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录取为什么要分批次进行

高考录取批次一般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招生录取批次。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招生录取批次分为“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专科一批、“专科二批”等招生批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近年积极推动各地开展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改革,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批次合并体现了国家改革的总体方向。

我国绝大部分省都是采取分批次录取的形式,分批次录取便于不同类型高校选拔人才,也有利于增加考生的被录取机会,同时也保证了高招录取工作有序进行。

除提前批外,各批次院校的层次是阶梯状的,批次越靠后,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会逐批降低,考生家长只要正确掌握不同批次志愿之间的关系,前批次如果不能录取,后批次仍有机会。

高考录取为什么要分批次进行 学类资讯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虽然各地区都采取分批次录取,但各省各批次中的招生院校有所不同。录取批次的划分,由于各省的录取政策不同,会有一些差别。比如有的省份设置了四个批次、有的省份设置了五个批次、有的省份在某一批次又划分成A、B段等。

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各省市招委会从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兼顾考生利益的出发点,一般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批次:

本科提前批:具有特殊要求的院校专业。一般是指军事院校、武警院校、公安院校(含政法类院校的公安类专业)、体育院校(含综合性大学的体育专业)、艺术类院校或专业,以及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外交学院等部分院校。有些高校的小语种专业也放在提前批。

本科第一批:为教育部直属高校、“211工程”院校、部省共建的原部委所属重点高校、经批准参加本批录取的高校(专业)。

本科第二批:一般为省属的非重点本科院校。

本科第三批:为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独立学院、民办本科高校等。

专科提前批:一般为有特殊要求的专科(高职)专业。

专科普通批: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专科院校以及本科院校的专科专业。(有些省还分为专科第一批和专科第二批)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