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贵州吉利发动机有限公司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作为中国头部民营汽车制造商——吉利汽车落地贵州的动力总成制造基地,这里产出的发动机一次交检合格率超过了99%,体现了产品在制造过程中质量控制的高水准,这背后,得益于技术团队的“精打细算”。
***加载中...
在贵州吉利发动机有限公司,操作工周程圣会对每一台出厂检测发现故障的发动机进行拆解,将其还原成100多个零部件后重新回到生产线。这个过程中他要卸下近300个螺栓找出问题零部件,还要保障其它零部件不受磕碰。
![贵州吉利发动机的“精打细算”(发动机吉利合格率制造全国) 汽修知识 贵州吉利发动机的“精打细算”(发动机吉利合格率制造全国) 汽修知识](http://www.laqxx.cn/zb_users/upload/2024/07/20240721102158172152851897439.jpeg)
周程圣说,他在拆解中需要专注仔细检查每个零部件,完成之后需要工艺、过程质量的确认合格后,再送至装配线正常返线使用。
完成这项精细操作,周程圣只需一个小时,比其他工友快了十多分钟。在他看来,提速的每一分钟,都来自对技能总结分析。
周程圣来贵阳发动机厂已有6年多,刚开始只是装配线上普通的一个操作工,后来调到返工返修部门,而他的工作就相当于是发动机的医生,对产品进行总结分析,确保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在这个主打智能制造的生产基地,更多的手上绝活转化为机械手臂的自动化和灵活性,操作时,工人脑中能细算成了关键。机加工艺主管工程师何济强就是设备操控的一把好,去年还获评了“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称号。这段时间,他正对一款新机型的导入设计生产线改造方案。
何济强介绍,这款新机型的导入设计生产线设备精度非常地高,在加工的时候,有很多尺寸能够达到μ级的精度。第一道加工完之后,会有一个测头去测量出这个面还剩多少余量,和目标值有多大的差距,通过他的程序的计算,设置5键补偿一次,可以把面的值控制得非常好。
5键补偿一次的规律,是何济强带领6人的骨干团队,根据现场加工的稳定性和节拍需求,耗时6天,经过多次测量对比得出的结果。这几年,他们通过技术攻关,将缸盖线的节拍从54秒降低到了46秒。每小时可多生产9件,极大提升了产线产能。
何济强说,他印象比较深的一件事是当时做清洁度的提升,钢带油道有一个划伤,方案制定之后是在夜班,整个团队的人员晚上12点过直接过来,对清洗的工艺流程进行重新的优化,他觉得技术攻关最重要的其实是团队精神。
技术攻关,人才是核心,公司490名职工中,高级技师就占了10%,开发的直列四缸发动机BHE15,去年产量突破30万台,除了国内,还远销瑞典、比利时等国际市场,年产值达22.6亿元。
贵州吉利发动机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文定介绍,他们在2023年6月份通过了国家智能制造成熟度三级的认证,这也是贵州省的第一家。未来他们将以国家智能化工厂为载体,以优质的团队,打造每一个员工的匠心精神和高品质的素养,以劳动模范为引领,进一步的培养人才,继续为企业服务,同时也可以为社会输送出优秀的人才。
本文来自【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