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争当义工!看蒲江这个村咋个热火朝天扮靓家园(村民争当义工扮靓家园)

提起藕塘村

你能想到什么?

在清凉的

村民争当义工!看蒲江这个村咋个热火朝天扮靓家园(村民争当义工扮靓家园)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乌木泥里插秧

在夏日里

观赏连天碧荷

在丰收时

畅享鱼米飘香

近日的藕塘村

又悄悄更新了模样

路边摆上了创意花坛

墙上装饰着手工艺术品

彩色鹅卵石点缀其间

墙上装饰着精美板画

一花一草 一物一景

皆由村民们合力打造

努力推进城乡环境提升

藕塘村的村民们

是当之无愧的“主角”

“水美乡村”

点燃村民希望

位于藕塘村5社的花涧藕塘核心区,是今年刚刚完成打造的网红旅游打卡地。
在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推出的2021年度网红打卡“奇点”评选中,花涧藕塘深受广大市民喜爱,入围了前十强!

2017年来,我县立足乡村振兴战略全局,以全面推行河长制为抓手,按照成都市水美乡村建设部署,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水美乡村为载体,实施生态河渠建设,融入乡村文化、生态景观,助力乡村振兴。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从前的烂泥塘变身鱼鳞戏水池

通过河道清理,过去杂草丛生的烂泥塘变身鱼鳞戏水池。
干净清爽的环境+抖音小***、微信朋友圈等新媒体快速传播,在清澈冰凉的鱼鳞池中戏水这一“简单的快乐”,捕获了游客的心,吸引成都市区、雅安、眉山等地的客人们慕名而来,带来了一波波旅游热潮。

▲人气满满的藕塘村

“从来没有这么多人来张坝(藕塘村小地名)”,村里的老人们谈起这样的景象时说。
今年6-8月的戏水旺季期,周一到周五每日到村游玩的游客近4000人次,周末更是可达上万人次。
旅游热度的提升,让村民们实实在在挣到了钱,也看到了发展致富的希望。

村民主动做义工

扮靓家园齐上阵

▲废旧老物件延续“新生命”

县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八大提升行动”工作总体部署,要求要实施城乡环境提升行动,推进全域清爽工程、全域美化工程,构建全域公园体系,努力让蒲江颜值更美、气质更佳、价值更高。

甘溪镇通过召开镇、村干部动员大会,各村(社区)迅速行动起来开展魅力乡村营造工作。
采取驻村领导干部统筹管理,村社干部主抓的工作模式,提前谋划实施示范村和示范点,积极开展宣传引导,扎实推进城乡环境治理、房前屋后美化提升,让乡村美丽加分、魅力增值。

“魅力乡村”到底要怎么打造?

藕塘村村民们聚到合作社商量,反复讨论后决定,坚持“自己家园自己建”的原则,坚决不走“花钱请第三方公司,村民冷眼旁观当看客”的老路。

整体思路拍定,大伙儿就开始想办法请“专业人士”来“指点迷津”。
花涧藕塘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一位股东家里的孩子骆美柔,美术专业毕业后,正忙着联系落实工作,听说合作社需要用到她的专业特长,二话不说接下了任务。
她提出改造被废弃的烂砖、烂瓦、烂木头、陶坛、树枝、鹅卵石等材料,通过创意设计来打造景观节点,与花草树木和房屋立面组合成小品单元。

没有思路,镇上请来了挂片的乡村规划师来现场考察;没有经验,村里合作社请教镇上学景观园林的优大生进行指导;没有美术基础,村民们请来甘溪学校的美术老师到现场教学······在各方专业人士的帮助下,藕塘村的改造工作,迅速开展了起来。

五元一个的废旧轮胎变身创意景观

▲村民郭子磊联系了修汽车的朋友,开着自家拉货的小货车,拉了300多个废旧轮胎回村。

要对“脏兮兮”的废旧轮胎进行“创作”,却着实把村民们难住了:“我们这些老头,你喊我们刷漆,刷得好不?”60多岁的张文祥老人,拿着油漆刷有点不知所措。

▲村民们正在改造废旧轮胎

村民们一合计,想出了笨办法:“先把外轮廓改变颜色,再用其他颜色点缀造型,不要求刷得多好,看得过去就行!
”几个小时下来,花花绿绿的轮胎摆在一起,效果竟然出奇的好。

▲废旧轮胎改造的景观带

烂木板变身精美装饰画

从木材市场买回奇形怪状的边角料,涂上油漆后便是一块块画板,由镇上的美术老师带领学校里的孩子们进行天马行空的创作,每一幅画作都满载着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娓娓道来这里的幸福生活。

▲村民正在改造“画板”

▲孩子们的“大作”

废弃树枝变身精美墙饰

村民中的巧匠用竹子和树枝做出了造型独特的墙饰,点缀上网购来的模型小鸟,挂上墙就是一副独特的风景。

村里随处可见的鹅卵石变身特色景观

就地取材村里河边的鹅卵石,刷上花花绿绿的颜色,星星点点散落布局在村里的草地、池塘边,增添不少趣味。

▲村民们采回鹅卵石

▲鹅卵石变身特色景观

废弃泥砖变身景观墙

附近村民拆房子废弃的泥砖,经过再利用砌成了景观墙,种上花草,中间放上一段朽木,相当有韵味。

▲村民们合力打造景观墙

▲泥墙中嵌入朽木,别具艺术感

村民齐心除杂草 城乡环境更整洁

道路两旁的杂草,村民们用除草机打成寸段,回田做成有机肥。
不适合用机器清除的地段,皆由村民们手工清除。

清除杂草后,村民们在乡村道路两旁种上了新花苗,给乡村环境增添了一份别样的色彩。

提升村民主人翁意识

写好“城乡环境提升”美丽篇章

藕塘村的环境改造活动,由花涧藕塘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骨干主动带头,村民义务参与,从最先的三五人,慢慢发展到十多人,最多的时候,一天有37个村民参加义务劳动。

在过去的20天里,藕塘村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激励群众,共53位村民先后加入做义工的队伍投工投劳230余人次,完成花涧藕塘核心区2万多平米范围内的环境改造提升,打造景观节点40余处。

不仅义务参与劳动,村民们还纷纷主动捐出自家种的花草和有意思的老物件,用于扮靓村庄。
远在外地的其他村民们在微信群内看到这些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感动之余,主动出钱给做义工的村民们加菜、无偿网购原材料送到村里,以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意。

▲藕塘村树上悬挂的风铃

像藕塘村这样由合作社牵头,村民积极参与环境美化提升的同时,甘溪镇其他村也在结合本村实际情况进行环境美化提升工程,明月村在环境打造中融入陶艺、染布等文创元素,使得乡村更有文化内涵;箭塔村以蒲草手工作品、漆艺品、年猪祭等非遗文化,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培养村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龙泉社区加强对散居住户引导,积极开展房前屋后增绿添彩。

实施城乡环境提升行动

必然需要集合全体干部群众

一同持之以恒的努力

从藕塘村村民的点滴行动中

我们感受到了

村民们关心关注城乡发展的主人翁意识

同时也感受到了这座城市涌动着民生暖流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