大收听形式。音频类软件逐渐受到大众的青睐,越来越多用户更倾向于使用预装的音频软件来满足他们的收听需求。
在车载音频行业内,以两类产品为主,一类是以喜马拉雅、酷我音乐为代表的提供综合音频内容的平台;另一类则专注细分领域,如有声书、广播电台等,代表平台有云听、百度随心听、
从场景分布来看,亲子、通勤和出游成为车载音频的三大主要收听场景,这些场景的用户粘性更高,为车企提供了强大的场景服务能力。数据显示,超过六成车主在接送孩子途中会收听音频,其中超过一半的车主表示在接送孩子时,收听音频的时间超过30分钟。
正因为如此,车企厂商对车载音频平台的多项运营力均保持高关注度,其中内容运营力与场景化运营力关注度超八成,已成为车企对音频平台的刚性需求。
车企去掉收音机模块,不仅加速向精简设计迈进,还为其跨进自动驾驶时代铺平道路,如特斯拉已经在部分车型上取消了传统的换挡杆(新款Model 3),并考虑进一步去掉后视镜。
借助新的信息接收方式,车企还额外增加了功能性订阅服务,如2016年10月起,不少特斯拉车型在出厂时已经预埋了Autopilot 2.5硬件,用户要想启用,则需要花钱去购买相应的软件。
除了特斯拉,同为造车新势力的蔚来也借鉴了相应的做法。其中,“NIO Piliot精选包”定价为1.5万元,包含了自动泊车、自适应巡航等部分常用功能。
传统车企奔驰也推出了远程启动车辆功能,该功能为用户在车机上远程启动车辆,且可提前开启空调、雨季远程一键关窗、查看门窗状态、车辆位置等,但该应用以原价1298元三年的形式,不断付费订阅才能持续体验。
另外,奔驰还在中国推出了后轮转向订阅服务,主要针对旗下EQS入门版车型,该车型每年需额外支付4998元,升级10°转向角度,更加利于车辆在狭窄道路掉头及转向。
但车企的算盘,也在遭受阻碍。近日,国家广电总局、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车载音视频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积极引导推动国内市场生产销售的所有国产汽车和进口汽车的车载终端设备配置无线广播接收模块,确保中央声音、应急消息覆盖至车辆空间。
一方面,消费者的需求在降低。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今天我们很多人的智能手机上已经没有收音机了,倒退5年、10年,很多人还在拿手机听广播的,现在已经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