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头山鉴赏秋色-日照贡嘎下山难、道路颠簸护板螺丝断(贡嘎日照光头秋色螺丝)

雨后的清晨,光头山的云海在日晕映衬下,犹如仙境

黎明前的黑暗

日出时分壮丽的云海仙境和紫色天际线

光头山鉴赏秋色-日照贡嘎下山难、道路颠簸护板螺丝断(贡嘎日照光头秋色螺丝)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整个晚上,两个小孩子都在车上安静入睡!
此处海拔3300左右。
小孩子吃晚饭前还有点高反,结果晚饭过后吃点热热的火锅之后就恢复正常了!
睡觉中也没有出现在措亚线上的高海拔睡觉喊头疼!
看来经常出来高海拔的旅游,对他们的身体的适应性增强很多哦!
在多次醒来检查孩子们的睡眠状况后,睡意朦胧中就听见车外有汽车发动的声音,紧接着就有人来敲车门:“起来啦,准备上山顶看星辰,拍星轨哦”。
两个孩子在第二排(车载挂床)一人一头睡觉,我将第三排放平后对角线睡觉也能接收!
不过这个尾箱门里面没有按钮打开,就连用钥匙开尾门没有打开,也许是我操作不对?还是另有开关?我看钥匙上面有个可以开尾门的标志,可是怎么按都不见尾门打开?这个只有咨询一下4S店的师傅了!
自己在里面没有办法打开尾门,那就只有翻过第二排座椅爬到驾驶位置按车顶便捷开关才打开的尾门!

穿戴完毕,然后将放在主驾和副驾上的行李搬回后备箱,让小孩子继续睡觉,看看时间,现在才5点10分,那就趁黑开车去光头山观光平台。
凹凸不平的崎岖山路,白天开车都需要万分小心,何况此时属于黎明前的黑暗时段,那就开启4H模式,颠颠簸簸的一摇一摆的摇床式往山顶开去!
前面开路的牧马人已经看不见它的尾灯!
底盘高就是给这类烂路的驾驶者一种舍我其谁的征服欲望!
等我们来到观光平台,由于牧马人提前的闯入这个安静的平台,轰隆的发动机声音将这里露营的观光者从睡梦中吵醒!
我看见三三两两的汽车里亮起了夜灯!
红色绿色的帐篷灯也纷纷亮了起来!

紫色天际线显现

露营的游客已经全部起来

我将车辆停在亮剑的旁边,随意朦胧的亮剑也探头望望,寒风刺骨让他皱起了眉头。
天上的云层太厚,只有稀稀拉拉即可星星还能隐隐约约看见它们坚守岗位的发亮的星光!
亮剑继续缩回头再寐一会儿!
孩子们也将伸出车床的头缩回了铺盖里面继续与周公交流去了!
为了了夜空星辰的爱好者已经在夜幕星光的照耀下,架了三脚架,在远光电筒的照射下,开始玩起各种拍摄花样!
我因为摄影工具包已经遗失在小区里,这里就只能看着他们拍摄星空。
不过据我肉眼观察,今天的云层太厚,星星害羞在与我们躲猫猫哦!
我记忆深处最为漂亮的星空应该是措亚线穿越时的牛哈草原维修车辆时,那高海拔4500米左右,肉眼就能看见一条银河挂星空的感觉!
当时寒风刺骨,心情沮丧,就没有拍摄星空照片!
不知道以后什么时候才有机会见这么美丽璀璨的银河星空!

乌云笼罩下的日出时分

日出前的放飞的背影

教主在摄影者SEVEN的指导下玩起了华为的手机拍摄星空模式,用三角架架上手机,曝光15秒,拍摄出来的效果还不错哦!
只是天空的星辰太少!
晨风在山谷里盘旋而上,吹到身上还有点发冷,赶快换上冲锋衣,才将冷意从身上祛除!
手里的手机也没有太多电量,刚好牧马人上不愿意下车吹寒风玩摄影POSE,在车上取暖,那我就在他车上充充电补充能量!
打开牧马车门,一股热气喷涌而出,还是现代化的科技给寒冷的天气增添暖意!
那我也在车上吹吹暖风,享受热意,给手机补充能量!
让他们玩家去接收黎明前的黑暗和冷风去吧!

蓬莱仙岛云中舞

云海翻腾紫线显

天际日晕乌云散

牧马人的热气十足,不一会就吹得我将要脱外套。
看看外面的天色已经开始放亮,还是下车去享受这里的黎明,这里的新鲜空气!
推开车门,寒意扑鼻,一个喷嚏就直接打出!
还是下车吧!
于是更换好雨鞋,背起背包,拿起手机就草摄影平台抹黑走了过去!
现在回想我的夜光电筒,我的三脚架,我的…….。
算了,既然已经遗失,那就放他们自由吧!
还是一脚深,一脚浅的沿着依稀可见的脚印前行到摄影平台。
其实走近才知道,这个那你是摄影平台,看中间两个孔,哈哈哈,原来这里以前是旱厕(高原旱厕都是这样子的)只不过上面的遮羞的部分已经拆除而已!
紧跟着我过来的Seven,将三脚架安置在这个旱厕摄影平台,非常稳定!
另外一个老哥也来到这里,可是他的三脚架稳定器(暂且这样说)卡死了,打不开,就没有办法固定相机,借用我的钥匙和小刀都没能解决!
这个旱厕摄影平台的人越来越多,而我没有脚架,占据这个位置也不好,趁着这时太阳还没有升起,我与教主连忙就往山顶爬去。

向上爬山的小道还是泥泞小道,还好我已经换上的是雨鞋!
竹丛上的露珠将外面的裤子瞬间打湿完毕!
而跟在后面的教主就叫嚷起来,慢一点,我的鞋子和裤腿都打湿完了!
来到一个半山腰,这里的视觉更好!
在拍摄过程中,突然看见后边的远远的地方,出现了雪峰,隐隐约约有点金山的感觉了,于是就深呼吸,练练气,大吼了几声,就听见峡谷里传来阵阵回音!
山顶上也有人回应:“来这里,来这里,风景独好!
”既然山顶风景独好,那我们也就继续往上攀爬!
对直爬上去有太多的灌木丛杜鹃,还是只有横踩矮小的竹丛斜插上去!
短短的500米,背着背包,蹒跚而行!
来到车辙印路段(这段车辙印,应该是底盘较高的硬派越野车来这里撒野时留下的,昨天的牧马人的泥地胎可能在这个地方都很难为,除非四脚挂上防滑链,才知道有没有效果),路面更稀更烂,一脚下去还滑行很远!
算了,还是踩竹丛更安全!

气喘吁吁的来到山顶,这个位置视野才是最为广阔!
这才是360度无死角的拍摄平台!
山顶的人见我来到平台就说:“你们应该一开始就来这个平台,刚才山顶朦朦胧胧的美太漂亮了!
““谢谢,现在来也不迟,日出还没有出来”不过这个山顶的风吹的双手瑟瑟发抖,连握相机的都感觉非常僵硬!
那就放下背包,将双手插进自己的口袋里暖一暖再拍照吧!
这时来到这里的教主直喊脚冷,也难怪,他的裤腿,鞋子全被露水打湿了,那就只有让他不停的跳动一下,靠运动来防寒吧!
终于双手暖和了一点,先用手机来个全方位360度无死角的拍摄吧!
日照金山,已经非常突出。
这时能够看见的贡嘎,峨眉,金鹏上都非常清楚。

时间已经接近7点日出时刻,可东方云海边际出出现了一丝乌云?不知道这乌云对日出有无影响!
最先上来的几个帅哥和靓妹已经抵制不住寒风刺骨的感觉,靓妹已经多次催促要求下山。
还好现在时间已经是日出时刻,突然远方的天际边一丝红光射出,就见一颗乒乓球大小的浑身闪耀着万丈光芒的小不点就从云层里跳了出来,最开始是球的顶部十分之一,在相机的放大倍数下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大。
慢慢的5分之一,云彩在阳光照耀下也铺上了一层黄红色的金光,云层翻腾不已,金光闪耀万分!
此时后面的的贡嘎、金鹏,已经变成了金光闪闪的金山,凝目注视,这时的金山就金光闪闪,犹如天际边出现的金佛在普度众生一般!
远处的一座座金山,犹如一个个率领着千军万马,千兵天将来到世间进行检阅一般!
贡嘎领群雄争霸,万千小峰对其朝拜!
世间一天,天庭一秒,不一会天际间冉冉升起的太阳已经出了二分之一,此时它头顶云层就变成一丝彩带,霞光闪闪!
只听周围观众赞叹不已,惊喜万分!
机遇总是留给有心的人!
只听见相机咔嚓咔嚓按快门的声音!
这个情景比我在黄河第一湾拍日出的感觉更加壮观漂亮!
日出,云海,金山,佛光均能在这里显现!
快,快一点,再快一点,半山腰传来Seven爬坡催促声音!
原来他们也改变拍摄地点前往这个360度的无死角观光平台!
紧催慢赶的他们终于在日出完全跳跃出来的时刻来到山顶!
精彩时刻,精彩万分,也是让他们激动不已!

日照金山

乌云压顶日晕出

日出终于从天际边一下子就跳跃起来!
霞光万照,光照金山,金山变佛,佛度众生,众生唯我,唯我世界!
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仿佛耳旁响起孩子们读国学经典时段: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日出时分的三明治

头顶博士帽的日出时分

人生,顿悟,就在一刹那!
明白事理,感悟人生,就在一瞬间!
不过是非成败转头空,青(金)山依旧在,几度夕阳(日出)红!
改改诗词作废,改改诗意无罪。
人之一生,盛极必衰,花无百日红,月无常圆,在谷底潜伏得久了,势必有所成,所有起起落落,都是命中起伏,有是终有,无始终无,终究是南柯一梦,到死必空!

日出时分云海翻腾!

吵吵闹闹,打打笑笑,拍拍照照,单人,双人,多人,群体,石头,枝丫,云海、日陨,金山、凡是现场能够想到的,找到的都要把它纳入我们拍摄的对象!
只能错拍三千,不愿放过一景!
反正现在都是数码相机,储存的成本比胶片时代便宜N多倍!
刚开始拍摄星空的时候,教主还在说,以前有个朋友拍摄胶片,一张的成本就是800元哦。
那这个拍摄才叫一掷万金!
时间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消逝的很快!
晃一晃,荡一荡就已经8点过了!
此时的金山佛光被天庭收回!
天兵天将已经回归正位!
只有青山,云海、蓝天白云依旧在!
升起的太阳终于被它头顶上的云层所笼罩!

阳光消逝,寒风起,赶快下山垫肚皮!
荡荡悠悠的边玩边拍回到光头山观光平台,没有上山顶的亮剑老哥也在收拾装备;留置在车里的的孩也起来自己找着零食开吃;其他车队的女中巾帼们已经开始做起了早餐!
而我们的早餐还在光头山客栈处等待我们的柴火光临!
肚已空,时已迟,集体拍照下山去!

离开观光平台的时候,人们总是依依不舍。
两个最开始不愿意下车小孩子看见云海就开始兴奋起来,拉着虎妞四处奔跑,强烈要求拍照纪念!
那就让Seven们先下去吧,冷锅冷灶也需要灶火来加热!
给孩子们拍照完毕,也与亮剑那个来个我们上汽大通D90的合照哦,蓝色妖姬,白衣天使在次光头山开碰头会!
亮剑老哥的户外越野互助精神非常热情如火!
有几个年轻人昨天步行上山的已经在客栈老板的安排下,提前预定了他车上剩余的4个位置。
邀约他一起吃早餐也不去了!
看来还是年轻人的魅力大哦。
不要误会,全是男的,现在女的也不肯能冒着生命危险步行20km上山哦。
当然,这话不是绝对!
万一你是巾帼铿锵玫瑰呢?

等我回到客栈处,简易工棚餐厅里已经热气腾腾!
方便面,粉条,蔬菜火锅大杂烩已经摆上桌!
山上的寒冷将我们身体僵硬,但热气腾腾辣气逼人的火锅让我们几碗下肚后就开始浑身冒汗!
爽、辣的感觉让这次光头山鉴赏秋色的行动在山顶就划上了愉快的句号!

吃完早餐,收拾完毕餐厨垃圾,将垃圾按照客栈老板的要求各自归位,我这是做一个爱护环境的户外人士必备功课。
收拾完行李,仔细再检查一遍车辆状况,没有发现其他问题,当然也包括车底护板只能略为观察无大碍!

早在50年前,第一个登上珠穆朗玛峰的新西兰人希拉里,就说过这样的话:

“攀登珠峰的关键并不只是登上顶峰,我甚至觉得能够安全下山更为重要”

上山容易下山难,从力学原理讲,上山时重心向下,自身作用力向上,容易保持平衡;下山时重心和自身作用力都向下,不容易掌握平衡。
上山虽费力但危险性小,下山虽省力却重心下移害怕失足。
开车也是这个道理吧!
下山时重心和自身作用力都向下,汽车发动机本来就在车辆前端,车辆的重心如果下移一起到前端,那么车辆下山时前端的重力就会变成最大,离地间隙可能从200mm左右变成180mm左右哦。
再加上汽车一颠簸,重心更会下移加上加速度,那么前端碰第不得可能性就更大了!

看看这辆牧马人在光头山的折腾劲

光头山的车道,上山时已经战战兢兢,小心翼翼花费3个小时才来到山顶!
额下上对于底盘离地间隙只有200mm左右的D90 来说,就是一个巨大考验!
线到PeterTang下山的经验传输,还是慢慢的谨慎的选择道路下山吧!
不过性情使然,急躁的性子还是没有能够控制下来,等我在下山一个平台上拍完峡谷风光,高山雪峰过后,就已经在视线里看不见前面两车,对讲机里也收不到前面的信号!
反正下面的护板是上周才更换好的,顺便也检验安装效果和护板防护能力如何,于是在两驱+自动模式下,追赶前车而去!
能两边骑着石头走就骑着走,确保底盘少受伤害;能沿着前面明显车辙印的地方就沿着他们的车辙印前进。
不过不管多么小心,底盘还是经常传来嘭的碰撞声音!
经过20分钟的慢慢追赶,终于在英雄5连拐鹅卵石路面追上了三菱教主。
结果在这里就听见对讲机传来牧马人他们已经到达两河口,这么快?才一个半小时而已!
他们难道不怕颠簸难受?算了,不要多猜测,毕竟他们是一匹脱缰的野马,安装了翅膀飞下去的也说不定!

光头山的巨大鹅卵石铺成的道路

下坡路上一直紧跟着教主车辙印前行!
老司机开车非常细致和谨慎!
跟着他的车辙印减少了很多脑细胞的死亡!
我发现我的护板出现问题,是在过了英雄平台,也过了奇特树洞的地方过一个小水沟,教主的都平安无事渡过,而我的车辆底盘却嘭的一声被撞了,这个就存在很大问题。
然后来到一个稍微宽阔一点的地方,停车下车蹲身以检查,我的妈呀,第一块护板已经只有一颗螺丝在稳固着这个块护板,其余三颗螺丝已经全部经受不住这个下上坡道的多次撞击断裂了!
我心里当时就吓出一身冷汗!
还好,检查及时,否则又是措亚线的护板事故再次重演!
于是对讲机里就开始呼救:“我的护板螺丝断裂,暂时无法前行。
”还好这里本来就是脸盆大小鹅卵石的路基,因此就不用千斤顶来顶高,直接找大石块垫在路面上,将左前轮直接开上大石块抬高车身即可!
教主一车人听到呼救,也都下来帮忙!
抬石头的抬石头,拿工具的拿工具!
套筒没有,那就寻找小扳手,最后也没有,那就只有用捆扎绳来固定护板哦!
打开工具袋,一看,还好上周再4S店维修的时候抓了几根捆扎带,也该他们发挥作用了!
那就措亚线后又一次亲自躺在车底对车辆的第一块护板进行用捆扎绳捆扎稳固吧!
捆扎完毕,也知道这条路后面具体情况,那就谨慎慢行走下去吧!
出来这个烂路后再检查一下,如果问题严重,就需要在两河口处找修车店商家取下护板;如果不严重,那就回到大邑县再完全解决护板螺丝问题!
在教主多次提醒路面的的情况下,战战栗栗的将车开出了乱石路段,来到318国道的停车场,俯身一看,捆扎绳都还比较完整,那就趁热打铁直接开回去再说!
再返回高速路口的路上,居然看见亮剑的大白有开车将要返回烂路段,对讲呼喊没有反应,打电话也没有人接听!
也许他有其他事情需要返回吧!
我们就继续前行来到天全服务区加油休息!
这次的爬山货下山路段,油耗抬高啦。
出发前加的油料440元,结果在天全加满后居然花费400元。
不到300km的路段,油耗消费居然400大洋!
百公里平均油耗接近17升!
不过平安归来就是最大的安全!
就是福!
也是那句老话,不要只考虑上山,在上山前需要重点考虑的是上去后怎么下来!

借用第一个登上珠穆朗玛峰的新西兰人希拉里,就说过的话:

“攀登珠峰的关键并不只是登上顶峰,我甚至觉得能够安全下山更为重要”。

人生感悟上山容易下山难,乃人生之常态。
上山讲究的是体力和勇气,下山讲究的是心态和修养。
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志,怀着一颗敬畏、感恩、谨慎、谦卑的心上山下山,这不仅是一种健康的人生态度,更是一种脱俗的人生智慧。
正确对待人生的上山和下山,是值得我们每个人认真践行和深思的问题。

光头山行车体会:

1、这个路段上山两驱模式可以解决80%的路程。
因为上山路段只需要加油,动力强劲,底盘200mm没有任何问题!
其他20%路段主要是滑坡路段的100左右长度为防止后轮打滑,使用上4H模式;英雄平台玩泥浆需要4H模式,鹅卵石路基地段为防止车辆打滑,使用4H模式足够,差速锁基本用的很少甚至可以不用!

2、下山路段全程两驱模式解决问题。
下山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路线选择,很多平时看起来不存在磕底盘的地方反而磕了底盘!
下山安全行车引用亮剑和教主的一句话:谨慎,小心,慢行就能解决问题!

3、上光头山尽量硬派越野!
下雨下雨天最好带上防滑链!
如果是大雪铺地,那就需要4个轮子都带防滑链!
本来就是鹅卵石路基,大雪覆盖下路面是变平顺很多,但湿滑度就翻倍厉害!
这种山路行车不管天晴落雨下雪,谨慎小心慢行是关键!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