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1转行到2014考过一建给我带来50万收益及经验分享

还没离开上家公司前,项目后期较清闲,我就一直在想以后自己做什么,感觉精力跟不上了,头发也白的较快,所以我打那时起就决定不再干IT了。
后来想到自己的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有很多知识都和计算机相关,要是干工程的话,搞弱电似乎要好转变一下,并且可以考一建。
下定决心后,2011年过完年就毅然离开了公司,躲在家里看书。

因2011是我第一次考一建,开始看的书,当时还花8000块钱报了一个培训班(4门课)。
时间对我来说确实太短,有时课上老师讲到的内容,好多我都还没看,感觉听起来晕乎乎的,记得管理课上老师讲到进度计划那一章节时,老师说什么,有些同学就回答\"LS,FS,FF\",我都不明白是啥意思。
当时看的最多的,就是经济和实务(机电)了,就这样晕乎乎看了2个多月的书,上了考场。
考完后大脑一片空白,也

在我租的屋子了待了两三天,突然有一天收到电话,说我可以来入职了,觉得挺惊讶的,我这些时候就面试了这么一家公司,没想到居然还让我去了,这命中率也忒高了。
考虑到刚考完试没多久,眼下也确实没啥好干的,闲着也是闲着,于是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到了公司。

公司是干弱电的,是民航机场弱电,刚开始一段时间,在成都双流机场的现场办公室里实习。
老同事带着我们这些新人到航站楼里、机坪及围界上转,查找、排除各种系统问题。
约莫过了1个月(12月的圣诞节前几天),我被派往到绵阳的一个新项目上,一座19层办公楼的弱电项目,工程造价3000万多一点。
后来得知,公司很少干这些,因为主打业务是民航弱电,只因上层关系原因,是给甲方的某位领导帮忙参与投标,结果还中了,这就开启了我正式参与弱电工程管理的历程。

从2011转行到2014考过一建给我带来50万收益及经验分享 范文模稿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过了一段时间,大约是2012年的1月,一建出成绩了,查询后发现结果惨不忍睹,成绩如下:

经济:64

法规:76

管理:77

实务:73

就过了一科经济,郁闷了几天。
之后就没多想,投入到了工作当中。

逐渐地,项目进展到了2013年的5月底,期间公司给调了2次工资,3500—》4000—》4500,心里一直还有一个念头,就是考一建,而这时项目持续了近半年,也到了比较忙碌的阶段,每天都是给监理、甲方发文,协调施工上的一些事情,有时还得统计材料、设备数量,提采购计划等一堆杂事。
但是再忙也得考试,于是就从6月1号起正式看书了。
由于时间较紧,加上前1年的考试经历,我毅然决定了只看实务,公共课暂时抛一边。
关于培训班,当初给的承诺是考不过,来年可以继续免费听课或退费,但由于感觉公共课(法规、管理没过)只要自己认真看书,加上从网上下载的一些视频,考过是没问题的,没必要去听课(从绵阳到成都去听课,还浪费路上的时间呢),于是就选择这2科退费,只保留了1科实务继续听课。
白天在项目上呢,都是忙项目的事情,待6点多回到住处吃了饭后,就开始狂看实务。
我的做法就是书和视频同步进行,认真啃,再加上培训班上老师划定的重点,有目标的去背诵、记忆。
其实对于我这个人来说,背书是最让我讨厌的了,想高考时考了537分,都是理科偏好,文科偏差,语文才87,英语98,数学113,理综239。
但是想着自己既已转行,为了能在这个新行业长足地发展下去,也为了今后的生活更好一些,硬着头皮上了。
期间,对于一些难以背诵的地方,自己还编了好多口诀,以便简化记忆,要知道机电工程是所有实务书里最厚的一本。

就这样,时间来到了9月初,培训班的老师也开始给大家划进一步缩小范围的重点了,加上公司的一个妹子(就是之前来面试时给我们开门的那个,别小看人家,可是过了一建机电的)给提供了一些资料,和QQ群里分享的一些资料,3套资料齐下,一个劲的狠啃。
其实从我6月1号起开始看书,基本上每天都是1点后才睡觉,基本上保证每天都4到5个小时,视频呢,也是大家论坛里的同仁分享的,在此,真的要感谢这些无私奉献的同道。

终于,又到了上战场的时候了。
考前一天,在考场附近找了家小旅馆住下了。
说实在的,这段时间努力,真的耗费了很多精力,每天都一两点才睡,第二天8点得起床,和项目经理一起去项目现场忙,真的是不想再看了,只想好好的睡一觉,第二天上考场。
但又转念一想,都到了这个结果眼上了,要是因为贪一时之快,考不过就瞎眼了。
于是决定通宵,为了避免第二天起不了床耽误考试,我给家里打了个电话,说:\"妈,我明天考试,今天晚上打算通宵,明天上午10点,你无论如何也要给我打个电话,把我叫醒(说明,因为14年过了经济,15年就考法规、管理、实务3科)\"。
于是就开始看书,也不知道我啥时候实在支撑不住睡着的,第2天家里给我打电话时,反正我发现自己是扒在书上的。
醒了后,我就想,今天要考法规,因为之前就看实务了,法规和管理一点都没看,要是能突击一下,过一门公共课,就为明年减少不少压力了,要是能过2门公共课就更好了。
于是10点起床,把之前提前从网上下载好的法规音频(2小时长的时间)听了一遍,当听到自己最容易做错题的地方,就留了一个神,记忆了一下。
就这么着,12点了,想了一下,不能再继续了,得去吃个饭,才有力气走路、考试。
于是就出去吃饭,带着法规的书到了考场边上……细节实在是写不下去了,太心酸。

考完后,就回到了绵阳项目上。
这次考试的感觉,公共课我不敢说,但是实务我是真的很有感觉,基本上案例有70%都背到了,但选择题不怎么乐观。
后来在网上对了一下答案,结论是:

选择题:26分(说实在的,真够低的);

案例:75~80分。

终于到了项目验收了,还好,一切都通过,总算可以送一口气了。
这时,也到了一建出成绩的时候,那时其实还是有点忙,因为系统不稳定,老是或多或少都有些问题,比如摄像机的码流上不来啊之类的,自己经常在航站楼里忙着调试、找原因。
因之前家里给我说了个对象(我已经34.5岁了),打算春节回家见面的,于是在微信上聊。
到了出成绩的那天,我还在航站楼里调试呢,我就在微信上让她帮我查成绩,结果如下:

法规:88

管理:67

实务(机电工程):106

顿时心里那叫一个舒坦,仿佛所有的疲劳都瞬间挥之而去。
后来想了想,2013年我就看了实务,法规都是考前2小时听了一遍音频,居然还过了,确实让人欣喜。
实务嘛,我估算的选择题得26分,那么看来案例是得了80分的,不错不错。
因2014年的经济成绩作废,因此2014年我要考经济和管理。

2014年3月10号,我就来到了这个新项目上,开始了自己独自掌管一个项目的历程。
这个项目是新修的一个航站楼,我们的合同是航站楼里的弱电系统,合同造价1960多万。
细致的就不多说了,就说一下,很多事情都要自己去考虑、安排、协调、沟通。
期间也开始看书,备考一建。
说实在的,那也真是忙的很,因为1960多万的合同,公司就派了我一个人在管理,下面的就是施工队,都是要听我的安排来干活儿的,什么施工任务的安排、材料设备的采购、监理与各协作单位的沟通、甲方关系的维护、工程资料的编制、现场实施情况的检查、进度款的申请、图纸的熟悉、深化方案的沟通……都是我一个人完成,也只有每天抽晚上来看书,虽然只有经济、管理2科吧,但是感觉压力还是挺大的,因为要真是栽在了这2科上,那可真叫1个冤枉。
临近考试的前五六天,公司派了一个同事来现场暂时顶替我的工作,我就尽自己所能,给同事介绍了一下现场的情况,之后,我就飞回成都去了,然后在家里待了2天,期间见了一次那个妹子(这里要说一个情况,我来到这个项目后不久,妹子给我说,觉得我们不合适,还是算了),然后都是躲在家里看书。
到了临考前一天,到了成都,也是照常在考点附近找了个小旅馆住下,同样是加班加点通宵看书,同样是打电话让父母第2天一定要叫醒自己。
因为说实在的,在项目期间,2本书我就看完了一遍,都是回到家后,加上待在旅馆的时间,三四天的时间把两本书翻了第2遍,那叫一个心里没底。

2014年12月底的一天,出成绩了。
因之前看到论坛里有些同道在查成绩的时候,都是用书蒙着屏幕,一点点挪开看的,我也采取了同样的方法,用了2张A4纸。
慢慢往右挪,还没挪完,发现纸怎么能看到背面的内容,只是有点模糊罢了。
看了一个数字,以\"9\"开头,再仔细一看:93(这是管理的成绩),那叫心里舒服。
再看另外一门,以\"7\"开头,我瞬间把纸抽开:77(经济)。
妈呀,我过了,我真的过了。
这里我不得不佩服自己,书就细致看了一遍,加上匆忙地看了第2遍,真的过了。

事情到这里呢,该有个结尾了,在最后,我要说给我带来的经济效益:

取得一建之后,单位立即上涨了我的工资,我还记得整整翻了一倍,我但是真实高兴坏了,那个时候我还拿我的证书在另外一家单位担任顾问,又给我了1年10万的顾问费,是10万啊,朋友们,这几年我计算了一下一共差不多有50万多的收入是因为我考取了一建的证书,所以,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是永远不变的道理!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