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散文|小院畅想(小院院子齐鲁有了自己的)

我想有个院子,不用太大,也不用太过奢华 。
这个小院能让人静静地呆着,种花养草,读书喝茶,静守流年,嗅一院子的芬芳即可。

这个愿望由来已久 。

2021年,由于居住条件的改变,我终于实现了这个愿望,拥有了属于我自己的一方天地 。

当代散文|小院畅想(小院院子齐鲁有了自己的) 建筑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那一方院子就坐落于镇驻地的周边,房子是高高大大、方方正正的临街房,红瓦白墙,砖混结构。
胡同大街可随意泊车,里面房间腻子刮墙,地面铺设瓷砖,顶棚预制结构,不用担心漏雨,总体还算干净,只是多年没有居住,地面、洗手盆儿、洗澡池积了厚厚的一层尘土 。

大致转了一下,除了客厅、卧室、厨房、洗澡间、卫生间外,还有大大小小的六个房间,一个过道儿可用,一个人居住够宽敞的了。
檐头下面共用两根立柱支撑,铝合金全封闭,这跟青岛大部分的房屋设计相似。
客厅后面有门,又增设了平顶房屋 ,用作厨房或储物间或澡堂,这是莱芜地区普遍的建筑风格。
整个布局四周都有房间,院子里只剩下了巴掌大的天空,堪称莱芜版的小四合院 。

关于这个小院怎样居住,怎样使用,我心中有了一个初步的设想 。

关于卧室 。
我大致规划了一下 ,夏秋季温暖,住客厅,空间大,敞亮。
冬春季寒冷,住西卧,单间小房,更暖和一些。
卧室的摆设最重要,所谓室雅兰香,居住后,卧室里一定要有绿植。
君子兰是首选,其次是绿萝或吊兰富贵竹什么的,墙上要有至少两副挂画,能达到装饰的效果,重要的是自己喜爱 。

关于门窗。
莱芜地区很多民居都保留着原色原香的风格,那就是原木门窗上面直接刷清漆,清漆数年后会失去它的塑性、光泽而变得暗淡无光。
房东的这些门窗都已经很陈旧发黑了,这和白白的墙淡蓝色的镀膜玻璃形成鲜明的对比,显得格格不入。
在征得房东的同意后,我决定采用皇家宫殿的建筑风格,即用朱红大漆将门窗里外刷新 ,颜色自行调配,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院门则采用原色黑漆刷新,显得更厚重一些。

关于院子。
院子是生活起居活动的第二大空间, 种花种草是最基本的休闲和娱乐内容,但在我看来,似乎还缺少了灵魂,还应有石头和水缸这两大元素,正好房东有两口水缸闲置,被冷落一旁,还有一口石槽弃之屋后。
对我来说,这都是宝贝,得来全不费功夫。
于是采用之字路线一点点挪回屋里,大缸用作生活蓄水,矮缸和石槽可用作养鱼 ,缸里和槽内放上水葫芦或睡莲等水生植物,鱼缸上面再放一块泰山石,安置一个循环水系,一个有山有水亦静亦动的浓缩景观就做成了。

院子是夏季纳凉的地方,需静心静养,不能有蚊蝇飞虫的侵扰,鉴于天井上方空间不大,采用布达拉宫地基的做法,将四面高低不平的檐头用立柱支撑,上面取其平面,用横杆围住,用网子罩起来,网子下面扎上藤架,栽上几棵南瓜吊瓜和观赏葫芦 ,让它们爬上藤架,让果实垂在头顶。
夜晚在藤架下置一桌一椅,慢慢享受纳凉喝茶的美好时光 !

关于房前屋后 。
房屋的东侧及房后大约有3m宽的空地 ,有围墙封堵,将砖瓦石块大致清理一下,翻翻地即可种菜。
可种些常规的蔬菜或者经济作物,以满足自己的生活补给,既省钱又绿色 。

老夫子苏轼说 “宁可食可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我虽然没有古人那么风雅,但对梅兰竹菊这些东西还是情有独钟的,门楼的确应该有一棵爬藤植物,让它开满花朵,胡同的尽头也应让走进胡同的你看到一簇绿意,于是蔷薇、凌霄和宽叶绿竹就成了首选。

有人说,有院子的人回家就是度假,一方院落,自成宇宙。
晨起能闻花香,夜晚可听虫鸣, 雨天可听细雨发出的沙沙声,听植物被雨滴拍打发出的吧嗒声,感慨于“一夜听春雨”的意境 。
或在午后泡一杯清茶,在袅袅茶香,氤氲气息中享受午后的宁静与惬意。
倘若冬日可坐在椅子上享受冬日阳光带来的阵阵暖意,或打个盹,或看猫狗踱步,徜徉于院里的每个角落。

也有人说,有院子的人,人生也就有了笃定的信念。
人这一生短短数十年, 一辈子不该被钱所左右,我们需要让心灵找到归处。
种种花草,感受自然气息。
度度优雅娴静的好时光 !

还有人说,庭院不仅是一种建筑形式,更是一种精神家园。
中国人骨血里都流淌着一种院落情结,水石、花木、盆景,都可凭自己兴趣摆弄,一旦走进院子,我们便属于自由自在的自己 。

对于以上种种说法,我深以为然 。

岁月更迭,时光荏苒,无论是才子皇帝李煜“秋风庭院藓侵阶”,抑或诗魔白居易“笙歌归院落,灯火 下楼台”,还是词人李清照“小院闲窗春已深,垂帘未卷影沉沉 ”,庭院不仅是古代文人墨客的生活场所,更是他们的精神所在,承载着他们形而上的思想 。

人不仅要工作,还要享受生活 。
我始终相信,生活的质量取决于对生活的态度, 跟金钱有关,但并非绝对地成正比,关键在于你怎么看,小院在我的设想中,会一步步推进 ,按部就班的实施。

3月正式入住这个小院,白天工作,业余用一早一晚的时间清理卫生,修补破损的台阶, 增设电路安装灯泡儿,当把日常用的东西一一摆放归位。
原本空荡荡的屋子 变得充盈起来。

两个月后,从老家带来的字画挂上了墙 ,门窗油漆完成,在红色基调的映衬下整个屋子变得温馨明快,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味儿 ,一如“家”的感觉 ,接下来的时间,院子上方围网完成 ,网子下面也扎好了藤架。

三个月后,藤架下面种下了3棵吊南瓜,两棵观赏葫芦,门楼旁边栽下了由工人老陈提供的蔷薇花和翠竹。
院子里的花草从老家带来了一些,也收纳了一些。
鱼 儿已经在缸里和水槽里游来游去了 。

四个月后安装了鱼缸上面的循环水泵,这时菜园已经小有规模了。
有了韭菜、葱、黄瓜、茄子、辣椒等常规蔬菜,有了玉米,花生、绿豆等经济作物。

六月中旬至现在,已经陆续采摘黄瓜,茄子等在食用了,后院的“葫芦娃”也长的越来越大。
在这个夏末秋初乃至秋季,会收获到越来越多的果实 !
这个小院也会越来越好,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作者简介:杨文奎,青岛市人,文学爱好者,现居济南市莱芜区,目前就职于济南科百。

投稿邮箱:ddsww2022@163.com

壹点号当代散文

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在线等你来报料!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