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依旧,戏台沧桑(永嘉戏台祠堂沧桑依旧)

永嘉县南城街道 麻山村 ,村口有一座老式祠堂。
祠堂建在山坡地上,从坡地挖出一块平地,东面高地为进村道路,南面斜坡为水泥道路,转到西面的祠堂口。
祠堂窝在山坡中,三面为石坎所围。

与大多数老祠堂结构一样,四合院,建筑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坐东朝西,由前厅、戏台、两厢和正厅组成,主体平面呈“囙”字形。
四周为石砌的墙,屋面全用小青瓦铺盖。

这是祠堂东南、南、西南、西、北、东北视向图

祠堂依旧,戏台沧桑(永嘉戏台祠堂沧桑依旧)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祠堂平面示意图。
黑粗线为墙面或檐口线,红线为屋脊线。

祠堂正门位于祠堂西侧,外墙两端有外突的短墙,高约2米,厚宽均半米,形成对墙角的护卫,可能是为了防止山坡和屋面汇流的雨水直接冲刷门外地面,也可能是“风水”的需要。

石砌外墙用石灰粉糊,石灰白墙上留有标语“用电要申请安装 维修找电工”,“安全用电利国利民”,标语显然是麻山村搬迁之前留下的。

前厅屋脊无装饰,但屋脊左右两侧山墙上方各有一个前后向的小突起,好像是没有窗户的小老虎窗。
这不像是装饰物,很像是某种驱邪物。

正面开门三座,大小相同。
中间正门上方有泥塑匾额“胡氏宗祠”,门两侧有泥塑对联“安定延世泽”、“麻山奠宗基”。

三座门上均绘有门神,门神采用工笔画,画工精细,反映了永嘉县民间画匠的高超技艺。
不竟使我联想到永嘉知名海派画家林曦明,林大师也是永嘉画匠出身。

正门门神局部

左门门神局部

右门门神局部

不知是年代久远,还是颜料质量较差,颜色已经退色,但神气尚在。
从门神的风格和颜色退色的程度,怀疑三扇门的门神是由不同的工匠司所画。

两扇正门中央上方分别写有“麻山二房胡三多画”及“乙亥冬月吉立”;左(南侧)边门中央上方分别写有“麻山胡氏大房画”及“乙亥冬月吉立”;右(北侧)边门每扇门左上方分别写有“麻山胡氏三房画”及“乙亥冬月吉立”。

乙亥年为1995年,说明该门神画于1995年,至今已有20余年,用现代的颜料,长时间太阳西晒,该到退颜色的时候了。

进得中门,即是上戏台的台阶,台阶砖砌,戏台后台为砖砌土台,边沿有条石加固。
中间有砖砌屏风,该屏风原应该为木屏风,可能是因为损坏后重新加固的,如同后台的一根柱子一样,木柱换成了水泥柱。
前厅用木板墙隔成三间,三座大门正对三间房间,中门经前厅到戏台,两侧门经前厅侧间到庭院。
当中一间与两侧间有门相通。

像大多数戏台一样,戏班子来演出,会在台后的板壁或大门背后写上剧团和戏名,作为剧团广告。

板壁上用粉笔写了如下内容:

“戏目

寻儿记 铁灵关 楚王夺妻 金娥冤 珍珠塔 回龙阁上下 新虹霓关 蝴蝶缘 百寿图 珍娘泪

缙云永安剧团

新虹霓关 回龙阁上下 珍珠塔 白鹤图 楚宫冤 铁灵关”

在侧门背上留下了涂鸦。

“新建镇 缙云县剧团

日难过日难过日日难过日日过

路难走路难走路路难走路路走”

下画一个愤怒的老爷

从戏台中央可看到宗祠内院全景。

一眼望去,祠堂正房纯木建筑,外墙石砌,面宽5间进深九檩,外加左右披势各一间。

但细看下来,发现此正房不太规范。
屋脊上无任何装饰,但屋脊分三段,中间高,两边屋脊略低,形似分正房与左右耳房配置,反映了某种等级观念,也反映了村民习惯和喜好。
下方的房间实际左右通透,两山墙间总计6间,中间高屋脊四间,两侧低屋脊各一间,左(南)侧一间与厢房连成一体,南侧披势与厢房南屋面形成整体,使正房左侧形成歇山顶结构。
而右侧(北)为悬山顶结构。

从庭院看,正对庭院共五间,中间明间开间最大,旁边两次间较小,再旁边两梢间又要大一些,似乎五间本应同宽,只是中间一间多占了旁边两次间的宽度。
最左侧两梢间宽度基本相同。

实在不明白,为何采用如此不对称的结构。
怀疑该宗祠是分几个阶段完成的。

明间和次间最内一跨与前部有栅栏隔断。
隔断上方挂有简易匾额“承祺祖德”。

明间内跨后部筑有祭坛。
祭坛上供奉着三位祖宗像。
其画风与门神的画风一致,应该为同时期画匠司绘制的工笔画。

在同期维护的工程还有各主要梁、檩、柱、顶板重新用红漆进行油漆。
并在明间和次间的柱上写上对联。

对联黄底黑字。
明间的檐柱、金柱和内金柱,次间有檐柱、金柱和中柱上总计六副对联。

明间对联:

檐柱. 祖德振千秋大业 宗功启百代文明

金柱. 半世勤劳留与儿孙作表率 毕生忠孝赢得闾閻树楷模

内金柱. 祠宇重新理学流芳新气象 宗支仍旧安定泽衍旧家风

次间对联:

檐柱. 源出安定流芳远 派衍麻山世泽长

金柱. 木本水源创业敢忘先世德 春尝秋祀贻谋惟願后人贤

中柱. 春祀秋尝遵万古圣贤礼乐 左昭右穆序一家世代源流

“源出安定流芳远”,麻山胡氏自认来自“安定”。
但是捧“胡公满”为老祖宗,以甘肃安定为郡望,这是永嘉胡姓族人的习惯说法。

据资料显示:

胡姓有九源:即一出于黄帝臣胡曹之后;二出于颛顼之裔祝融八姓的董姓参胡之后;三出于舜之裔归姓胡国之后;四出于夔国归姓的一支封于胡国之后;五出于姬姓周文王裔胡子国之后;六出于妫姓舜之裔陈胡公满之后;七出于鲜卑族北魏的分支纥骨氏改胡氏之后;八出于铁勒(敕勒)族胡氏之后;九出于黄氏所改胡氏之后。
其中一、二、三、四无传,七、八、九无闻,姬姓胡氏尚有后,但人数少;唯有陈胡满公之后的胡氏繁衍,人才显赫。
由于汉代胡建任安定郡太守,居临泾(今甘肃镇原县),其同族人才辈出而显赫,胡质、胡威父子为国镇守边关,均卒于安定,子孙留居安定,胡姓堂名即有安定堂。
郡望安定郡亦源此。
众多胡氏以“安定郡”为郡望。

据我猜测,麻山胡氏最后一次迁徙,应该在清末来自中塘。
清末中塘无战事,人口繁衍迅速,无地农民纷纷从中塘谷地迁往周围的山林开荒谋生,在麻山瓦屋、大了降凹头、中联、金平、中央山、霞岙等高山地区繁衍生息,成为新的胡氏族群聚居地。

胡姓是大姓。
在汉族中,胡姓人口数量全国排名第13位,温州排名第14位,永嘉县排名约为第七位(来自不同时期人口普查数据,与实际可能有出入)。

永嘉县胡姓主要分布在南城街道的前一、前二、前三、中联、麻山、大了降、金平、栗一;以及茗岙乡、岩头五尺、内胡、沙头渠口、巽宅下嵊、北城朱岙、乌牛马岙、桥下西溪、中央山、霞岙等地。

由于麻山胡氏族人数量不多,再加山区比较贫困,建造宗祠不易,因此,从正房结构看,比较简朴,无论是柱、梁、檩,木材规格均较小。

为了扩大明间的空间,明间无中柱,采用五架梁,上承三架梁。
因此,明间的柱较次间的粗一些,梢间的柱子最细。
柱础朴实,个别甚至采用普通仅经粗加工的石块。
为了防止屋架倾斜,右梢间还加了不少斜撑。

梁架少有装饰,仅在明间和次间的檐檩和金檩间有八字型的木板顶棚。

明间檐柱柱头有牛腿,以及刻成三层箭头状加长形作为装饰的雀替,这种形式在永嘉清末民初的小型庙宇祠堂中经常可以看到。

装饰十分简单,但透出了一丝久远的气息。

与大多数老祠堂一样,房梁屋架搁板长凳上放置了不少老人家为自己准备的归宿之物。
因不堪重负,在房梁屋架下增加了不少立木。

两侧厢房与耳房间有砖墙隔断。
厢房三间,进深七檩,采用简单的三角屋架,前侧立住,后侧架墙,这是上世纪常用的建房方式。

南厢房无隔断直通正房。

北厢房被隔成大小两间,大间用木板围起有门窗。
小间还保留有尚未完全拆除的灶台,灶台后石墙曾经用白灰刷过,墙上开有窗户,窗户上方及左右还残留有标语。
显然,这里曾经作过村办公场所。
标语下端为灶台砌盖,炉膛内无烧火的痕迹,墙也未熏黑,看来灶台未经使用即被遗弃了。

经对照片仔细释读,标语内容为:

上方: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万岁

右侧:发展经济

左侧:保障供给

这些标语具有鲜明时代特征。

“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原是1942年末解放区的财政经济遇到了极大困难时,中共中央提出的总方针,对提高解放区的经济起到重要的作用。
以后,但凡国家经济出现困难时,多会重提此口号。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提过,许多粮票、油票上就印有此口号;六、七十年代活跃在农村的供销社,大门口或店内往往有此标语;文革后期,经济停滞不前,又提出此口号,1978年6月20日发行的J28全国财贸学大庆学大寨会议邮票第2枚,就为毛题词“发展经济,保障供给”。

“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万岁”这口号,应该是文革口号,是1976年毛主席逝世前的口号。

由此可知,厢房的建造应该在1976年以前。

庭院中有戏台。
戏台面积约占庭院面积四分之一。

戏台为单檐歇山顶四方台,古朴风范。
屋顶由四根圆木柱托起(一根已更换成砖柱),衔接二层四圈檐梁,上面四角挑檐,略有翘角,前端檐口成弧形,两恻檐口平直。
木结构小灰瓦阴阳铺盖九脊顶,四坡落水,后坡与前厅的前坡连成整体。
戏台占地面积30平方公尺,檐口高约3公尺,坐西朝东,背接前厅,三面开敞。

戏台台面高约1公尺,由木版铺就,具有特色的是,戏台内右侧宽出一长条,外侧增加两立柱,立柱间设置美人靠,其上增加披势防雨。
这种专为乐司特制的设施实属少见。

戏台对联共两幅,前台为“八音齐奏一二刻演出三光五计,十人为旅六七步踏遍四海九洲。
”,后台对联更有意思,上联为“看不懂莫嘈请问前头高见者”,可惜左侧柱子已损坏,下联已无法知晓,直到查了万能的“百度”,才知道下联是“站得住便罢须留余地后来人”。

戏台有平顶藻井。
设置十六块画板,画有各种戏剧人物,四周圈画有花鸟鱼虫诗卷。
由于年代久远,画面腿色严重。

在四圈图画中可看到一首诗的残部。
这是一首劝人勤奋的诗。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万事成蹉跎”

还看到了一个石榴上题的字,终于让我确信这些藻井与门神是同一时期的作品,都是1995年画匠司的作品。

石榴上题的字是这样的:“胡陈梅乐助人民币壹佰”。

温州旅游服务平台

【点击下面标题见美宿】

【1】楠溪江八大美宿|宿于山水间,若住画卷里

【2】楠溪美墅:藏在风景中的楠溪美墅

【3】楠溪江:1958·丰忆一座开门见景的半山隐庐

【4】雁荡山:依山傍水而居的能仁书院

【5】雁荡山:静凡居精品民宿

【6】雁荡山:南亚小栈,感受那浓浓的东南亚风情

【7】瓯海泽雅:泽雅外水良艺境等你

【8】鹿城七都:大隐民宿

【9】大罗山:乐栖山居

【10】洞头:面朝大海,我在海景一号等你

【11】洞头:【岩海山居】这里有诗一样的秘密花园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