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欢悦 封面 王越欣
彩色的道路两侧,黄澄澄的爱媛橙挂满枝头,掩映着一座座小洋房,一条条干净宽敞的水泥路连通了果农的家和果园,也连通了丹棱桔橙产业走向全国的发展之路。
11月17日,由交通运输部主办的“行在乡村 游在路上”——交通运输部脱贫攻坚自驾主题宣传活动的四川第一站,在眉山市丹棱县举行。
启动仪式上,20多位来自成渝等地的车友们驾驶着车辆从丹棱地标建筑—大雅堂出发,穿行过风景如画的果园,自驾车队第一站停在了位于齐乐镇的丹橙现代农业园区。
20多辆车畅跑的这条路,在果农黄国全看来,这可是条“生命路”。
“这么好的水泥路没修起来前,果农很多都放弃了种果树。为什么呢?”黄国全说,以前的路都是田坎似的泥巴路,又窄又不好走,有的村民家最远离果园有1公里远,很不方便管理。果子成熟后,也要靠村民肩挑背扛得把果子运出去,再送上车,拿出去卖。
“这每次人工运的量又很少,费时费力。很多时候车辆不好进村,路不好,运输又颠簸,导致很多果农失去了信心,便放弃了。”
不过,黄国全也看到了情况一年年地变好。政府为了发展桔橙产业,投入大量资金开始修路。“路慢越修越宽、越修越好,就修成了现在这么好的水泥路。”
黄国全说,路修好了后,公路都直到果园了,车辆也能直接开进果园,一拉就是一两千斤的果子。
黄国全走在宽敞整洁的乡道上
管理就方便了,运输不愁了,果农在种植上的投资也增强了,果园又恢复了生机。不仅如此,还有的荒山也被开发出来,被村民们种上了桔橙。
而丹棱的果农们也十分“争气”, 种出的各类晚熟柑橘口味好、品质高,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丹棱桔橙越来越红,每年还在树上就被预订一空。“桔橙卖的好,我们的收入都翻了好几番。”说起修公路带来的好处,黄国全总结到:“要致富,必修路;果园焕生机,荒山变金山。”
如今,丹棱县已是有名“中国桔橙之乡”。桔橙产业的发展也让农民们增收致富。目前,丹棱县农村居民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到1.9万余元,全县每8人就拥有一辆小汽车。
据了解,近年来,通过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丹棱县连接各乡镇县道、乡道以及重要景区的公路全部实现了水泥或沥青硬化,全县乡镇、行政村通达率和畅通率均达到100%,农村公路高等级铺装路面公路比例达到95%以上,居眉山第一。
不只是丹棱县。近年来,四川省农村公路建设跑出了“加速度”,总里程达到29.1万公里,位居全国第一,尤其是“十三五”期,四川累计新改建农村公路4万公里,解决了181个乡镇和6844个建制村通硬化路,分别占全国的74%和21%,2019年四川更提前一年实现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交通兜底目标。
而通过大力实施贫困地区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和美丽乡村路建设,全省有效盘活了贫困地区资源,带动了一大批特色产业蓬勃发展,打造了一批示范路、美丽路。“这不仅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带去了人气和财气,更大幅提高了贫困地区教育和医疗保障水平,海量的城市文明和基本公共服务等随着交通的改善逐步向贫困地区纵深覆盖。”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如果您有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