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看过前两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纤维,作为一种眼光”(2013)、“我织我在”(2016)),你一定会对它念念不忘。 终于,三年翘首以待!
第三届“无界之归·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正式开幕了。
“无界之归”在社交网络引起热议
来自全球6大洲、18个国家和地区的40位/组艺术家的78件/组作品组成本届展览。盐田千春、尹秀珍等著名艺术家纷纷携作品参展。
未知领域《瓦解》
《加密档案 03.FFF》
在结构和场馆分布上,展览由浙江美术馆的主题展“交融的间隔”、“无边的抽离”、“逾界的纠缠”、“第二皮肤”、“工作坊”,中国丝绸博物馆的“物超所值”,以及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的平行展“尹秀珍:七天”,三个展区、七个单元构成。
尹秀珍《无题》
应歆珣《天鹅绒计划——不确切的美好生活》
盐田千春《手牵手》
“一缕线盘在母亲或外婆的温柔的指上,随着那根针穿梭盘还,织衣缝纫,温婉而坚定,迅疾而持久。这大概是许多人最深处的记忆。记忆牵心,既沁肌肤,又怀远念。”——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
纤维构成的美妙世界,跟着周小柚去一探究竟。
——盐田千春 《手牵手》——
《手牵手》源自一个古老的日本神话,当一个孩子出生时,神把一条看不见的红线系在新生儿的手指上,并将这条红线与其他人的线交织在一起,把他们终生都绑在一起。这根线被视为血管的延伸,从心脏一直延伸到他们手上的小拇指。不管这根红线连接着谁,他们都将会在人生的某个时刻相遇,即使不一定成为恋人,但也会以某种深刻的方式影响着彼此的生活。在2001年横滨双年展上,盐田千春凭借作品《皮肤的记忆Memory of Skin》名声大噪;2015年曾代表日本参加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盐田千春为本次展览量身定制了新作《手牵手》。
盐田千春坦言,在杭州旅行中,对西湖断桥的故事——《白蛇传》特别感兴趣。她认为,当人们在断桥相遇的时候,等待着另一个人的时光是最为兴奋的。然而,当人们最终相遇的时候,这种兴奋的感觉却慢慢消退了。无论他们的爱人是否还活着,这些红色的字母都表达了渴望与所爱之人再次相见的愿望。没关系,毕竟一个人的存在总是可以延续下来的。无论在断桥,还是其他地方,你总会感受到他们的存在。
因此,她特别征集了几千个来自西湖的故事、祈愿与书信,创作了《手牵手》。
——邢丹文《线》——
这是一个由艺术家本人和她的父母出演的影片。屏幕的左侧出现的是母亲沧桑的手,从线团的缠绕到毛衣的编织,一丝不苟,充满爱意与关切;在屏幕的右侧,是女儿穿着母亲织就的毛衣裙,在不断奔走的过程中,衣服被渐渐拆解。
画面的最后,一侧是女儿穿上毛衣裙,母亲从背后搂住她,年轻的手轻轻覆在沧桑的手之上。另一侧,被拆解得所剩无几的毛衣,孤零零地躺在萧条的马路上。
——胡尹萍《小芳》——
胡尹萍的作品《小芳》源于她2015年初回四川家乡,发现母亲和镇上其他妇女一起编织一种劣质的毛线帽子并被廉价收购。回京后,胡尹萍找了位朋友“小芳”充当收购者,介绍与母亲认识,并以较高价格收购母亲的帽子。此后,她母亲在爱好的推动下,创造了一百多种“奇怪”的帽子。
阿姨们通过编织进行社交活动,导致当地麻将馆都关门歇业。
2017年初,“小芳”项目在北京箭厂空间展览,很多人想买帽子,但胡尹萍不想出售。母亲说过很多阿姨都很羡慕她能织上好毛线,于是胡尹萍就把小镇阿姨都组织起来一起织制,还成立了品牌“胡小芳”,在中国和法国作为独立原创品牌进行注册,于2017年4月22日全球首发,目前该项目仍在持续进行中,胡尹萍的母亲和阿姨们还并不知情。
一顶巨大的绿帽子和即将完成的红帽子本次展览把“小芳”项目带到杭州,杭州当地人会参与编织一个大尺寸的红帽子。胡尹萍将为此申请世界纪录,之后会将此帽子进行销售,如果被收藏,收藏所得将按工作量分配给每一位参与者。
这些作品同样精彩:
郑闻卿&郑靖《天境之音》
结合科技手段,将声音、光电、雾气、装置与玻璃材料融汇在一起。仿佛穿越星际,与星河共舞。
哈沙《各国旗帜》
这个作品由192面铺在同样数量的脚踏缝纫机上的国旗构成。缝纫机之间摆放的纵横交错的线,以纠缠的蜘蛛网形象地表现了各国之间是如何建立联系,以及国家是如何运行的。
计文于&朱卫兵《圣山不远》
渺小的人,遥远的山,为了寻求真理,为了实现理想,我们奔向圣山。
米格尔·罗斯切尔德《挽歌》
计文于&朱卫兵《瞧,上帝看着我们呢》
上帝视角审视着这个荒诞的世界
马克《大地》
对大地母亲的无限敬畏和对传统文化的敬重与信心
彩蛋时间:有一幅作品是需要带头盔进行观赏的,你发现它了吗
展览信息:无界之归——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
地址:浙江美术馆、中国丝绸博物馆费用:免费时间:浙江美术馆的展览将持续到2020年2月9日;中国丝绸博物馆的展览展至2019年12月22日。
我们的“周柚”小程序已正式上线,微信关注并且识别小程序码,即可定制专属行程
出镜:瑶瑶子
部分资料来源:杭州纤维艺术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