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是庙号吗

高祖是庙号。庙号是中国君主死后在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高祖是古代帝王的庙号,常见的庙号有:太祖、世祖、太宗、高宗、中宗、世宗、仁宗等。有的君主死后会有多个庙号,这是追尊、改谥等原因造成的。

高祖这个庙号通常给开国皇帝,比如李渊、杨坚等。但是,在五代十国时期,连儿皇帝石敬瑭这样的也得配高祖庙。而且这期间是高祖庙号大盛的季节,像刘知远等死后一律是高祖,连前蜀、南汉这种偏安一隅的小国创建者也频频使用高祖作为庙号。

高祖著名人物有隋高祖杨坚、唐高祖李渊等。

高祖是庙号吗 学类资讯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隋高祖:即隋文帝杨坚(541-604年),汉族。隋朝开国皇帝,其父(隋太祖武元皇帝)杨忠是西魏和北周的军事贵族,北周武帝时官至柱国大将军,封为隋国公,杨坚袭父爵。初唐的李延寿在《北史》中赞美隋文帝:“皇考美须髯,身长七尺八寸,状貌瑰伟,武艺绝伦;识量深重,有将率之略。”

公元581年二月甲子日,北周静帝以杨坚众望所归,下诏宣布禅让。杨坚登基称帝,定国号为大隋,改元开皇,大赦天下。

唐高祖:唐高祖李渊(618-626年),汉族,字叔德,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北)人。唐朝开国皇帝。受北周唐国公爵号,后为隋炀帝太原留守,兼领潼关以西的军事指挥大权。趁军阀混战时叛乱起兵于太原,定鼎关中建唐,又翦灭群雄统一全国,实为一代创业之主。在位九年,后来,其次子李世民一手导演了夺嫡的“玄武门之变”,被迫传位于李世民,被尊为太上皇。贞观九年崩,死后庙号为“(大唐)高祖”。

庙号起源于商朝,早在商朝就已设立,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就会特别追上庙号,以视永远立庙祭祀之意。当时庙号只有三种:创基立业曰“太”(太宗太甲)、功高者曰“高”(高宗武丁)、中兴者曰“中”(中宗太戊,一说祖乙),另外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给予祖或宗的称号。这些是最早出现的庙号。

商朝灭亡后,周朝没有延用商朝的庙号制度,所以周王有谥号而无庙号,再到秦始皇建立秦朝之后将庙号连同谥号一同废止,原因是庙号和谥号的定夺将会形成“子议父、臣议君”的局面。故周朝到秦朝,庙号一度被废止了近千年之久。

汉朝时期逐渐恢复庙号制度,从此庙号一直延用了两千年之久。汉朝对于追加庙号一事极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没有庙号。刘邦是开国君主,庙号为太祖,谥号为高皇帝。汉朝强调以孝治天下,所以除刘邦和刘秀外,继嗣皇帝谥号都有“孝”字。两汉皇帝人人都有谥号,但有庙号者极少,尤其是西汉,非有大功大德者不能拥有。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