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故事:我和祖国同生日——出租司机冯高川(我和祖国生日乡村故事)

他叫冯高川,是一名旌阳区的乡村出租车司机。
作为乡镇公交系统的补充,乡村出租车在农村有着广大的需求,它方便快捷,将城市和乡村有效地链接起来。

冯高川是孝泉镇人,生于1982年10月1日,而那天也和今年一样,是中秋节。
时隔38年,双节同聚,冯高川觉得很奇妙。
得知我们在寻访与祖国共成长的人时,他主动联系了我们,想和大家分享他的个人奋斗故事。

冯高川从2012年开始做乡村出租车司机,迄今已有8年。
此前他跟随父亲,在城里打工,做装修
但他一直不喜欢那份工作,原因倒不是苦与累,而是他不想困在一个小房间里,他想要看到更多彩的世界,跟上日新月异变化的节奏。

德阳故事:我和祖国同生日——出租司机冯高川(我和祖国生日乡村故事)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所以,我特别喜欢,也特别满意我现在的这份工作”,冯高川边开车边笑着对阳光妹儿说。

冯高川的工作是干一天休一天,和另外一位司机交替跑车。
工作日当天,他会6点多起床,7点多开始出门拉客。
但这一出了门,就要忙到晚上10点多才能收车回家。
虽然还不到40岁,但这种连续15个小时长时间的坐姿,还是让冯高川落下了腰颈酸痛的毛病。

而对于冯高川的生产工具——出租车,他也是细心呵护、小心照顾。
虽然这辆车已经有些年头,但是打理得干净整洁,乘坐舒适度也非常高。
隔三差五他就会对车辆的机油、水箱、胎压等地方进行检查,就算是轮胎纹路里卡个小石子也要第一时间挑出来。
他说乡村道路比较复杂,有泥泞路段和碎石小路,必须要随时保持良好的车况才能应对。
对他而言,这辆车不是工具,更像是和他并肩作战的战友。

与城市出租车不同,城市出租车做的是陌生人的生意,你不坐,总能找到其他的人来坐,司机不用担心没有客人。
而乡村出租做的是熟人生意,全靠口碑和推荐,因为司机就那么几个,时间久了,大家对几位司机师傅都各有评价。
一次不愉快,客人也许可以忍受和原谅,可如果下次还是这样,就会渐渐的失去客户,最终只能不得不退出这个市场。

冯高川说:“说到底,决定一个乡村出租车司机是否有足够的竞争力,不是看他的开车技术有多好,而是看他是否会做人,以及他的人品到底如何。
”他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但凡遇上老弱妇孺,他都会主动帮他们把行李拿回家;有东西掉在车上,再远的距离也免费送到他们手上;遇上谁忘带钱包或者没有零钱,也是一笑了之,以后再说。
甚至有两次半夜有人突发疾病,打个电话他马上就开车去家门口接人。

在路上,冯高川看遍了德阳美丽的风景,也认识了形形色色的人,发生了或有趣或温暖的小故事。
他告诉阳光妹儿,曾经拉了一对正在吵架的小夫妻,上车就要他直奔民政局去办理离婚。
他边开车边在后视镜里观察,女生嘟囔着嘴哭哭啼啼,男生沉默不语束手无策。

冯高川说:“凭我的经验来说,这种情况一般都是赌气,莫看女的闹得凶,男的只要肯低个头下个话,就没得啥子了。
所以我就以过来人的身份,开导他们,莫冲动。
特别是男的,要主动认错嘛。
结果,走到半路我们就调头了。
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我这个也算是积德了。

开车8年,冯高川已经跑下了五六十万公里,总里程可以绕地球赤道10圈,细心严谨的他没有出现一次交通事故,多次被出租车公司评为先进个人和安全驾驶员。

也就是在这8年,他也看到乡村巨大的变化,道路变宽了变平坦了、汽车能开到家家户户的门口、而农村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修起了新楼房、购买了小轿车。
“等哪天农村家家户户都买了汽车,我也就失业了”,冯高川笑着说。

说到生日愿望,冯高川直言年岁大了,早已没有孩提时盼星星盼月亮,等着生日收礼物的那种执念。
他说,这些年跑出租,早出晚归,最亏欠的还是孩子,今年生日这天,他准备休息一天,带孩子去文庙广场玩、看升旗。
如果有机会的话,希望将来有机会带着孩子去天安门广场,在10月1日这一天,全家人一起看一次升国旗,在现场享受与祖国共同庆生的喜悦和自豪。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