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很担心他”,两个广东少年的兄弟情,感动无数人(我不都很身体兄弟两人)

电商182班的小健自小患上了软骨症

身体“蜷缩”行动不便、生活自理难

尽管如此,小健同窗——

都很担心他”,两个广东少年的兄弟情,感动无数人(我不都很身体兄弟两人)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鸿强照顾其生活起居

抱着他上放学

这一抱,就是4年

“我抱着他很稳,不会有事。
” 两人的故事感动了全校,同时,小健坚强乐观的态度,也感染到了身边的每个人,也改变了他人对罕见病患者的异样目光。

优秀的小健成绩优异,关于未来也充满期待。
“最感谢的,还是他给我的稳稳的友谊。
” 小健说。

抱着他上学

18日下午5时,伴随着学校下午下课铃响起,小健和鸿强在简单收拾了书本后,齐齐相约回宿舍。

今年16岁的小健,从小就患上了软骨症。
疾病让小健的骨质变形、身体“蜷缩”,身高不足1米的他行动也极为不便、生活也难自理。
而身高1米75、身体壮实的鸿强,成为小健在学校里坚实的“后盾”。

下课后,鸿强走在了前面,小健则紧随其后。
在走到了楼梯口前,鸿强俯下身子,熟练地抱起了身材瘦弱矮小的小健,带着他安全下楼。

到了一楼楼梯口处,鸿强将小健从臂膀中放下来,小健则骑着自己停放在楼梯口的小单车,与他的好兄弟——鸿强齐齐汇入放学的人流中。

抱着他上学,同样来自陈村职校的学子鸿强就坚持了4年。
“这是一种责任吧。
”鸿强和说。

了解到,在学校里,由于小健身体的特殊性,鸿强还担任起照顾其生活的重任。

他帮我做了很多事,例如他要帮我洗衣服、晒衣服,吃完饭他帮我收拾碗筷,因为我行动不便,他抱着我上下楼,到学校的各个地方,有时候也会带着我到校园里散步。
——小健说

鸿强无微不至、不厌其烦地照顾小健,也感动了全校。
了解到,两人互助的精神,甚至感染了其他同学,其所在班级的班级风气也十分好。
“这些都是责任,他有需要,我就会帮他。
”鸿强说。

“稳稳的”兄弟情

下午5点半,宿管阿姨将鸿强和小健的晚饭带到宿舍。
因为小健“身体的不允许”,不能和许多正常学生一样到饭堂吃饭,所以委托了宿管阿姨“打饭”。

为了不让小健一个人吃饭而感到寂寞,鸿强每到饭点,都配合小健在宿舍里吃饭。
“我和他的饭卡都交给阿姨了,让阿姨给我们打饭,我就不用太麻烦带他去饭堂了。
”鸿强说。

吃饭过程中,两人一起交流了上课的开心事。
感动的是,两人陪伴吃饭已是“生活中习惯的事”。

“初一的时候,我和他分在了一个班,后来老师点名我照顾他,一开始不情愿,后来照顾着、照顾着就习惯了。

鸿强回忆起4年前与小健相识的点滴,他说,“一开始,照顾他的时候会有他人的奇异的眼光,但我不能因为这样就不管他。
再到后来,我就习惯了,也从来就不担心他人怎么看。

4年,小健和鸿强成为了“铁哥们”,形影不离是两人的特点。
在学校里,两人的室友、学校其他同学都会羡慕其历久弥新、“稳稳的”兄弟情谊。

“如果我生病了请假了不来学校,一定会让老师提前安排室友或班级同学帮手照顾一下他。
” 鸿强说,这些年,即便是自己不在小健身边,心中都会有所挂念,“万一他的衣服没人洗呢,走到楼梯了没人抱下楼呢?”

“有时候放假了不在学校,见不着面的时候,都会通过微信交流。
”鸿强说,两人会交流一下手游,还会请教一下小健做题思路。
“他是学霸,学习上的事一定会有求于他的。
”鸿强笑着说。

特殊的“优等生”

“他的成绩在班里一定是中上等。
”谈到小健,其所在班级的班主任黄兴龙无不赞赏。

进入高一,小健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有“中职高考”之称的3+X考中的“X”专业考试。

“高一就能通过,而且还是在他身体较为特殊的情况下取得的成绩,非常不容易。
”黄兴龙说,这与小健在校付出的努力不无关系。

“为了方便他学习,我们把他安排在了第一排。
这样他离老师更近,离黑板更近。
”在教室里,因为其身体的特殊性,小健是“跪”在椅子上上课。
看到,认真的小健,在课堂中时常会伸长脖子,端详着黑板上每一个知识点。

“其实,小健确定来到我们班前,我心中多少有一些顾虑。
”黄兴龙说,当时,主要担心是其在校无法获得很好的照料。
“学生身体情况特殊,在校过程中,学校要更留一个心眼照顾他。

尽管如此,黄兴龙称,在了解到小健强烈的求知欲以及他独立自主的精神后,决定欣然接纳其作为班级的一员。
“毕竟,他做出一个继续求学的决定,也是不容易的。
”黄兴龙说,入学近一个学年来,小健一直以非常积极的姿态融入班集体。
“他很坚强、阳光,也很大胆,遇到问题不胆怯。

班里的同学也称,小健平时幽默风趣,非常乐观。
“大家都被感染了,不会因为他身体的特殊而对他区别对待。
”与小健同班的李同学也告诉称,因为小健成绩优秀,会经常和他“取经”做题思路。

“软骨少年”人生:慢慢接受自己,走好自己的“路”

小健生于2003年,来自顺德北滘碧江。
“知道自己身体和别人不一样,实话说,当时自己内心是接受不了的。
”小健称,十多年来,自己也在慢慢接受不一样的自己。

小健坦诚,自己害怕他人异样的目光,即便在刚入读职校的时候,也会注意学校同学不一样的眼神。
“事实就事实了,后来,我就慢慢接受现实,也就不在乎他人的看法了。

深知求学的不易,小健加倍珍惜读书的时间。
去年中考成绩“出炉”后,小健与普通高中“失之交臂”。
“目标是读一所普通高中,但分数似乎不够。

但小健仍决定,选择一所学校读书,继续研读、继续深造。
“如果因为身体的原因,不读书了,选择在家,这样我对家人就有了依赖性,自理能力都会丧失,这不是我想要的。

在校,尽管身体特殊,小健也选择与同窗一起住读。
“这也是我的提议,家人也赞成,这样我可以学习独立生活,能与更多同学接触,减少和他人交往的恐惧感。
”小健说。

了解到,在校,小健和其他同学一样,不会因为自己的特殊而减少学习时间,给自己“减压”。
他给算了一笔学习“时间账”,从每天早上7点半开始,到晚上9点晚修结束,一天至少学习6小时以上。
“其他人这么学,我也要这么学,能学一点就是一点。

“我对未来有希望,当然最希望是自己健健康康,能经历更多不一样的事。
”小健说。

对话:也会害怕兄弟的分开

:黄同学帮你这么多,平时会用怎样的方式感谢他?

小健:平时生活中,他真的帮助了我很多。
有时候我会去小卖部买零食给他吃,当做感谢吧。
我很感激他。

:你们相伴4年,会不会害怕有一天分开了?

小健:说实话,内心挺害怕的。
我们一起走过了4的路,他帮助了我很多,相处久了,分开了多久会不习惯的。
未来我们要分班了,或者说以后要深造,或出社会,分开不可避免,但是我会慢慢学会习惯。

:马上就要分班了,以后还会照顾小健吗?

鸿强:一定会照顾的,承诺了要做到。
他成绩优秀,如果他分到了楼上的“升大班”(升大专班),我就上楼抱他上学、放学;如果是我分到了“升大班”,那我就下楼去抱他。
当然最好是我们一起都到“升大班”,这样我们还是老样子,照顾起来也方便。

:照顾小健几年来,自己会有顾虑吗?

鸿强:一开始有,后来就没有了。
这几年我收获很多,学会照顾人了,自己有一点成就感。
另外,我发现抱着他,我能减肥,我以前很胖,比现在胖多了。
但因为我经常抱着他上下楼,抱得稳稳的,也当做锻炼了。
看!我现在也瘦了很多。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黄子宁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