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煤气化荫营煤业选煤厂生产技术部采制样班组长 张俊艳
“严字当头,质字在心,以检促优,成就非凡。”这是荫营煤业选煤厂生产技术部采制样班组长张俊艳的工作座右铭。1994年,18岁的张俊艳来到荫营煤矿选煤厂,用青春的热血、严谨细致的操作方式,质检出一粒粒煤海之星。30多年来由一名普通职工慢慢地成长为一名优秀“煤花”班组长。
“采”心灵之煤
扎根煤海,把好“源头关”。张俊艳对着贴有不同取样时间、指标特性的密封式磨口瓶满意自豪地说:“让每一粒出井煤,产出最大的经济效益。”这位“煤花”班组长的日常工作就是对洗选各系统指标进行监控,用化验数据指导生产,做到持续安全稳定、安全生产标准化。她深知,从入洗原煤再到精煤、中煤、煤泥,只有样采准了、制准了,才能保证数据的代表性、及时性、准确性。2024年1月到3月,采制样班组采取煤样2979批次,报送相关数据178份,实现用人少、效率高、效益高。“煤花”班组长也被授予了“技术标兵”荣誉称号,还获得了2023年职工技能竞赛采制样工竞赛第二名。
“检”创新之窗
强化自身,把好“质量关”。张俊艳始终坚持“精严细实专、严把质量关、一举一动有标准,一言一行皆文明”采样工作理念。工作中她对每一个采制样化验指标数据都要过目确认,通过数据对系统设备进行评定,确保所采制的批次化验结果都与用户采制样结果吻合。团队也在张俊艳的严格管理下,实现了控成本、增效益,不断创新提质提效,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堡垒。
“效”安全之花
狠抓细节,把好“安全关”。“煤花”班组长不论寒暑,常年奔走在采样、取样、制样、送样的路上,为精煤生产提供准确数据。那些“吓一跳、冒冷汗、小伤害”都成为张俊艳心底里忘不掉的登记卡,时刻牢记教训、严格把关。2024年1月20日,采制样员赵敏在学徒过程中,忘记按规章制度操作破碎机,直接站在破碎机上打开运行的破碎机箱盖,造成破碎机一声巨响。作为师傅的张俊艳听到破碎机声音异常,急忙关掉电源。张俊艳回忆着说:“当时现场吓我一跳,稍不注意煤粒飞溅伤到人,后果不堪设想。”张俊艳在每周定期开展煤矿安全理论措施学习、安全生产知识学习,反复强调安全事项,把好安全关。
“亮”幸福之美
坚守职责,把好“心灵关”。在煤海摸爬滚打多年的张俊艳一直坚持以质量为中心,标准化作业保安全,为企业发展筑牢安全防线。采制样班有7名女职工,她会用心倾听每个人的意见和想法。当同事遇到困难时,张俊艳会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你看,窗外红色的窗花就是我们亲手制作的安全幸福之花。它寄托着我们采制样班组每个人对安全的美好祝福。”张俊艳饱含深情地说道。
采样制样只是张俊艳日常工作的缩影,作为一名班组长,她深知自己肩上的重任,她立志要强化自身综合素质、提高安全生产技术,不断为销售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关林杰:用“心”讲好班组故事
天安公司壁盈煤业检修班班组长 关林杰
从事矿山工作十几年来,关林杰始终坚持“生命至上”的原则,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忘我的工作态度,立足岗位,为矿井安全生产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细心耐心 点亮安全“长明灯”
班组是安全生产的前沿阵地,被称为“兵头将尾”的班组长对于矿井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23年,在91302副综采工作面,该矿煤机司机发现顶板压力过大,有片帮的危险,他不敢耽误,立即向班长关林杰报告。“片帮是由顶板、底板压力过大导致,一旦发生危险系数极大。”关林杰说。当时他看到煤层已有开裂,立即进行了三位一体验收,随后又带领支护工超前移架,将潜在的危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做好班组各项工作的验收,是保障班组工作安全的最重要手段,所以在现场管理中,关林杰一直坚持:安全隐患不排查不放过,必须在班前、班中和班后进行隐患排查及机电设备的检修、电气完好的检查,杜绝设备失爆现象,保证设备各部位的良性运行;工作质量不合格不放过,每次完工后要进行复查,对质量不高敷衍应付的一律返工,使职工养成了扎实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同时,要求现场施工结束后,必须清理现场杂物,做到人走物净。他总是对组里工友反复强调:“上岗前检查处理隐患是自己安全的前提,下班前不留隐患是他人安全的保障。”
精心用心 规范班组管理
关林杰对安全是一个“一板一眼”的人,在多年的班组管理工作实践中,他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经”。一是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通过学习上级文件精神、煤矿安全规程、岗位行为规范等,强化职工安全意识,让安全理念融入每一名职工内心深处,提高职工自我保安能力。二是规范班前会、班后会、安全活动,利用规程连读、以案说法和有奖问答,让职工明确安全要点。三是坚持每天在作业现场进行“手指口述”安全演练,利用“手指口述”,使全班职工在工作前、工作中和收工前进行安全提示。四是长期坚持入井前安全宣誓、班长带队集体进入工作岗位、现场隐患排查、班中巡回检查和收工集体升井等一整套安全管理措施。
再好的“安全经”也要靠落实去实现。为此关林杰从完善班组管理制度入手,实行民主管理,推行班务公开,营造班组团结和谐、思想稳定、团结向上、凝聚力强的氛围,坚持教育与奖罚相结合,以班组管理与自我管理为手段,人人落实责任,人人自我保安,一切为安全让路,一切以制度为先,把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工程进度和经济利益捆绑考核,严格操作不徇私情,确保安全考核制度兑现落实。
关林杰常说检修班组像是一枚周而复始的齿轮,好像每天都在重复差不多的工作,但就是这日复一日地坚持、日复一日地守护,才让这枚小小的齿轮担重负、扛大任,也是因为这些重复的“小事”让他在平凡岗位散发不平凡的光彩。
冯小伟:勇做轨道运输的“排头兵”
天安公司昌都煤业准备队班组长 冯小伟
冯小伟,一个名字背后蕴藏的是无数日夜的坚守与付出。他出生在煤矿世家,在爷爷、父亲身上早已知道了井下作业的危险和一线煤矿工人的辛苦。从一名初出校园的懵懂少年锻炼成如今的班组长,冯小伟凭借着不懈的努力和执着的追求,书写着自己的奋斗历程。
严守安全 他一丝不苟
“严、细、实”是大家对冯小伟的评价,作为准备队班组长,在日常工作中,他需要密切关注运输设备的运行状况,每次运输前他都会对车辆、材料的捆绑以及车辆的连接进行检查,提前对运输线路中风险隐患进行一一排查,确保一切都安全后才可以作业。一次,班组成员董瑞刚对材料进行了捆绑,冯小伟在运行前检查时发现捆绑得不够牢固,随即过问董瑞刚是怎么回事,董瑞刚不情愿地答应着:“差不多得了,没事。”冯小伟很生气,对其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和耐心教导:“捆绑不牢固,在运输过程中材料很可能会散落到车外,给跟车人员造成人身危险,绝不能马虎大意。”冯小伟用他的实际行动严守着班组每个人的安全,为班组成员的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面对困难 他勇挑重担
作为“兵头将尾”,他首先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勇于承担起自身的责任。面对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和挑战,冯小伟始终保持冷静,理智应对,勇于创新,不断寻求解决方案。2023年7月,该矿151302综采面要安装280架单元支架,按要求必须在一个半月之内完成运输安装,不能影响9月份生产。时间紧,任务重,并且这种支架与平常用的平板车不匹配,给运输造成很大影响。冯小伟临危受命,主动承担首次运输单元支架任务。他们想办法改造平板车,使支架相匹配,加固捆绑的稳定性,经过了多次失败尝试,最终安全平稳地完成了第一趟运输任务,为后来的安全运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面对责任 他无怨无悔
冯小伟深知,要想带好队伍,不但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娴熟的操作技能,还要孜孜不倦地学习、大胆创新。因此他常常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和分享会,安排经验丰富的工人对新工人进行一对一辅导,鼓励他们自我学习,并对进步给予正面反馈和奖励。他总是能根据当班出勤人员技能和状态合理分配工作计划,并在上井后对一天的工作进行反复总结。正如他经常说的:“组织好班前会、班中检查落实以及班后总结评比是提升团队效率、确保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在冯小伟的带动下,全班职工掀起了“比、学、赶、帮、超”的热潮,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圆满完成各项任务提供了可靠保障。
“既然选择了矿井,就要坚定初心不动摇,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就这样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职工的安全行为和工作热情,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积极的力量。
郝斌:为这位“90”后班长打call
天安公司海天煤业准备队生产班组长 郝斌
“这小伙儿,不像一个90后,更像一个成熟老练的‘师傅’。”“他总是队组里最早下井、最晚上井的那一个。”这小伙儿就是海天煤业准备队生产班组长郝斌。
郝斌,已经在掘进一线工作四年了,虽然参加工作时间不长,但他凭借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工作的热爱和一股子钻劲,很快就成为独当一面的技术好手,并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班组长,获得天安公司2023年度“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吃苦耐劳”的班组长
为了带出一支优秀的掘进队伍,他以身作则,经常冲在工作最前沿。据工友小刘介绍说,有一次郝斌在井下,工作面正常支护了一排后开始割第二排煤,割了不到10分钟皮带突然就停了,随后岗位司机从信号喊话进来说二部溜子一块刮板损坏卡住溜槽,一个人无法处理。接到消息后郝斌安排其他人继续生产,只带了一个工友去现场处理故障。二部溜子司机当时正干着急不知所措。郝斌立即安排岗位司机拿铁锹将煤清理干净,随后扑下身子和工友一起松螺丝、拉吊链、上刮板,40分钟后溜子刮板更换完成,溜子恢复正常。在井下现场像这样的事时有发生,他所在班组充分发挥了带头作用,在施工复采区东回风巷和3818二切眼期间,班组精湛的割煤水平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积极带动队组提前完成了任务。
“笃信好学”的班组长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成长。郝斌严格要求自己,必须娴熟到哪个环节或设备出了问题,就马上想到是哪些不良因素导致的结果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他常常对身旁的工友说:“作为班组长,就必须比别人付出得多,要对工作面出现的各种问题刻苦钻研。”在实际工作中,为了掌握一套过硬的技术本领,带出一支过硬的职工队伍,他从提高自身素质做起,虚心向别人请教。针对班组青工多、参加工作时间短、技术素质低的实际情况,邀请老工人同青年职工结成“一帮一”对子,对青年职工边教、边学、边督促,从而在班组中兴起爱岗、敬业、学本领、比技术、传、帮、带热潮。
“甘苦与共”的班组长
郝斌带领的班组,处处洋溢着团结、和睦的气氛。工友生病住院他都要组织职工上门看望,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大家一起帮忙解决,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每个工友的生日他都了如指掌,每当有工友过生日他都组织班组成员一起庆祝,大伙在一起有说有笑,增强了兄弟感情,也凝聚了人心。在工作面出现构造等特殊地质条件时,工作特别辛苦,但没有一个人抱怨,连续工作10余小时,坚持将工序完成才下班。郝斌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染着每一个职工,凝聚了战无不胜的团队精神。
这就是郝斌,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优秀班组长的荣誉称号,相信在他的带领下,他和他的兄弟们会攀上新的高峰!
张贵鹏:为安全生产铺平道路
天安公司圣鑫煤业综采一班班组长 张贵鹏
“脚踏实地、吃苦耐劳、和蔼可亲、甘于奉献……”这是班组工友对张贵鹏的一致评价。张贵鹏是圣鑫煤业综采一班班组长。他责任心强、能吃苦,凡是遇到急、难、险的工作都会冲在第一位,总能带领班组职工保质保量干好每一项工作。
“我是班组长,干在前头是应该的”
2023年,面对31303巷道中300多米巷道积水多、淤泥难以清理,这个制约班组文明生产建设的硬骨头,张贵鹏看在眼里,想在心里。他勇挑重担,和班组兄弟们在一起,加班加点,每天在正常生产任务完成后加班1个多小时进行淤泥清理、挖水渠作业,夜班经常上井后就已经是早上10点了,在短短十几天之内就完成了300多米的巷道淤泥清理,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区队交给的任务。
“没有严格的作业把关,一切成果都会归零”
在生产作业中,他严把质量标准化关口,要求班组成员在工作中讲标准,干标准活、上标准岗。干部职工都知道张贵鹏有一套“三不放过、两不入井”班组安全管理法,即,安全意识不到位不放过,违章操作不放过,不参加安全活动不放过;入井前状态不佳不入井,违反安全管理规定不入井。“我们班本地职工多,好多人下班回到家里还要下地干活,特别是农忙时节,有的职工休息不好,导致精力不集中,安全状态差,容易出问题。”该矿综采一班李会祥说:“所以他的班组安全管理法针对性很强,效果也不错,近年来杜绝了轻伤以上安全事故。”
“不会学习的班组长,不是一个好班组长”
他善于学习和钻研业务技术知识,经常是带着问题学习,除了认真翻阅相关业务的书籍,还经常向同事和上级领导请教,通过学习提升了自己的业务水平,也解决了一批工作中的难题。在提升自己的同时也不忘带动班组人员共同进步,他坚持利用班前会,组织班组人员学习岗位操作流程和采煤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以及集团公司和天安公司各种会议精神,在他的带领下,综采一班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很大提升。
张贵鹏常说:“工作中的苦、脏、累、险,是所有煤矿工人都要面对的,不需要抱怨,做好自己的工作是天职。”他在工作中勇于承担责任,不推诿扯皮,以高度的敬业精神,高质量地完成各项工作,为圣鑫煤业的高效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程晓辉:大家心中的好班长
天安公司苇町煤业综采队生产一班班组长 程晓辉
走进程晓辉的世界,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幅充满激情的画卷,那里面有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地工作,有只争朝夕孜孜不倦地学习,有不计得失默默无言的付出,他被大家称为“心中的好班长”。他所在班组被评为天安公司2022年度“模范班组”,他本人还荣获晋城市泽州县2022年度“优秀班组长”荣誉称号。
身体力行的带头人
“作为班长就要带头,就要多奉献!
”这是程晓辉的口头禅。工作中,面对困难他没有丝毫退缩,而是把压力变动力,想办法,提出解决方案,优化生产流程,减少对生产效率的影响。苇町煤业现回采9#煤,地质条件变化多,92307综采工作面因地质条件影响,工作面底板出现硬矸,需要松动爆破;随着工作面不断向前推进,煤层高度也达到平均回采厚度,但底矸还没有消失。程晓辉琢磨现场条件及支架性能,通过采取支垫溜子和支架的方法使工作面顺利跳过底矸,为全矿月度及年度产量任务完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安全工作的“排头兵”
“安全是最大的效益。”是程晓辉经常说的一句话。在安全管理上,他以身作则,要求组员做到的他首先要做到。每次下井前,他都仔细查看组员准备情况、布置作业、及时提醒职工按规操作,保证安全。生产过程中注重工程质量,盯住细节,勤于检查,抓好落实,时刻注意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他还注重在班前加强安全重点宣教,班中注重岗位危险源辨识,班后要求职工经常反思安全方面存在的不足,形成了自己不违章指挥、职工不违章作业的良好风气。
言传身教的螺丝钉
除了做好日常工作,程晓辉还注重班组的建设。他与组员们打成一片,合理分配工作,协调团队成员关系,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为了培养班组持续学习的能力,程晓辉将上级要求和现场生产相结合,组织组员现场讨论,以身作则进行技能教学,并定期抽查监督学习成效,确保组员安全流程操作到位。他也会时刻监督组员严格执行队内制度和交接班制度,确保班组各项流程稳定运行。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程晓辉的带领下,班组逐渐形成了“生产一班齐心,职工队伍团结”的良好局面。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所讲的每一句话既平凡又普通,他总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工作态度去影响和感染每一个人,用自己闪光的青春去实现属于他的成就。
杜秀伟:煤矿佼佼者 矿山“顶梁柱”
轩岗煤电焦家寨矿综采一队班组长 杜秀伟
在轩岗煤电焦家寨矿百米井下正行进着一个煤矿的佼佼者,他作风优良、素质过硬,出色完成各项任务,为焦家寨矿高质量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他就是综采一队班组长杜秀伟。
生产“顶梁柱”
焦家寨矿综采一队所在的5132综采工作面,典型的“三软煤层”。2022年3月,工作面出现了顶、底板以及煤壁破碎的严重现象,工作面支架达不到正常采高,并伴随有支架歪斜、挤架咬架、推拉油缸易损的技术难题,严重制约正常生产。
为啃下这块硬骨头,杜秀伟和矿领导、队干部、技术人员多次在井下现场研究方案,制定推进措施。在困难面前,部分职工表现出畏难情绪,杜秀伟一方面鼓励大家:“困难是暂时的,只要咬咬牙,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另一方面,他每天第一个到达工作面,和老职工一起肩扛上百斤的液压支柱、π型梁、加强支护。
最后,他们研究采用了超前注浆加固煤体的办法,强化顶煤管理,以最快的速度恢复正常生产。
杜秀伟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必要时他总会匍匐前进,拿着风镐扩帮起底。在他的感召下,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越来越强,每个人都发扬不怕吃苦、勇于攻关的精神,摸爬滚打在工作面,每天连续工作15小时以上。
“既然选择了井下一线,就要随时处于备战状态,随时迎接风险和挑战。”杜秀伟常常这样教导工友。2023年3月,综采一队所采的5132工作面末采又遇到顶板压力大、维护难度加大的难题。
杜秀伟率先垂范、身先士卒,和队领导多次研究,最终确定用2.8米液压支柱、3.2米π型梁加强支护,采用“一梁三柱”间距1.5米、每隔10米架设木垛的方式强力推进。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了5132工作面的末采工作。
安全“排头兵”
“我们虽然是生产队组,但不能忽略安全搞生产,我们坚决不要‘带血’的煤。”工作中的杜秀伟是出了名的“婆婆嘴”,他随时随都会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
杜秀伟通过“每日一题”、师带徒、现场“结对子”等形式,细化分解安全知识、作业规程,不间断地对职工进行安全宣教。每天班后会,他会点评上班工作,肯定好的做法,指出存在问题,并通过事故案例及当班工作特点,明确安全注意事项,增强班组成员综合安全素养。
杜秀伟还利用“周安全活动日”平台,每一段时间对职工开展安全知识考试,成绩与工分挂钩浮动,较好调动了大家自主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在全班组形成了“学业务、懂安全、干标准”的浓厚氛围。
“三违”是安全生产的大敌,为了狠反“三违”,杜秀伟在班组内建立了老工人和新职工安全“一帮一”包保制度,除了帮业务、帮技能外,还要包安全。
新工人违章老工人要受牵连,老工人违章新工人监督到位会受奖励。这样全班组形成了互相制约、共同提高保安全的良好态势。由于“治班有方、管理有道”,杜秀伟所在班组月月超额完成生产任务,连续20个月未发生轻伤事故。
关爱暖人心
为进一步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提升班组向心力,从去年开始,在杜秀伟的提议下,班组每年都会给单身、跑家的职工过生日。家住50公里外的老职工闫国梁就是第一个享受这个待遇的职工。
“大家干煤矿不容易,出门在外走到一起就是一家人,就是一个温馨的大家庭!
”这是杜秀伟的一句口头禅。前几年,职工郝志林身患重病长期吃药治疗,杜秀伟第一时间组织工友向其伸出援助之手,逢年过节都带领工友上门探望。
在焦家寨矿去年开展的“零事故、零隐患”班组活动中,杜秀伟结合自己多年井下一线工作经验,提出作为班组长对待职工应该做到“三清楚、四必访、五必帮”:清楚每一名职工家庭情况、出生年月、兴趣爱好;职工精神状态不好必访、家中有事必访、连休5天必访、身体患病必访;职工“三违”必帮、有不良情绪必帮、家中办事必帮、身体患病必帮、生活困难必帮。他的经验在全矿很多队组都进行推广应用。
吴轩生:井下生产运输线的护航员
轩岗煤电梨园河矿皮带队检修班组长 吴轩生
在煤炭生产过程中,皮带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他们负责将煤炭从井下运输到地面,而皮带队班组长则是这个团队的灵魂。
扎根矿山 无悔奉献
吴轩生,1986年参加工作,成为一名梨园河矿工人,一直从事井下皮带检修工作至今。
没有豪言壮语,他却以严谨的工作态度,感动着干部和职工,成为大家心目中的榜样。没有惊天事迹,他却以尽职尽责、担当作为、勇于奉献的精神,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今年55岁的吴轩生,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浓眉大眼、笑容满面,做事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三十多年的工作经历,使吴轩生对煤矿这份事业有着特殊的感情。
他舍小家、顾大家,兢兢业业、不计个人得失,以高昂的工作热情和积极的工作态度全身心投入到所热爱的煤矿事业当中,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实现了一个煤矿工人的人生价值和追求。
遵章守纪 履职尽责
吴轩生的主要工作就是管理维护梨园河矿井下主运输系统现有的9部皮带。
梨园河矿受地质条件影响,井下运输线路长、坡度大、巷道交叉点多,导致皮带机检修工作琐碎繁杂。
身为班组长,他从班前会的劳保用品穿戴,到交接班的接班排查工作,再到设备维护、皮带检修、设备改造,样样都会亲自检查。
“我们下井要放慢脚步仔细听,才能从铁器之间摩擦的声音中发现问题。”这是吴轩生常常对班组职工说的话。
在遇到重点检修任务时,吴轩生总是时时紧盯现场,认真研究制定解决方案,带领大家第一时间排除设备故障,确保安全生产顺利进行。
如果没有实干担当的态度,没有仔细观察的习惯,小问题很可能就有引发设备停机事故的可能性。
在吴轩生的带动下,班组职工的日常巡检工作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班组多次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问题,从未发生过因检修不到位而影响生产的情况。
善学苦思 勇于担当
班组工作关键看班组长,班组长的表率示范作用至关重要。为了确保井下安全运输正常,下班后吴轩生经常会在队里待到很晚才回家,手机长年保持24小时畅通。
参加工作三十多年来,从普通工人到班组长,吴轩生不论是专业技术还是管理经验,只要有不会不懂的地方,他都会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并且,他所学的技术诀窍,都会手把手地倾囊相授给班组成员。他带领的班组里都是技术能手,他们攻坚克难,解决了一道道矿上的安全运输难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煤矿工人的责任与担当。
惟奋斗者进,惟实干者胜。作为皮带检修工作岗位上的“排头兵”,吴轩生以身示范,带领检修班全体职工立足岗位、敬业精修,赢得了矿领导和职工们的好评。
杨振华:尽职尽责“孺子牛”
轩岗煤电实业公司焦家寨分公司制网车间班组长 杨振华
杨振华,轩岗煤电实业公司焦家寨分公司制网车间班组长。自入职以来,他就坚持以服务为本的原则,全身心做好本职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发光发亮。
打铁先得自身硬
自担任车间班组长以来,杨振华就埋头一心一意苦学技术,立志要干一行、精一行。杨振华认真研读过《金属丝编织网学》《加工与应用金属学》《安全生产专业实务》《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等教材。平时的学习中,他总是将理论学习和实际工作相结合,遇到不懂的地方,就随时记在本子上,实际工作中虚心向身边老师傅请教。
安全仍要靠管理
安全是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杨振华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每班到厂区各生产环节开展安全检查,做到指挥协调在现场、安全检查在现场、隐患排查在现场。
他深知从事生产工作中安全的重要性,方方面面的工作环节比较繁杂,安全管理需要更加细致。他严格要求分管班组长各司其位,各负其责,既要做到分工明确,又要做到相互协作。他在安全检查中明确班组和个人的安全责任,围绕开工设备、安全措施、生产任务、自查自检四个环节,全面筑牢车间的安全防线。一旦发现问题隐患,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整改,关键时刻亲自操作,总把最危险的工作留给自己。
在班组工作当中,加班加点更是常态化,有一次焦矿急需一批菱形网,在生产过程中,临近下班设备突发故障,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不影响第二天的生产工作,他去原平购买配件,回来后组织维护人员连夜维修、组装。在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后,才放心带着疲惫的身躯回家。
素质才是硬保障
杨振华所在车间有一项任务是生产矿井支护网片,每年需要完成的任务数量和质量都有严格要求,车间的工作压力比较大。杨振华为了更好冲刺全年目标任务,在人员素质方面没少操心。
组织用工方面,他尤其注重老工人的“传、帮、带”作用,安排工作时,他注意新老搭配,让老工人和新工人“结对子”,同时大胆地让新职工挑重担,将他们安排在重要的岗位上锻炼,充分调动了学技术的积极性、主动性。
创新只有深钻研
工作实践中,杨振华认真钻研业务技术,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积极为车间里的技术改造出谋划策,先后参与了车间多项技术革新,让车间生产效率不断提高。
车间之前新购置的扎花编织焊接网机、经纬网编织机等4台机械设备没人会用。杨振华就“泡”在车间深入研究和学习,并教会所有人怎样使用新机器。
新设备投入使用后,大幅度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成品的产量及合格率,为煤矿提供了不同规格的菱形网、钢筋网片等优质产品。
杨振华多年来尽职尽责,带领车间以及时、高效、可靠、安全、优质的服务为矿井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张文庆:煤海一线的“侦察兵”
轩岗煤电同基煤业公司通风科瓦检队班组长 张文庆
从2010年进入通风科成为一名瓦斯检查工,十四年如一日始终践行“安全大于一切,高于一切”的理念,带领班组成员奋战在井下工作面瓦斯监测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侦察兵”的责任与担当。他就是轩岗煤电同基煤业公司通风科瓦检队班组长张文庆。
勤学苦练 积累经验
作为安全生产和矿工生命的守护者,瓦检工的工作需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和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刚参加工作的张文庆看着单位走廊里悬挂着先进劳模的照片,暗下决心要在这个岗位上干出“名堂”,也要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为了能多学知识,他把工作岗位当成课堂,把井下现场当作实践教材,每天随身携带笔记本,碰到自己不会的问题就记录下来四处请教,对照专业书籍反复琢磨。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刻苦钻研和勤奋努力,张文庆很快进入了角色,成为行家里手,担任了通风科瓦检队班组长。
加强教育 筑牢安全
“只有严抓细管,按章操作,才是公司职工最大的福祉。”张文庆深感瓦检班组长的责任重大。他从提升班组职工安全意识入手,每天班前会,都提前抽出20分钟时间,组织班组成员剖析近期事故案例、学习岗位操作流程及应知应会知识,并将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汇总,及时和班组人员探讨、讨论,有效激发了班组人员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了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术素质。
热心助人 以情暖人
张文庆抓安全虽然严格,但不失对职工的关爱。管理上的铁面无私,掩盖不了他对班组职工的浓浓深情。他始终把班组职工当成自己的家人,在日常生活中,他积极与每位工友互动沟通,询问工友们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像老大哥一样热心。
这样良好的沟通交流,让张文庆的班组成员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共同克服了工作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他的班组工作既有严格的制度化管理,又有人性化的浓浓情谊,整个班组形成一个整体,非常有凝聚力和执行力。
“成绩只能代表过去,荣誉会鞭策自己继续恪尽职守,我会循着安全的道路坚定向前。”近年来,张文庆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团结带领班组成员圆满完成了一项项艰巨的工作任务。2022年,张文庆荣获轩煤公司“先进个人”“先进劳模”称号。
文 / 朱镨予 通讯员 武静 侯晓峰 刘志丰 郭亚楠 石欣 贾慧军 高碧琛 王振伟 张秀英 冀敏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