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宁国发往上海的“能”量班车|长三角“拼车”(天成班车新能源小三企业)

保隆(安徽)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液压管件工厂副总经理兼精益工程部经理何心云正是第一批从上海总公司来到宁国的“拓荒人”。
如今,他已经在这里安家。

据了解,保隆集团的班车基本上每天都有,除周末及国家法定节假日,人数不定,少则2~3人,多则20~30人。
线路主要是上海松江公司总部与宁国园区往返,线路开设有10余年了,主要是技术、销售人员及客户两地往返。

宁国城市景观(元 常诚 摄)

从宁国发往上海的“能”量班车|长三角“拼车”(天成班车新能源小三企业)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大街上随处可见浙江车牌。
”与浙江接壤,这形成了宁国的区位禀赋,而经历过上海小三线工厂“洗礼”的宁国更将“融入沪苏浙”印刻在了城市发展的底色之中。

宁国市,地处皖东南,素有“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
曾经,凭借在燃油车零部件领域的深耕,这座小城在安徽县域经济版图上拥有重要一席。
今天,新能源汽车为它带来了发展新红利。

夏季,空调的冷气是许多人的“救命稻草”。
在距离即将通车的宁国高铁站不远处的天成电气新厂址里,三名来自外国的客商正在小家电产线上巡检。
当听到巡检通过时,企业负责人冯志学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天成电气(元 常诚 摄)

冯志学所在的天成电气脱胎于上个世纪的光电仪器厂,2018年以前,企业主要的销售产品还是电冰箱的电加热器。

当年,感受到这个细分领域在国内乃至国际上趋于饱和后,抱着尝试的心态,冯志学和他的天成电气将目光投向了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加热和空调加热。
如今,产品主要供应浙江、重庆、深圳等地的整车厂或供应商。

在冯志学看来,虽然汽车和冰箱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是结合自己对市场开拓的能力和对加热器产品的理解,可以闯一闯。

然而,实现从0到1的突破,进入主机厂的供应名单,这对于任何一个转型企业来说都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2019年左右,冯志学开始尝试对接重庆某车企。
当时该车企提出的要求是需要将冯志学提供的产品放到他们的整车上,在黑龙江漠河市极寒天气里进行实验,并根据其最终的实验结果,评估是否配套。

而这些开发费用,在行业的一般规则里都需要冯志学自己承担。
据冯志学估算,他已经前后贴补了近1亿元在新能源汽车电加热产品产线上。
如今,他还面临着适应车企节奏的新挑战,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高度内卷化、产品高速迭代的今天。

郭春才是冯志学的前辈,也是天成电气前身光电仪器厂的最后一任厂长。
1968年,郭春才进厂工作直至1986年担任厂长,这十数年,正是上海小三线在宁国的开端和结束。

据政协宁国市委员会出版的《宁国上海小三线》记载,1965年4月,上海决定在江西、安徽建设上海后方基地(小三线),宁国因地处皖南山区腹地,离上海比较近,有公路相通,是重点选址区域。
1965年起,上海市相继在皖南地区兴建了80个“小三线”单位,其中宁国境内设有15个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

光电仪器厂在1997年改制以前属于县乡镇企业管理局的下属企业(大集体企业)。
在通电前,只能使用小柴油机来带动仪表车床,工业生产几乎无法保证。
但随着小三线企业入驻,包括他们厂址门前的公路和供电都得到了改善。

郭春才担任厂长期间,许多业务便是通过上海《文汇报》上的一条条消息看来的。
那时郭春才的活动半径早已覆盖了现在的“长三角”。

从宁国出发,郭春才在一路颠簸中通过安徽境内的砂子路来到浙江湖州,经太湖南岸,再到黄浦江畔的上海,约6个小时的车程,不仅给包括郭春才在内的宁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宁国今天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燃起来火种。

多年后,已发展成为年销售额170亿元的跨国民营企业集团,并跻身全球非轮胎橡胶制品20强、中国汽车工业30强、全球汽车零部件100强的中鼎集团也在这里孕育而生。

德特威勒密封技术(安徽)有限公司(元 常诚 摄)

“由上海洋山港进口的原材料,经长江水运至芜湖,再经数小时陆路运输后到达宁国。
随着产线的轰鸣,原材料经过加工后制成的汽车零件或在本地进一步加工成为附加值更高的汽车部件,或直接送往位于长三角及周边区域的整车厂。
”这已是宁国德特威勒密封技术(安徽)有限公司正在发生的事情。

据不完全统计,在长三角经济产业链一体化方面,宁国橡胶零件加工主要原材料来自上海的生胶、炭黑、化工材料(进口代理商)、宝钢金属材料及来自于浙江宁波周边的模具材料和其他五金零件,在宁国形成产业链加工中间配套环节后,加工成混炼胶、橡胶模具、金属骨架材料供应给德特威勒、中鼎、保隆等橡胶零部件加工企业(包括德特威勒的混炼胶销售到无锡公司)。
零件加工完成后重新销售到上海、江苏、浙江等地主机厂和汽车厂,已基本形成了长三角一套互补产业链生态系统。

撰稿丨元常诚

编辑丨常诚

校对 | 胡威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