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邮路的绿色使者 记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西宁邮区中心局长途汽车驾驶员杨全忠(玉树邮路救援邮件***网)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日报推出“大美青海最美职工”专栏,讲述一批辛勤劳动、无怨无悔驻扎高原,并在平凡工作中做出不平凡贡献的优秀职工典型,充分展示一线职工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坚持奋进的职业风采,倡导广大劳动者像他们一样立足岗位、创造奉献。
同时,大力弘扬新青海精神,为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青海解放70周年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青海网·青海客户端讯 “大牛”是长途运输一线的司机们对杨全忠师傅亲切的昵称。
作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西宁邮区中心局长途汽车的驾驶员,今年是杨全忠在岗位工作的第22个年头。

杨全忠所在的邮件运输中心担负着西宁至郑州、拉萨全国一级干线和青海省境内二级干线近24条汽车邮路的邮件普遍服务运输任务,更承担着国家机要、义务兵通信和党报党刊传递等邮政特殊服务义务。
邮车上不仅装载着千家万户的邮件,也承载着党和人民对青海牧区各族同胞爱的传递。

高原邮路的绿色使者 记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西宁邮区中心局长途汽车驾驶员杨全忠(玉树邮路救援邮件新闻网)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1997年我从部队复员毅然来到了邮政企业,西宁到玉树的路我走了几十年,哪里的路好走,哪里的路不好走,不好走的路要怎么走,这些对我来说都太熟悉了。
虽然路上艰苦,但是能把邮件送到老百姓的手里自己就特别有成就感。
”干练的板寸头,黝黑的皮肤,杨全忠清澈的眼神里是作为一名老邮递员的沉稳与老练。

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沿途高山纵横、气候多变,自然条件十分恶劣,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天路”,西宁至玉树藏族自治州的这段路以艰辛、疲劳、孤独三大困难为考验,磨砺着送邮人的意志和能力,甚至是生与死的瞬间。

“春季通往玉树的山区路段积雪厚度达三四十厘米,最冷的时候零下三四十摄氏度,道路结冰,汽车被困,进退两难更是常事。
”杨全忠说道。

2016年年初青海又逢60年不遇的零下37摄氏度低温,茫茫冰雪,天寒地冻,几个月里不是一路“烧烤”、就是一路“摸爬”、刨挖前行。
一次,杨全忠在执行西宁至班玛邮运任务途中,被冰雪困在海拔4360米的满掌山上,车辆油料被冻,无法行驶,他钻到车底换滤芯、烤油箱,整整折腾了近一个小时。
随车押运员看着被捂化的冰雪地面上大大的人形,佩服得五体投地。

2010年玉树抗震救灾的关键时刻,全省全力支援灾区救援物资,西宁至玉树邮路运送物流邮件的任务最重。

作为常年承担此条邮路邮运任务的杨全忠主动请缨,顾不得刚执行完邮运任务的疲惫,匆匆踏上征程,“这条路我最熟悉,这种危难时刻想要最快把物资送到,像我这样经验丰富的老司机最合适!
”杨全忠回忆道,路上随时面临塌陷的危险,到处是滚落的山石,他经常是驾车走走停停,搬搬抬抬,为后面的救援之路尽可能扫清障碍。
由他带队的邮政救援车队第一批第一时间抵达重震区。
而他也先后7次率队驰援灾区,把救援物资和党报党刊送到灾区藏族群众手中,为他们带去了党中央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满满爱心。

累计安全行车210万公里,从未发生过质量、时限和服务差错,这样的成绩是杨全忠平凡工作、认真履职的结果。
同时,他还通过刻苦自学,结合自己多年来积累的行车和维修经验,先后参与了单位多项车辆技术改革,为企业解决了多项技术难题。
在车辆的正常报修中,他也坚持修旧利废,并利用工作空余自己动手修理,从而,他驾驶的车辆不仅成本支出低,也很少出故障,在车队里,他开的车从来都是出勤率最高,耗油量最低,维护费最少,给企业节省了大量资金。

风雪为伴,泥浆为伍。
作为一名“邮二代”,杨全忠牢记父辈嘱托,把自己所有的精力全部倾注给了他所热爱的邮政事业,在这条最艰苦的邮路上,他凭着***员的理想和信念,就像一颗钉子,把自己紧紧地钉在了千里邮运线上。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