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罗庄区价格也是数一数二,楼盘是2019年12月份开盘,当时400多人抢200多套房子,销售场景非常火爆。
业主们说,当时定下户型后,开发商提出让业主们交一万元的定金,并且承诺这一万元能当两万用。但是,业主们拿到的付款回执单上的收款方,却各行各业,五花八门。
“打到了一个叫服装商城的地方。”
![多交了一万元!定金?会员服务费?还是中介费?到底是啥费?(业主服务费定金开发商交了) 汽修知识 多交了一万元!定金?会员服务费?还是中介费?到底是啥费?(业主服务费定金开发商交了) 汽修知识](http://www.laqxx.cn/zb_users/upload/2024/07/20240722191731172164705128852.jpeg)
“我的打到了临沂创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我的打到洗浴中心去了。”
“我的是家电商行。”
“我的打进了卖电缆的一个商行。”
……
(小区业主提供)
(小区业主提供)
收据统一由这家临沂创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开具的,收款事由是会员服务费。买房为何要收取会员服务费?而且还是一家网络公司收取?这些问题业主还没有弄明白,合同又出了问题。
一位业主表示,他的总房款是123万。他算了一下,实际交了124万,合同上体现的却是123万。他很疑惑,多交的那一万去哪了呢?
合同里的总房款比实际支付的购房款少一万,业主们猜测:少的这一万正是交给创发网络的会员服务费。
发现问题后,业主们也把情况反映给了开发商。开发商给了业主们一封信,信中表示:该项目前期曾与临沂创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存在中介合作关系,该费用作为客户向临沂创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缴纳的中介费用。
(小区业主提供)
从交费前的定金,交费后就成了收据上的会员服务费,到现在开发商又改口,交的一万元成了中介费。业主们认为,即使开发商和创发网络有合作关系,中间产生的费用也不应该由业主承担。
(小区业主)
“就想问这一万块钱到哪里去了?合法不合法?我们想追回这一万块钱。”
“怀疑这个钱有可能存在偷税漏税的情况,因为我们开的都是收据,没有收到任何的***;还有一个问题,他以这种名目来收取我们的一万块钱,是不是存在***?”
业主们表示。
售楼处买新房,网络公司来收费。这一万元业主交的不明不白,一会是定金,一会是会员服务费,一会又是中介费……这笔钱到底是开发商收取的?还是网络公司收取了?这家临沂创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和天润香墅湾1号开发商又是什么关系呢?
特派员电话联系上了一位自称已经离职的创发网络的员工,他并没有说清两家公司是以什么形式合作的,只是说明业主交了一万块钱可以享受购房优惠。
为了弄清事情的原由,特派员和业主一起来到临沂天润香墅湾1号售楼处了解情况。
(开发商杨经理)
特派员见到了一位杨经理,杨经理表示,这一万块钱不是房款也不是中介费,就只是业主入会的会员费。“我再强调一次,这个事情我是不会给你们解释的。”
随后,特派员又联系上开发商的一位魏经理,魏经理的答复正好和杨经理的说法相反。
(特派员与魏经理沟通)
“中介费。有了这个费用我们就可以走团购打折,打了两个点以上的折扣。政府是不允许收这笔钱的,我们为了给大家一个折扣点,所以走了这个网络公司。”魏经理说。
按照魏经理的说法,这个中介费相关部门是不允许开发商收取的,那通过第三方收取是否存在违规的情况?特派员又到临沂罗庄区住建局了解情况。
临沂罗庄区住建局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也是当天上午才知道天润香墅湾1号业主的投诉,已经跟开发商进行了沟通,但具体问题还不了解。紧接着,住建局的工作人员叫来了开发商,现场了解情况。
临沂天润香墅湾1号开发商营销部的丁经理表示,他们和创发网络是合作关系,而且签订了分销协议。当时,一期开盘的时候,就把房源包销给了他们,同时给了两个点的优惠。业主们所说的,交一万抵两万的优惠是存在的。
(开发商营销部 丁经理)
丁经理表示,业主交的一万元中介费是给了创发网络,而且合同里的总房款是业主享受完优惠的价格。“当时我们的备案价格是8600元,成交的价格低于这个价格,这个可以通过我们的台账查到。”
开发商的这种分销包销模式是否存在违规?临沂罗庄区住建局住房保障中心的颜主任拿出了一份《山东省商品房销售条例》。第十六条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自行销售商品房,也可以由商品房承销机构代销或者包销商品房。同时,条例第十七条也规定了:采取代销方式销售商品房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与商品房承销机构订立书面代销合同。
“它的根就在于商品房销售的总房款到底是什么情况?如果开发商能拿出证据,确实优惠了,那就没办法了。如果不存在优惠,这里面就存在猫腻了。”颜主任表示。
住建部门工作人员第二天回复我们,经过实地调查,开发商和第三方公司确实签有分销包销协议,业主购房价格也的确低于备案价格。
那开发商以分销的方式销售房源,是否应该告知业主们呢?
齐鲁频道法律服务团的杨律师表示,首先开发商应该尽到通知义务。在业主缴纳费用的时候,应该向业主明示这部分费用的去处,或者这部分费用的名称。如果这一万块钱,涉及到后期出现的纠纷,那么开发商是存在违规情况的。如果业主从中享受到了确切的利益,那么这部分钱是很难追回的。但是可以请求相关部门进行下一步的监管。
尽管政策允许这种销售模式,但这并不意味着开发商可以无视购房者的知情权,消费者需要明明白白花钱,同样,作为开发商,只有明明白白卖房,才能赢得信任、换来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