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永年观音阁简介(永年观音阁匾额门洞佛像)

观音阁在战国时期曾是一个烽火台,隋唐时改建为道路通行的门阁,后由唐尉迟敬德重修。
在以后的沧桑岁月中,此阁久经风雨,多次重修,终于在清道光年间建成较大规模。
因阁内供奉观音佛像,故名为“佛阁”,后又改名为“观音阁”。

当时的观音阁占地一千多平方米,高三十米,上下四层,底层为南北大街通行门洞,门洞两侧供奉铁铸佛像三尊,门洞上匾额横书“燕赵第一镜”,相传为本地贡生王琴堂所书。
二层供奉铜铸观音佛像。
阁顶有十二个檐角,仰天飞起,形成飞檐。
每逄正月十五元宵节夜,阁上金碧辉煌,宏伟壮观,阁下火树银花,热闹非凡。

现在的观音阁是于1986年起逐渐修复起来的,原来的佛像和大部分文物皆在文革中被毁,仅遗存下来底层门洞和顶层太阳角楼。
重修后的观音阁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高21米,上下三层,顶层覆盖绿色琉璃瓦,在阁顶层四角增建了月亮、钟、鼓三座角楼,加上原来的太阳楼,共计四座角楼。
北面匾额“燕赵第一镜”为当代书法家黄绮所书,南面匾额“极目南海”为当地书法名人李颖为写。

邯郸永年观音阁简介(永年观音阁匾额门洞佛像)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目前,在观音阁周围增建了部分佛教建筑,形成了以观音阁为中心的佛教场所,主要活动有:每年阴历2月19日庙会、7月30日“打醮”节、正月14日至16日华灯节。

北门(匾额:燕赵第一镜)

南门(匾额:极目南海)

观音阁西北侧面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