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这种自然空间中多幸福啊
“大隐隐于市”
如果能将都市的“隐居”生活
和大自然结合在一起
那多棒!
虽说树木是城市中重要的植被
但其实你还不知道
乡土植被是至关重要的
丰台区园林绿化局精心规划
种植各种具有“北京特色”的
“乡土地被”植物
既解决了绿地局部裸露
又改善了公园景观
深受百姓欢迎
区属公园内乔木茂密,园内郁闭度接近0.6-0.7,地表光照普遍不足,地形起伏又给灌溉带来了一定困难,林下地被有时出现较大面积的裸露。
针对这一问题,局属万芳亭公园结合公园环境特点,以科学规划、生态优先、景观多样、因地制宜为原则,对地被植物进行栽植试验。
筛选出玉簪、连钱草、崂峪苔草、玉簪、扶芳藤、日光菊等耐荫性好、抗逆性强、节水抗旱、易于管理的宿根花卉、常绿地被及多年生花卉植物20余种,采取分区栽植、区域化管理,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景观效果。
什么是“乡土地被”?
林下有荫、林下有草”是园林绿化的第一重境界。为解决地被植物因耐阴性差而造成的公园绿地斑秃和裸露,区园林绿化局规模化种植各种具有北京特色的“乡土地被”,既解决了绿地局部裸露,又改善了公园景观,今后将加大栽植推广,将这一方法应用于全区城市绿地建设。
而乡土地被植物一般指能覆盖地面的低矮乡上土植物群体,它们是枝叶密集、具有较强扩展能力、能迅速覆盖地面,且抗污染能力强、易于粗放管理、可成片栽植或与其他植物混植的植物。“乡土地被”具有耐寒适应性强、喜向阳高燥环境、不择土壤和可轻易分栽移殖等特点,其多年生的特性也带来了管理上的便利,节约管护成本。
园林绿地中多种乡土地被植物的合理应用,可使有限的绿化空间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实现区域绿化的植物多样性。
万芳亭公园栽种各类“乡土地被”4万余株,共覆盖裸露地面4千余平方米。局属丰台花园和莲花池公园也同步开展了相应的措施,种植规模也都在6千至3万平方米之间。
今后,区园林绿化局计划加大“乡土地被”的栽植推广,有效治理林地绿地中地面裸露,减少扬尘污染。
为城市土地披上保护衣
以北京为例,上世纪90年代起,北京大量推广从国外引进的冷季型草坪,这些“外来户”绿期长、颜色翠,但是耗水量巨大,要想养得好,一年至少得浇20次水,还需勤修剪,费时费力。
报载,2015年北京用于环卫绿化的水量为3.93亿立方米,超过全市工业用水总量,国外引进的冷季型草坪就是公园绿地中的“耗水大户”。更令人担忧的是,随着乡土地被植被的离开,野兔、刺猬、松鼠、黄鼠狼等小动物们也逐渐消失,对城市生态多样性造成了严重破坏。由此可见,重视乡土植物的保护和栽培势在必行。
乡土植物具备的优势显而易见。与那些“外来户”相比,乡土植物经过漫长的自然淘汰与环境选择,已经对当地的光、热、水、气、土壤条件具有很强适应性,具备节水、抗旱、耐荫、耐寒、抗逆性强的特点。因为种植简单又易于管护,被专家称为“给点阳光就灿烂”。不仅如此,一个区域分布的众多乡土植物之间,也产生了共生共荣、相互依存的关系,对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推广栽种本地乡土植物,是城市绿化的一种进步,乡土植物应该成为城市绿化标配。城市绿化要坚持生态优先、景观多样、因地制宜、科学规范的原则,注重城市生态系统的适应性和多样性,切莫一味求美求洋,而是应该站在维持生态系统自我更新的角度,发挥乡土植物对环境适应性、抗逆性和稳定性等优势,让乡土植物当主力、外来植物巧点缀,造林绿化工程就会花小钱出大效果。也唯有如此,才能体现一个城市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一起来认识它们
连钱草
唇形科活血丹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匍匐茎,茎细,四棱形,被细柔毛,节上生根,对土壤要求不严,绿期3~11月,返青早,休眠晚,花期3~4月,果期4~6月,埋条繁殖,30天就可以100%覆盖地面,且对地面的覆盖性非常好,无需修剪、施肥等措施,能形成大面积的地被景观。
崂峪苔草
莎草科苔草属植物,适合大面积单独应用,绿期3~11月,春季返青早,养护管理粗放。耐荫性好,分株繁殖效率高,一年修剪2-3次即可,抗旱节水,易于管理。
日光菊
耐寒,喜向阳高燥环境,不择土壤,耐半阴、耐瘠薄,性强健,可播种繁殖,方法简单易行。
玉簪
百合科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多年生,高耐荫性,可通过分栽繁殖,叶片颜色形态各异,花朵芳香,深受游人欢迎。
扶芳藤
卫茅科卫茅属植物,性喜温暖、湿润环境,极耐阴,对土壤适应性强,具有生长快、攀援性强、耐修剪的特点,能迅速覆盖裸露地面、山石等。
(来源:网易、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微信公号“新丰台”)
本期编辑:白竟楠
主办:北京市丰台区科学技术协会
承办:北京科技报社丨北科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