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神、厕神、喜神、刘海……中国民间都拜的神有多复杂(大圣娘娘屈死祭拜保佑)

全文6265字,阅读约需12.5分钟

春节期间,对于不少地方的人来说,拜神祈福都是最重要的仪式之一。
那么,拜什么神?这个问题可就······复杂了。

从历史上,中国就不是一个有统一宗教信仰的国家,但在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中,本土诞生或从外来文化引入了各种各样的民间信仰。
神话佛经,天地风雨,文官武将,都是神的来历,都有其庙宇和香火。
毕竟,说到底,人们在几千年来向神像祭拜,是为了在充满不确定的世界里,在各自多灾多难的生活中,寻求一点希望和抚慰。

床神、厕神、喜神、刘海……中国民间都拜的神有多复杂(大圣娘娘屈死祭拜保佑)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我们虽然对民间众神了解不多,却在前不久发现了一套十分有趣的书——“中国民间崇拜文化丛书”,并抓紧时间读了其中《民间百神》这一本。
作者徐彻是晚清史学家,他用详尽的考证梳理和生动的文字,在书中展开了一个丰富多元的神仙世界。
从炎黄女娲、太上老君,到“术业有专攻”的助产神、床神、厕神……足足一百位。

今天的内容,是新京报编辑从书中找到的一些不那么“声名显赫”,但又与人们的生活有种种亲密关联的神仙——

喜神

喜神,到底是什么神?

喜神又称吉神。
严格地说,喜神是个抽象神,而不是具体神;是个概念神,而不是血肉神。
但是喜神有一个特点,就是具有定向性,具有方位性。
到后来,喜神也有了自己的形象,有了具体的神名。

开始,民间祭祀喜神都是抽象的没有具体喜神形象。
农历春节和婚庆典礼是喜神出镜率最高的日子。
春节大年初一迎喜神的习俗,流传至今。
春节祭祖趋吉避凶喜神是远古祖先崇拜的余韵。
祈求祖先阴灵护佑,降福于己,自然要把祖先看作“喜神”了。
长江流域各地,元旦拜神敬祖后,视历书今年喜神的方位,点燃灯笼,烧起火把,鸣响爆竹,开门出行,面对吉方跪拜,称为“出大方”或“出行”,以迎喜神。
四川人称之为“出行”,上海人称为“兜喜神方”。
人人朝着吉方走,走到一座香火旺盛的庙上,燃起香烛,礼拜菩萨。
祈求神明保佑自己,一年吉祥。

婚庆典礼膜拜喜神,很有讲究。
新娘的坐卧立行,都要面对喜神。
入屋后,新娘要根据阴阳先生所指示的喜神方位,面向神或坐或立。
只有这样,新娘的一生才能喜事连绵不断。
但这喜神的方位是变幻无定的,每天每时都不相同。
某天某时的喜神在什么方位上,只有请阴阳家指示才能知道。

据《破除迷信全书》卷十引清乾隆皇帝指示编撰的《协纪辨方书》云:

“喜神于甲己日居艮(gèn)方,是在寅时(3–5时);乙庚日则居乾(代表天)方,是在戌时(19–21 时);丙辛日居坤(代表地)方,是在申时(15–17时);丁壬日居离(代表火)方,是在午时(11–13时);戊癸日居巽(代表风)方,是在辰时(7–9时)。

▲市面上常见的老黄历上,往往有“喜神方位”这一项内容。
图片来自网络。

推定喜神所在的方位以后,新娘子上了轿,轿口必须对准该方向,稍事停留,叫做迎喜神,然后才能出发。
当然,这些都是迷信。

随着时间的推移,喜神也找到了自己的形象。
最初的喜神是借用天官赐福的形象,没有什么创造。
后来,和合二仙也成了喜神。
旧时民间举行婚礼时,常挂和合像,取“和谐好合”之意,以图吉祥喜庆。

刘海

啊……原来他叫刘海。

刘海是中国民间喜闻乐见的欢乐神。
他在民间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可以说是一个神仙明星。
戏曲有《刘海戏蟾》《刘海砍樵》;年画有《刘海戏金钱》《 刘海戏金蟾》。
这些信息的广泛传播,使得刘海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那么,刘海到底是何许人呢?

▲刘海戏金蟾年画。

这得先从一个传奇故事说起,这是一个清代的笔记小说里谈到的。
苏州有一个大商人贝宏文,家赀富有,乐善好施。
康熙年间,有一男子,自称阿保,登门自荐当佣人。
贝宏文见他无依无靠,就爽快地答应了。
阿保很勤快,只干活,不收工钱。
有时一连几天不吃饭也不饿,贝家感到很奇怪。
更让人感到奇怪的是,他的手很有功夫,他刷洗尿壶时,竟然能将其外翻洗刷,刷完后还可以再翻回来。
陶瓷在他的手里,如同羊肚子一样柔软。
还有奇怪的事。
元宵节时,阿保抱着小主人去逛灯会,半夜未归,家里人很着急。
直到三更才回来,主人责怪他,他说:“这儿的灯不热闹,我带小主人去了一趟福建省城,那里的灯才好看呢。
主人何必着急呀!
”主人吓了一跳,但又细想,这是瞎说,省城这么远,他怎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去个来回呢?不料,小主人从怀里掏出一把鲜荔枝,让父母品尝。
贝家人才恍然大悟,阿保是个奇人。

阿保还有更加让人奇怪的事。
有一天,阿保从水井里钓上一只三足大蟾蜍,并用数尺彩绳扎好,扛在肩上,兴奋地对人说:“这个家伙一旦逃走,谁也别想得到它。
我不费事就得到它了!
”蟾蜍而三足,十分罕见。
这个消息不胫而走,都认为神仙海蟾子来到了贝家。
人们争抢着到贝家一睹海蟾子的风采,拥挤得走不动了。
此时,人们惊异地看见,肩扛蟾蜍的阿保从庭院里,冉冉升空而去。

这个阿保,就是神仙刘海的化身。
其实,刘海不是他的真名。
据明王士祯著《列仙全传》记载,刘海,原名刘海蟾。
刘海蟾,名刘玄英,号海蟾子,初名操,一说名哲。
五代时燕山(今属北京)人。
辽朝进士。
燕主刘守光的宰相。
好黄老之学。

某日,刘操遇到了一件奇事。
忽然一个道士贸然来访,自称正阳子,刘操热情接待。
道士落座后,让刘操拿出十个鸡蛋和十文铜钱。
然后,先将一文铜钱置放到桌子上,再把一个鸡蛋平稳地放到铜钱上。
以此类推,一文铜钱,一个鸡蛋,逐渐地累叠成一个类似宝塔的形状。
颤颤巍巍,危如累卵。
刘操见状,大惊道:“太危险了!
”道人趁机说:“人身居荣禄之场,足踏忧患之地,其遭遇的危险比这个大多了!
”听到这句饱含人生哲理的话语,刘操震惊了。
他大震撼,大醒悟。
从此,遁迹于终南山,在山中潜心修炼。
终于炼出了道教仙丹,服用后,尸体化解。
有一股白色气体,从脑门喷出,幻化成了一只白鹤,翩翩飞上了天堂。
这是关于刘操出家的一个版本。

其实,还有刘操出家的一个真实的版本。
后梁太祖朱温于开平三年(909)封刘守光为燕王。
过了两年,后梁末帝乾化二年(912)刘守光僭称燕帝。
刘操极力劝谏,刘守光不听,刘操托疾挂印离去。
并改名刘玄英,取道号海蟾子。
从此,游历名山,遍访道友。
后巧遇吕纯阳,受其真传,得其仙道,并遁迹于终南山、华山之间。
道教全真道奉其为北五祖之一。
全真道尊奉王玄甫、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为四大祖师。
加上全真道的创始人王重阳,合称北五祖。
元时,刘海蟾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元太祖忽必烈封其为明悟弘道真君。
至元武宗时,刘海蟾被加封为帝君。

至于刘海戏金蟾的说法,是刘海蟾一名的析离和讹传。
据清褚人获著《坚瓠五集》记载,刘海蟾十六岁中进士,五十岁当宰相。
得道出家后,他应该是一个白发老者。
但是,流行的刘海图像,却是一个翩翩少年。
刘海的形象,是笑逐颜开的,是乐观向上的。
这是一个给人带来欢乐的喜庆神。

穷神

“晦日送穷神”,听这个名字,就应该送走?

所谓穷神,是指旧时北京杠房伙计供奉之神,是穷人的保护神。
一说是高阳氏子瘦约;一说是姜子牙夫人叶氏。

高阳氏就是五帝之颛顼,瘦约是其子。
瘦约虽生于帝王之家,但生来喜欢穿破衣烂裤,吃剩饭稀粥,所以人称“穷子”。
他死于正月晦日,故有晦日送穷子之说。
穷子后来演变为穷神,人们就在晦日送穷神了。
晦日,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日。
不过,送穷神的日子并非局限于晦日。
如今,有些地方在正月初六或正月二十九等日送穷神。

另一位传说中的穷神是姜子牙夫人叶氏。
姜子牙在封神时,封叶氏为穷神,命令她有福的地方不能去。
从那以后,人们在过年时便纷纷在家中贴福字,穷神就不敢来了。

穷神是穷人的保护神,自然得到社会底层人们的信仰。
杠房是丧事仪仗店,是出租丧葬用具和代办丧葬事宜的店铺。
杠房伙计,就是出殡时抬棺椁的杠夫。
杠夫生活在旧社会的底层,处于极贫状态。
他们过着乞丐似的日子,穿着漏洞的衣裳,戴着破口的毡帽。
无事时,挤在街道旁等活干;有事时,风里来,雨里去,十分辛苦劳累。
他们希冀神仙的庇佑,因此供奉穷神。

穷神庙里的穷神,头戴破毡帽,身穿破衣裳,手拎破酒壶,一副看破红尘、自得其乐的模样,很像杠夫的自画像。

泗州大圣

是的,还可以求婚恋。

泗州大圣又叫泗州佛。
泗州民间有许多关于泗州大圣的离奇传说,有的说他是观音菩萨的化身,十分灵验,求财得财,求子得子。
又说,当年泗州屡闹水患,泗州大圣施用功法,并建造灵瑞寺,降伏了妖魔水母,使得泗州永绝水患。
因而,人们多年来从没有忘记他。

▲重庆市大足区大足石刻之泗州大圣像。

其实,泗州大圣还是婚恋受挫者的保护神。
这里流传着一个故事。
话说有一条洛阳江,流经福建的惠安和晋江两县的交界处。
江水湍急,过往不便。
相传宋朝时,大书法家蔡襄的母亲怀他时,有一次渡江,因江上无桥,只得船渡。
江水翻滚,小船颠簸,蔡襄之母吃尽了苦头。
登岸后,她便自言自语:“我儿诞生后,若能担任一官半职,千万别忘了在这里造一座桥,便利行人。
”这话让未降生的胎儿蔡襄听得真切。
后来蔡襄果然当上了泉州太守,他不负母望,来洛阳江上造桥。

不料,造桥遇到了困难,因江水过猛,用于打桥基的大条石都被江水冲跑了。
太守蔡襄陷入了困境。
忽然一天,洛阳江上远处漂来一只小船,船后端坐着一个划船的白须老翁,船前站着一位妙龄女郎。
虽然江水怒吼,水流急迫,但小船却稳稳地停在了江心。
只见老翁向岸上围观的人们大声喊道:“吾女待字闺中,今特来此。
有能将银子铜钱投到吾女头上者,吾即将吾女许配于他,绝不食言。
”竟有这等好事?于是,许多年轻人都跑到岸边来投钱,但没有一个投中的。
银子铜钱纷纷掉落在滚滚洪涛之中,落入了江底。

原来,这父女并非常人。
老翁是土地爷幻化,女郎是观世音变成。
他们清晨来到,傍晚划走。
日复一日,几个月过去了,落在江心的银子铜钱铺了厚厚的一层,成了河桥的奠基石。
但是,人们久投不中,不得要领。
恰在此时,有一个聪明的泗州漂亮小伙,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他暗自思忖,如果手握一把散碎银两,作扇形状投将过去,也许能够成功。
他就按照此法,将大把散碎银两作扇形状投了过去,还真灵验,其中果然有一块轻轻地击中了女郎的头部。
大家为他的成功齐声欢呼。
殊不知,这是观世音感到桥基已经奠成,而且她也相中了投钱的小伙,就暗使法力,将一小块银两放到了自己的头上。

老翁不食前言,让小伙子到凉亭去见面。
但令小伙子没有想到的是,他往凳子上一坐,就永远地站不起来了。
原来他的灵魂被观世音度化到西天成佛去了。
而他的肉身如泥塑般僵坐在了亭中,变成了民间顶礼膜拜的泗州大圣。
但是,在世俗人的眼中,泗州大圣的婚姻是不幸的,他在人间并没有得到爱情,是婚姻受挫。
为此,泗州大圣就成了人间婚姻爱情受挫者礼拜的对象。

▲泗州大圣。

这个富有人情味的故事,得到了民间的认同。
于是,在惠安、晋江一带,老百姓修造了许多供奉泗州大圣的凉亭。
恋爱中的情侣、婚变中的夫妇,就常到凉亭中来,在他们信奉的泗州大圣的脑后,挖上一点泥巴,以求泗州大圣的保佑。

床神

床神,分公母。

床神是中国民间礼拜的吉祥神。
床神最初也是个概念神,不是形象神。
人们礼拜的是他自己心中的抽象概念,而不是客观的具体形象。
由于人们一生在床上待得时间很长,男女之欢,养儿育女,全离不开床,所以对床就产生了一种敬畏的心理。

床神有床公床母之分。
据说,床公喜茶,床母好酒。
祭祀时,要分别对待。
民间祭祀床神,大体有三个目的:一是保佑小孩平安;二是保佑全家安寝;三是保佑夫妻和美。

先说保佑小孩平安。
妇女生孩子,小孩出麻疹,都要祭拜床神。
小孩生下第三天,用糕点祭拜床神, 叫“洗三”。
七夕也是女儿节。
从前的传说中,树有树神,床有床神。
床神是儿童的保护神。
通常有小孩的家庭,在孩子十六岁以前都要拜床母。
尤其是女孩子在七夕的时候,要拜床母。
这样就会有一双巧手,会做许多巧事。

▲床神贴纸。

次说保佑全家安寝。
民间有供奉茶酒于卧室的习俗,以祈求床神保佑终年安寝。
祭拜床神大多在年底,也有在阴历每月初一、十五祭拜的。
平时的祭拜,床神要求不高,不用大鱼大肉,瓜果糕点亦可,甚至在一个碗里插上一炷香也行。
看来,床神是好说话的。

三说保佑夫妻和美。
旧时,新人入洞房时,都要祭拜床神。
祭拜时,也有一套仪式。
目的是祈求床神保佑夫妻和美,子孙满堂,族属兴旺。
祭拜床神之俗,南方比北方盛行,至近代已逐渐衰微。

床公床母一般没有塑像和画像。
后来,出现了一种纸质的床神,如剪纸模样,一男一女,构图简单,剪裁方便,好像就是人们私下剪裁的。
将这种纸质床神贴在床上,就可以保佑平安了。

厕神

厕……也有神。

厕神是跟厕所有关的神明,是供人们占卜休咎之神。

有意思的是,厕神皆为女性形象。
细分起来,厕神大体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屈死鬼,如紫姑,有人说她是唐朝屈死的何媚,有人说她是汉朝屈死的戚姑;一类是英雄女,如武力广大无边的三霄娘娘。

▲厕神像。

先说屈死鬼厕神。
这个厕神是唐朝山东莱阳人,名何媚,字丽卿。
武则天称帝期间,何媚命苦,其夫叫山西寿阳刺史贪官李景给害死了。
何媚被李景霸占为小妾。
李景的大老婆见何媚年轻美貌,十分妒忌,时时想要害死她。
于是,在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之夜,趁何媚入厕之时,大妇将何媚害死在厕中。
何媚屈死,冤魂不散,在厕中游荡。
李景每每入厕,都会隐隐听到啼哭声和刀兵声,令刺史十分恐惧。
此事传到了武则天的耳朵里,武则天很是惊异。
她查明了事情的原委,对屈死的何媚非常同情,当即下旨,晋封何媚为厕神。
就这样,何媚当上了厕神,叫紫姑。
也算给何媚一个说法了。

屈死鬼紫姑还有一个说法。
有人认为紫姑不是唐朝的何媚,而是汉朝的戚姑。
戚姑是汉高祖刘邦的妃子,后遭到吕后的陷害,施以酷刑,砍掉了四肢,成为“人彘”,死在厕所里。
戚姑的惨死得到后人的同情。
因此,人们就说紫姑神的原型是汉高祖的妃子戚姑了。

以上说的是屈死鬼厕神的类型。

次说英雄女厕神。
英雄女厕神是指三霄娘娘,即云霄、琼霄和碧霄三位仙姑。
她们是《封神演义》里的三仙岛的三位女侠的艺术形象。
她们的兄长是著名的武财神赵公明。
赵公明帮助商王打周王,不幸战死。
三霄娘娘为其兄报仇,也投入了残酷的厮杀。
她们个个武艺高强,功夫超人。
最要命的是她们握有两件稀世法宝,一件是金蛟剪,一件是混元金斗。
这两件法宝将她们的敌人都打败了。
所有的神仙在这两件法宝面前,都丧失了法力,一概被擒。
到最后,惊动了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
这两位元老亲自出马,才轻而易举地要了三霄娘娘的命。

最后,姜子牙奉元始天尊之命封神时,三霄娘娘被封为感应随世仙姑正神。
具体内容如下:“今特敕封尔三姑执掌混元金斗,专管先后之天,凡一应仙凡人圣天子诸侯贵贱贤愚,落地先从金斗转劫,不得越此,为之位。

《封神演义》作者许仲琳借此发挥道:“云霄娘娘、琼霄娘娘、碧霄娘娘,以上三姑正是坑三姑娘之神。
混元金斗即人间之净桶,凡人之生育,俱从此化生也。
”这就是说,三霄娘娘就是坑三姑娘,坑是指北方的茅坑、粪坑。
并进一步说明,混元金斗不过是人们经常使用的净桶罢了。
总之,英雄的三霄娘娘就是厕神。
四川峨眉山曾有一座著名的三霄娘娘庙。
三霄娘娘的塑像是娘娘模样,三人合祀,神态庄严,表情稳重。

这才讲了几个故事,《民间百神》书中的神仙还有九十多位来不及介绍,且挑目录中的一些念叨一下吧:

文章之神魁星、文昌帝君文昌星、文财神比干、武财神赵公明、中国爱神和合神、生育神月光菩萨、助产神顺天圣母、保生大帝名医吴夲、儿童护法神鬼子母、赤松子黄大仙、喜庆欢乐神八仙、门神神荼郁垒、灶神、井神、匠神、酒神、蚕神、狱神、娼妓神……

不知道你的家乡都有哪些拜神传统呢?不妨留言聊一聊?

文/徐彻 整合 小盐 编辑 西西 校对 李立军 (本文内容整合自《民间百神》,由上海三联书店授权使用)

值班编辑 花木南 吾彦祖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