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上世纪七十年代北流县城、玉林市区留下的印象是城市建设很有特色,那些街道两旁的楼房清一色,都留有标准一致的人行通道,夏季里赤日炎炎,遇到暴雨突来,行人都能来来去去,爽快无妨。这两个城区在远处望去,房屋错落有致,呈现一片白色,显得干净清爽。
我们在广西北流化肥厂学习结束之后,还去了广西武鸣化肥厂。在玉林、北流我没有留下山的印象,而在去武鸣的路上留下的印象里就有了山。那段二级公路后来就在山间穿行,路上还有一些较急的拐弯。路边山上绿植葱葱,茂密成荫。
武鸣化肥厂离南宁市不远,我记得我们是那天中午从南宁市出发,下午两点钟就进了该厂,现场参观了两个多小时,在那里也与各车间的骨干进行了相互交流,学习到了一些好经验,好方法!
那个时候我国小化肥行业内的各企业之间的互帮互助风气很好,没有现在企业的激烈市场竞争,相互封闭企业技术信息的状况。很多化工生产工艺、设备方面的小改小革能较快就推广开。
我们在该厂吃了晚餐之后,厂方还介绍我们去了不远处的国家青少年游泳队培训基地。那训练基地是利用一个天然湖泊修建的,面积大,管理的很好。该泳池的水源是山泉,水质很好,清澈能见底。我下水之后感觉到哪怕那时是炎热的夏季,那水温也很凉,我在那里游泳半小时之后有同事告诉我,我的嘴唇都冷得变乌了。
我们曾经在南宁市一个较大的招待所住宿。在那招待所主楼楼梯口处,我们见到地面摆放了一块告示牌,上面写着: 近期本地有地震迹象,如果有动静,服务员会打招呼,请跟随服务员引领,去能安全避险的地方!
那时间正是唐山大地震之后,有些地方表现的有些紧张。我们十四位是登记住在一楼的那个单人床床顶上都悬挂一园顶蚊帐的特大房间里。
那天夜间,张书记突然大叫一声: 地震了,快跑! 我睡着了,模模糊糊听到喊声,爬起来提着挎包就跟随大家往外跑,我还没有跑出室外,张书记与几位行动快的“老转”(我们当时对复员转业军人的别称)就回来了。说是没有地震,是几位服务员在楼上打闹玩笑,有几声喊叫让张书记听到,以为是地震了。
可见张书记当时与我们的压力不一样,他身上有责任,担着心,还没有开始睡觉。
此照片中坐第一排中间的那位中年人是当阳化肥厂党总支张书记,站他后面的那位个子最高的年轻小伙子就是我。
此照片拍摄于韶山,坐前排中间的那位中年人就是当阳化肥厂党总支书记张天锡,站在他后面的那位个子最高的年轻人就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