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加紧布局超充设备 国内供应商不超过3家
根据电动汽车充电速度的不同,充电桩分为慢充、快充、超充三种。其中,超充一般是指能实现350kW以上大功率充电的设备。配备800V高压架构、电池充电倍率为4C的电动汽车,使用400kW超充桩补能,最快可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300公里,充满电一般仅需10~15分钟左右,极大地缓解电动汽车补能时间过长的痛点问题。作为对比,目前市面上的公共充电桩绝大部分都是普通快充桩,电动汽车充满电起码要1~1.5小时。
了解到,在广州提出的“超充之都”建设规划中,明确支持采用超级大功率快充技术,到2025年全市将有1000座超级充换电中心建成。深圳去年发布的《深圳市新能源汽车超充设施专项规划(2023—2025年)》也吹响“超充之城”建设的号角。根据规划,力争到2024年上半年建成不少于300座公用超充站。海南则发起“超充之岛”建设计划,提出2025年建成超400座超充站;山东、吉林、湖南、重庆等多个省市也相继出台了政策鼓励超充基础设施发展。

面对新型电动汽车普遍采用800V高压充电平台的趋势,充电桩运营商特来电等企业也在全国加速布局超充网。特来电目前已在全国50多个城市布局超过600台超充桩。
“超充设备对线缆和枪头的要求非常高。虽然大家都知道这还是一片蓝海市场,但国内仅有2-3家供应商能够成熟地运用相关技术供货。”广州知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知崇新能源”)总经理张寿春向介绍:“当然,我们就是其中一家。”
知崇新能源总部位于南村镇丰邦智创产业社区
知崇新能源产品展厅
更轻更细体验感更好 超充电缆和超充枪内有乾坤
总部位于南村镇丰邦智创产业社区的知崇新能源自成立以来就专注于新能源汽配及新能源精密结构件领域,是一家业务覆盖新能源汽车便携式充电枪、桩用双头充电枪、新能源汽车交流直流线缆、充电枪座、汽车高压线束等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各环节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专利授权55项,去年底被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认定为2023年度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知崇新能源工程师正在研发实验中心做实验
在知崇新能源的研发实验中心,线缆研发主管侯工正在和研发团队一起,讨论如何进一步优化超充线缆及枪头内部冷却循环系统的问题。“超充桩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400—500A的电流,这时候电缆的散热就成了一个大问题。因此超充电缆必须攻克散热这个难关。我们在电缆里设计了两根液冷进出口管道,通过注入冷却液,在管道里流动,带走热量。液体流经里面的散热棒以后,经过降温,继续循环流动。与之搭配的超充枪头内部也需要进行重新设计,容纳液冷进出口管道,这样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冷却循环系统,可以持续对电缆和充电枪头进行散热。” 侯工向介绍道。
知崇新能源研发的超充电缆(左起两根)和快充电缆
线径24毫米的超充电缆(左面)明显比线径40毫米的快充电缆(右面)显得幼细和轻便
侯工特意拿来了两根电缆,让拿在手上进行感受。其中一根明显更粗、更重。“粗的这根就是目前市面上主流快充桩采用的电缆。这种快充电缆线径为40毫米。1米这种电缆重约2.8公斤。男司机现在去快充站点拿起快充枪都觉得比较沉,女士就更不用说了。”侯工又拿起另外一根电缆:“这种就是我们研发的超充电缆,线径有24毫米和27毫米两种规格,1米线缆重约1.4公斤。与快充电缆相比更加细,而且重量轻了一倍,用户使用时体验感更加好。在实现线径更小、质量更轻的同时,通过的电流还增加了一倍多,从而能够为汽车更快补能。得益于我们在电子、通信、智能控制等跨学科领域多年的技术积累,还有行业内领先的电缆、充电枪头制造工艺,我们的研发最终结出了硕果 。”
以“新”引 “质” 向 “新”而行 为产业及地方高质量发展赋能
目前,知崇新能源已经和比亚迪、广汽埃安、问界、小鹏、宝马等新能源头部车企以及星星充电、特来电等充电站主要运营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产品通过中国CCC认证、CQC认证、欧盟10国认证以及德国VDE、美国UL、日本PSE、英国BS、韩国KFI、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认证,产品品质深受海内外客户认可。2023年全年销售2.3亿元,同比增长80% 。
繁忙的知崇新能源生产线
下午3时左右,几辆平板货车开到知崇新能源的成品仓大门外,准备把一批已经装箱完毕的充电枪成品运走。“春节回来后我们的生产线一直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现在每天可下线大约8千条充电枪。”知崇新能源总经理张寿春与一起走进成品仓。在这里,清点、装箱、搬运等每个岗位上的工人都在忙碌着。“我们的出货量在全省同行业内已处于前三的位置。但我们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技术含量高、产品可创造盈利点高、竞争对手少且市场增长快的超充赛道正是今后我们的发力方向。我们将持续为各地的超充站点提供稳定可靠的充电基础设施。”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成为了全民关注的热词。与传统生产力形成鲜明对比,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能源产业正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之一。张寿春告诉,知崇近年来加大了对研发人才梯队的建设,紧贴新能源市场的步伐,通过技术创新、标准化推进和智能化发展三方面举措,有力驱动企业向“新”而行。
张寿春表示:“知崇锚定新能源赛道,主动融入相关产业链,继续深耕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研发制造领域,以‘新质’促‘高质’,努力为广州建设万亿级‘智车之城’以及番禺区建设‘智造创新城’贡献知崇绿能。”
文/图:番禺融媒梁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