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沟渠变了洪濑镇福洋溪小流域治理完工

大洋村福洋溪小流域经过整治,环境变得更加优美。

近日,从南安市水土办获悉,位于洪濑镇大洋村的福洋溪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全部完工并通过验收。

改造见成效村民有了休闲好去处

臭沟渠变了洪濑镇福洋溪小流域治理完工 范文模稿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昨日,走进洪濑镇大洋村,只见福洋溪水光潋滟、溪水潺潺,两岸树木绿意葱葱,生态护岸已经建好,河道旁的村路干净整洁,溪中小桥和溪边凉亭,不少村民正驻足歇息……

可在去年,福洋溪还是一条令人头疼的臭沟渠。

原来,改造前,福洋溪是一条最宽处仅有2米左右的小沟渠,沿岸长满杂草,河道淤泥、垃圾堆积,沿岸还建起了鸡圈和鸭圈,味道难闻也不美观。
“当时还没有建护岸,溪道又较窄,一到大雨天,溪水就容易溢出,把垃圾冲进附近的田地,影响村民的生活和耕作。
”大洋村党支部书记戴卿奕指着手机中福洋溪治理前的照片说。

为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2021年,洪濑镇党委政府和南安市水土办经过协商后向上级争取,将洪濑镇福洋溪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列为2021年度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
该项目综合治理措施面积500公顷(含补植50公顷),建设安全生态水系1.256公里。
在上游河道主要实施封禁、造林等措施,下游河道则重点进行清理淤积、护岸护砌、绿化等措施,项目概算总投资417.38万元,于2021年5月8日开工。

如今,治理后的流域环境整体得到了改变,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有效控制了流域内水土流失,提高了防洪抗旱能力,使传统小流域治理提档升级,村民们多了一个散步休闲的好去处。

“以前空闲了没地方去,只能在家看电视,自从这里建好后,我每天都会来坐坐,跟大伙儿聊聊天。
”戴金本高兴地说。

村民主动捐地捐钱支持小流域整治

福洋溪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项目的顺利完工,离不开村民的大力支持。

“乡村改造过程中,征地往往是一大难题,但在我们村,几乎没遇到这个问题。
”谈到项目的征地过程,戴卿奕显得有些自豪。
据他介绍,当时福洋溪改造过程中需征地20多亩,涉及村民将近50户。
由于项目预算有限,所征得的地只能在日后村里经济发展起来后逐步补偿。
为了提高沟通效率,他请每家派一名代表参与征地的讨论会。

得知要整治福洋溪,村民都非常支持配合,为了让项目尽快落地,村民们主动拆掉自家的鸡鸭圈、猪圈。
不仅如此,为了拓宽福洋溪,村民还主动退让土地。

戴卿奕带头捐了200多平方米的地,戴金本也捐出了自家2棵龙眼树。
“溪流治理有益于子孙后代,我们能多做一点是一点,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溪流改造好,环境更美,我们取水灌溉也更方便,这种对大家都有好处的项目,只要村里有需要,我们都愿意捐。
”戴金本说。

“为了项目建设,村里一共拆掉了60多个鸡鸭圈、猪圈,砍了100多棵龙眼树。
乡贤还纷纷捐款,共筹资十几万元支持家乡建设。
”戴卿奕介绍,治理期间,大洋村还对福洋溪溪岸进行加高、拓宽,如今福洋溪最宽处达七八米,两岸还种上了各种花草树木,并安装防护栏和路灯、修建口袋公园,大幅度提升了大洋村的人居环境,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改造完成,如何让流域治理长治久清?戴卿奕告诉,如今,福洋溪每天早上都会有清洁工打扫卫生,水质、绿化植物、路灯等都有专人管护。
“现在环境这么好,垃圾桶也配齐,村民们都很自觉,也不会再随便乱扔垃圾了。
”( 庄树鸿 黄奕群 通讯员 陈素兰 文/图)

来源:海丝商报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