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型炼厂路在何方?(石化万吨该公司增塑剂环保型)

文/刘安庆 孙丽颜,中国石化报

石油化工是规模效益十分明显的行业,生产集中化和规模化是增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新建炼化项目无不“大”字当头,以千万吨级起步;地方政府也接连推出政策,对炼油产能低于500万吨/年的小型炼厂进行整合转移。
面对行业规模化一体化发展趋势,夹在大小炼厂之间的中型炼厂要如何闯出一条生存之路,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目前,在中国石化,有十余家炼油年产能在500万~1000万吨之间的中型炼厂,其中,安庆石化、济南炼化由于与城市接壤,还面临着城市型炼厂发展的困境。

城市中型炼厂路在何方?(石化万吨该公司增塑剂环保型)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在转型突破的过程中,两家企业持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努力提升技术经济指标,不断提高清洁生产水平,不仅让自身成为石化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且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用贡献。
这也说明,在立足安全环保的基础上,只要中型炼厂不断深化特色、创新技术产品,终能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安庆石化破解难题 绿色发展

1974年,在安庆市西北郊的“九里十八湾”,安庆石化破土动工,当时的厂址荒凉沉寂、灌木丛生。
经过47年的生产建设和改革发展,安庆石化成长为年营业收入近500亿元、利税超百亿元的石油、化工、化纤、热电联合企业,也是安徽省最大的石化产品生产基地。

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安庆石化的厂区也与安庆城逐渐融为一体。
两年前,在该公司长输管线沿线两边200~300米范围内,常住人口有8万余人。

作为城市型炼化企业,安庆石化直面安全风险的挑战、环保标准的升级,以及生产规模受限等诸多压力,该如何破解?“该拆的拆、该建的建、该治的治、该转的转。
”安庆石化突破藩篱,用行动做出了回答。

让穿城而过的油气管廊“退休”

提起安庆石化,很多老安庆人还记得:曾经穿城而过的8.8公里石化油气管廊带和2.8公里液态烃管廊,一直是这座城市的现代工业记忆。
但随着城市的不断建设发展,“穿城而过”的油气管廊也渐渐成为新的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安全领域的重大突出问题,让群众生活、工作更安心,安庆石化投资10多亿元,启动危化品码头及油气输送管线迁建项目。
2019年1月,位于城西的该项目全线投运,11月,这条有着40多年历史、穿城而过的油气管廊带退出了历史舞台。

如今,一条新建油气管廊犹如长龙横卧在城西,并延伸至长江北岸。
按照规划设计,连接这条管廊的安庆石化危化品码头未来将打造成皖江的最美港口。

防护隔离带让市民体验绿色生活

绿油油的草地、褐红色的木栈道、清澈见底的河水、顺着步道延伸的白色鹅卵石……这样的美丽景象,在安庆石化周边并不鲜见。

在保持安全防护距离的基础上,安庆石化在装置周边新建了黄土坑西路生态园、清水濠生态园和免锣巷公园三条绿色防护道,北起腈北路、南至临江村,全长3.5公里。
其中,免锣巷河起于安庆石化炼油厂,由西向东最终接入花亭河。

“过去这里是一条臭水沟,岸两边都是荒草,经过建设,可以说是旧貌换新颜。
”据常来“遛弯”的居民介绍,公园内的环形步道有400多米,为方便大家游玩,还建了70多个停车位,同时考虑到防尘功能,栽种了高大的乔灌木。

值得一提的是,安庆石化的老管廊带——原来的长输管线拆除后,由曾经的城市“灰色地带”变为了“绿色空间”。
除了原汁原味地保留港贮油罐区的油罐、老建筑、林荫道等“工业记忆碎片”,它还将成为集中展示安庆石化历史文化的浓缩之地,并承担安庆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城市公共服务职能。

抓好“三废”治理打造无异味工厂

近年来,安庆石化累计投资50多亿元,采用“源头消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相结合的方式,实施油品质量升级、“碧水蓝天”工程、环保提标改造及隐患治理等项目,全力打造无异味、花园式工厂。

以管控废水为例,该公司含油系列的污水基本全部回用,含盐污水系列进一步增加回用量,同时回用雨水,降低新鲜水消耗。
他们推进雨污分流隐患治理项目,加大水资源综合利用力度,并制订废水COD浓度消减工作计划,从源头消除废水浓度,“目的就是确保不让一滴油、一滴超标水进入长江”。

在废气管控方面,安庆石化除了实现废气达标排放,还积极做好敏感区域的异味治理工作,同时提升异味综合监测管理水平。
对于固体废物,他们一方面做好厂内综合利用,另一方面从源头上减少固危废的产生,确保危险废物妥善处置率达100%。
2020年,该公司获得集团公司“绿色企业”称号,还被集团公司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转型发展着力打造高端化工

面对国内炼油产能过剩加剧的局面,为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提质增效升级,增强企业竞争力,6月25日,安庆石化炼油转化工结构调整项目主体工程建设启动,这也是该公司的“第四次创业”,实现向化工型炼厂的转型。

该项目是中国石化“十条龙”科技攻关项目之一,在维持现有一次加工能力不变的基础上,采用新工艺路线,降低成品油产量,增产高附加值化工产品。
项目投产后,将有效降低安庆石化成品油产量,最大限度增产轻质烯烃和芳烃原料,推动该公司由传统燃料型炼厂向化工型炼厂转变。

同时,该项目也将带动一批中高端合成材料、合成树脂及精细化工企业持续发展,助力安庆市打造全国具有影响力的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为地方化工产业链延伸创造基础条件,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真正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共赢。

济南炼化扬长避短 突出特色

济南炼化地处黄河之滨、趵突泉畔,与济南市人民政府、“东荷西柳”奥体中心、济南CBD直线距离7公里左右,与山东建筑大学仅一路之隔。

身处“城围石化”最前沿的济南炼化,至今已栉风沐雨50年。
有过石化“四小龙”时期的辉煌,有过搬迁入园呼声频出的重压,有过规模受限前路何方的争论……如今,济南炼化“不比规模比效益、不比大小比贡献”的信念更加坚定,开创“洁净化、高端化、特色化、区域化”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方向更加明确。

在城市型炼厂的发展道路上,济南炼化筑牢“铜墙铁壁”,不惧“暴雨狂风”。

洁净化 最高环保标准筑牢立身之基

作为国有企业,济南炼化始终在“聚光灯、放大镜”下工作。
“我们要勇于、敢于代表行业环保治理的最高水平,坚定不移向‘净零排放’迈进。
”该公司负责人多次强调。

今年2月,济南炼化再次迎来“四年一修”,各单位立下“军令状”,精准对接停工污水切排情况,装置管线全面密闭吹扫,所有报废物资不落地直接处置,安全环保地完成大修。
“在整个检修开停工过程中,我们未放一次火炬、未收到一起环保投诉。
”安全环保部经理亓海军介绍。
7月,该公司污水场挥发性气体治理RTO装置实现一次开车成功,更彻底解决了原有碱洗、活性炭吸附工艺无法有效脱除异味的问题。

同时,济南炼化始终高度重视固废减量化、资源化及无害化利用。
2020年10月,该公司建成投用了中国石化首套燃气热脱附污泥干化设施。
经过不断探索优化,装置干化油泥的含水率、含油率分别降为5%、2%以下,油泥整体减量化在80%以上。

“抓实黄河流域固体废物依法合规整治,强化建筑垃圾等一般固废综合利用,争创‘固废标准化示范企业’,打造‘无废工厂’,这是我们的新目标。
”亓海军信心满满。

高端化 巩固拓展成品油创效优势

长期以来,济南炼化面临着液化气库容不足的问题,每年有40余万吨液化气需通过汽车外运。
遇上节假日交通管制,液化气无罐可储,只能作为燃料气烧掉,十分浪费。

“我们的炼厂就在城市之中,液化气外运不仅有安全风险,而且易造成效益损失。
这已成为制约公司正常经营发展的‘卡脖子’难题。
”发展规划部经理刘焕章感慨。

而此时离2023年全国车用汽油统一执行国6B的时间点越来越近,济南炼化还面临油品质量标准日趋严格、质量升级步伐加快带来的双重挑战。

一方面要不断加快国6B汽油质量升级的脚步,另一方面要迫切解决大量液化气汽车外运及转化问题,该公司经过反复比选调整、沟通协调,决定选择成熟可靠、环评风险小的硫酸法工艺路线,建设20万吨/年硫酸法烷基化装置。

“目前,烷基化装置批复在即。
该装置投产后,可将液化气资源转产为烷基化油,在实现国6B汽油质量升级的同时,有效规避大量液化气汽运的风险,还能大幅增加高标号汽油比例,进一步巩固成品油创效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
”提起烷基化装置的新进展,刘焕章露出了笑容。

特色化 培育打造效益增长新亮点

和大型炼化一体化企业相比,济南炼化加工规模小、吨油成本高,利润过度依赖汽柴油。
为此,该公司加快“油转化”“油转特”步伐,积极探寻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

今年6月,由石科院与济南炼化联合开发的“中间基正序抽出油生产环保型橡胶增塑剂”科技开发项目通过鉴定。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济南炼化生产的环保型橡胶增塑剂产品性能优良,满足欧盟REACH法规要求,填补了国内空白。

“作为国内唯一的稳定生产A1820、A2530牌号环保型橡胶增塑剂的企业,我们累计向市场提供环保型橡胶增塑剂6.5万吨,可生产环保型轮胎1900万条,创效1.1亿元。
”产品销售主管李卫参与并见证了这一过程。

但随着市场美誉度与影响力不断扩大,产品产量小与市场需求大之间的矛盾也逐步凸显。
济南炼化抓住集团公司润滑油“十四五”规划和“鲁油鲁炼”原油区域资源优化的契机,拟结合加工部分胜利桩西原油,增产环保型橡胶增塑剂、HVIⅡ150/120 BS光亮油、HVIⅡ10基础油等产品,进一步做大做强环保型橡胶增塑剂、重质基础油光亮油生产基地。

“项目完成后,环保型橡胶增塑剂年产量将由目前的2万吨增为6万~8万吨,高档增塑剂、光亮油、基础油特色产品年产量能从10万吨提高至40万吨,为润滑油及环保型轮胎产业提供有力支撑。
”刘焕章介绍。

区域化 深化企地融合互利共赢

济南炼化拥有高端纤维料专用的聚丙烯及熔喷料生产装置,自疫情发生以来,已累计生产Y40X聚丙烯专用料12万吨,可供制作一次性平面口罩600亿只。
济南炼化参股企业康洁公司自2001年就进入无纺布行业,主要客户包括3M、宝洁、尤妮佳等知名公司。
“目前,我们每月供应3M上海公司口罩无纺布210吨左右,可生产3000万只医用级口罩。
”康洁公司总经理王丛银介绍。

如何依托现有聚丙烯、无纺布产业基础,打造高端医疗卫生材料产业链?该公司管理人员围绕这个问题展开深入思考,积极采取行动。

抓住济南市打造康养济南、建设国际医学中心、完善防疫物资体系的有利契机,济南炼化积极做好聚丙烯产业链向消费端延伸,加快打造高端医卫材料产业链暨山东省应急物资产业园项目。
“项目用地选址已初步确定,建成后综合产能可达3万吨/年,产品涵盖医用口罩、医疗防护服、手术衣、尿不湿、老年康养护垫等。
”王丛银说。

一个数十亿元级的高端医用无纺布加工产业链值得期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能源情报,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