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民生之基。2016年起,崇明积极探索“名校+新校”办学模式,通过与市区名校合作,构建了跨区集团化办学新模式。这几年间,一所所集现代化、智慧化、生态特色于一身的优质学校陆续“上新”,为崇明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让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校,是我们的期盼。”采访中,家住城桥镇的朱女士表示,崇明近几年在教育方面的变化不小,作为家长,他们亲眼目睹了一所所好学校在“家门口”建起来,令人欣喜。
站在世外汇明学校施工现场正前方,看到,两栋教学楼“雏形初显”,该项目负责人陆威介绍,目前这两栋大楼已基本完成了主体结构工程建设,内部装修以及校园内其余配套基础设施也在有序推进。预计2024年9月,该校将迎来首批约320名新生。看着从一片荒地上拔地而起的一栋栋崭新的教学楼,世外汇明学校党支部书记蒋东升难掩激动地说:“希望孩子们会爱上这里。”该校位于城桥镇定澜路,总建筑面积3.3万多平方米,包括综合教学楼、艺术中心、体育中心、餐厅等功能用房,办学规模为54班,其中小学30班、初中24班,今秋招生对象为一年级和六年级学生。世外汇明学校效果图
据悉,新校建成后将引进上海世外教育集团进行托管,移植“世外教育集团”的管理经验、品牌课程和教科研成果,逐步把学校建设成为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出彩”、学生综合素质“出众”、教师业务水平“出色”、学校教育质量“出名”的精品学校。“新校将秉承世外‘让学生走向世界,让世界走进学校’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集团资源协同的优势,传承发展外语、科技等特色教学,比如将CCA国际理解课程、机器人科技课程、摩天轮阅读课程等优秀资源以及各类特色活动引入学校。”世外汇明学校校长张玲表示。引入名校资源开办新校,是崇明近年不断提升办学质量的密钥之一。2016年,静安区教育局与崇明区教育局签署教育合作协议,在崇明城桥镇新建了崇明新城幼儿园和崇明区江帆小学,分别由静安南西幼儿园和第一师范附属小学托管,由此拉开了崇明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序幕。这些年,崇明和黄浦、静安等区签订了多轮教育合作办学协议,通过紧密合作引进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在“名校+新校”模式的推动下,从2016年起,先后引进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实验学校、世外教育集团等诸多高校、名校和名企优质资源,管理本地9所新开办学校(幼儿园),联手打造高品质学校,进一步提升崇明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
“明年我女儿上小学,家门口多了一所好学校,心里特别踏实。”家住定澜路附近的居民朱女士告诉,“这几年,家门口新添了不少好学校,有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到这些学校车程不到15分钟。现在又新建了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非常期待!
”和朱女士一样为“家门口”多了好学校而欢欣鼓舞的家长不在少数。“我没想过英语课还可以这样上,我们可以互相协作、自编英文歌、上台展演,特别有意思,令人印象深刻。”四年级男生小王兴奋地说。小王所在的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东滩学校2017年9月创办,而今已是崇明岛上最受欢迎的好学校之一。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东滩学校
小王父亲告诉,当初为孩子选择这所学校,看中的就是它是由市中心名校和崇明区合作开办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因为有上实元素,学校的理念、课程、师资都有名校加持,精彩的课程为学生成长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2021年,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东滩学校送走了首届初中毕业生,学生学业成绩相当优秀。最难能可贵的是,该校高度重视学生体质健康,开设了包括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高尔夫等诸多体育项目。作为上海市实验学校的集团校之一,上实东滩高中于2022年9月也迎来首批新生。该校的建立,进一步促进了崇明优质高中教育特色发展。
上海市向明初级中学附属崇明区江帆中学
在“名校+新校”的办学模式下,位于城桥镇绿海路的上海市向明初级中学附属崇明区江帆中学,依托向明特色品牌的优势与资源,汲取办学精华,致力于培养学生成为“向阳而生 明耀未来”的好少年。“蝴蝶剧场”、AI创新实验室、图书馆“智慧山丘”,在校内,多个别具匠心的空间可实现不同的教育功能。
从厚植上海名校基因,到扎根崇明本土,从“输血”到形成“造血”机制,“名校+新校”跨区教育集团正逐步成为崇明基础教育高品质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新校”共享“名校”办学成果,在课程、教材、教法、评价上实现基本一致,并以“名校”课程体系为蓝本,立足校本化实践经验,积极打造出契合崇明教育本土化的教育模式,让崇明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一所优质学校的打造,师资是关键。这些年,在“名校+新校”的模式下,教师的成长显而易见,每一次新开办学校,新校教师都要前往市区学校进行至少一年的浸润式跟岗培训,联手打造高品质学校的优秀教育人才。陈娴
在世外汇明学校启用前一年,该校新教师提早来到中心城区学校,进行浸润式跟岗培训,中学数学教师陈娴就是其中之一。“经过浸润式培训,老师们的视野更加开阔了。”陈娴进入新校之前,已在岛上任教14年。现在,新教师们每周来到上海宝山区世外学校,参加讲座、教研等各种活动,在这里,陈娴深刻感受到了这所学校在学习、科技、学术、研究等方面的浓厚氛围。“这里的老师都特别敬业、专业,有一种匠人精神,今后我会尽力将自己汲取到的精华在世外汇明学校发扬光大。”该校小学英语教师袁柳花也深有同感。“近5个月来的系统化跟岗培训,既有观念上的洗礼,更有技能上的提升。比如,上海世外注重外语特色和全面发展,构建了‘跨领域融合、跨文化理解、跨时空飞翔’课程体系,通过丰富的学习情境和多元体验空间,多维育人助成长,令人印象深刻。”她希望将此次的培训成果内化于心,实践于行,进一步提升专业素养,在追求教学质量的道路上孜孜不倦。
“名校”的浸润式培养、师徒带教等教师专业培养模式也让“新校”老师成长迅速。几年来,上实东滩学校1位教师荣获2019年度上海十大语文教学之星;1位教师荣获第十四届全国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优秀课展评二等奖;江帆中学4位教师参加第四届上海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分获三等奖和优秀奖;江帆小学教师在市、区各类教学比赛中共有300多人次获奖……还了解到,除了不断巩固拓展“名校+新校”办学成果,崇明区内也在不断探索不同模式的集团化办学,打破学段壁垒,组成紧密型教育集团,通过组织、资源、管理、育人等诸多方面的“更加紧密”,努力缩小城乡、区域、校际之间发展差距,推进学段之间的科学衔接,加快补齐教育发展短板,进一步提升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