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区文新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楼卓鑫:一位“医生”书记的两个战场(街道防控疫情书记浙江日报)

清晨8时,杭州西湖区竞舟路上的香樟公寓“苏醒”了。
“噔噔噔!
”一个“白衬衫”踩着大皮鞋走近小区,保安熊正荣掏出额温枪:“健康码看一下!
”话音刚落,瞥到口罩后面的厚眼镜、小眼睛,他咧嘴笑道,“楼书记来啦!

来人正是西湖区文新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楼卓鑫。
疫情防控常态化后,他时不时要去小区卡点、街道疫情防控综合服务点巡查。
今年43岁的楼卓鑫,到街道工作不满一年,算是一名新兵。
但在医学专业领域,他是一名老将——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曾在省级医院、西湖区卫生健康局工作19年,拥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疫情发生后,党龄24年的楼卓鑫挑起街道防疫领导小组副组长的担子,将专业特长融入基层防疫工作并建立起科学防控体系;他“线上线下”结合,全力以赴为复工复产企业办实事、解难题。
日前,因在“两手硬、两战赢”工作第一线表现突出,楼卓鑫被省委授予“浙江省优秀***员”称号。

杭州西湖区文新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楼卓鑫:一位“医生”书记的两个战场(街道防控疫情书记浙江日报)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短时间内,楼卓鑫再也不想吃方便面了,即使是最爱的红烧牛肉口味。
疫情来袭,整个街道工作人员、社区工作者迅速进入战位。
但食堂人员一下子无法到岗,大家吃饭只能将就。
“最多的一天,中饭、晚饭、夜宵都是方便面。
”楼卓鑫笑着说。

靠吃方便面,楼卓鑫和大家挨过了疫情最吃紧的时期。
社区一线人手紧,卡口管理压力大,楼卓鑫主动请缨靠前战斗,白天带领30名工作人员走遍79个小区卡口;晚上他睡在办公室,召开防控会议、学习上级文件、部署防控工作,随时应对各种变化。

刚开始,一线工作人员佩戴的口罩五花八门,防护程度不一。
年初二,楼卓鑫发挥专业所长,连夜加班赶制课件给大家培训。
同时,他号召大家尽量不戴N95口罩,将最好的防护物资留给和病患最近的医务工作者。

3月,小区隔离封控度过最困难阶段。
楼卓鑫没有放松,反而主动请缨筹建街道疫情防控综合服务点,“我做过医生,更合适这个岗位。
”挑选场地、绘制草图、改造施工,每个细节他都亲自参与、把关,小到外来人员在大厅什么区域排队、从哪部电梯上楼,都要反复讨论确定。

参与讨论的街道团工委书记吴兴昊偷偷告诉,“别看楼书记平时总是笑呵呵的,涉及到酒店改造防护细节,他可一步不让。
宁愿多花力气、多费周折,也要最大限度保护工作人员。

对于街道150多名社工来说,楼卓鑫是他们贴心的大管家,大家常说“有事就找楼书记就好”。
德加社区党委书记赵霞告诉,无论她面临的情况多么棘手,只要“钉钉”上找一下楼书记,多晚他都会给一个明确回复。
而且,楼卓鑫布置工作时细致又周到,每次下发通知给社区,他都写成一段简单易懂的话,并配上一张操作流程图。
1月底,楼卓鑫布置“请领取一瓶消毒片对楼道消毒”的任务,详细说明了1片消毒片配多少毫升水、要用喷洒壶使用的操作方法,还附上了具体消毒片的实拍图防止搞错,“看到楼书记的通知,我们省去了理解的时间,执行效率更高了。

2月5日,楼卓鑫到辖区雅仕苑小区检查门岗防控情况。
沈高摄影。

服务群众,用情又用心。
他号召社区志愿者、工作人员与居家医学观察的居民建立微信群,“一户一群”线上解答居民问题;为疏导居民烦恼,他还将私人电话公布,有空就打电话陪聊。
2月10日,文新街道的温馨服务举措,作为全省典型在省疫情防控发布会上公开发布。

楼卓鑫还带领100多名党员干部跑在复工复产的“战场”上。
连轴转地跑企业,他跑干了嗓子、眼里跑出了红血丝,也跑出了实实在在的成效:2月至今,走访企业5012家,收集问题428个,为企业提供口罩60余万个。
他牵头开发“亲清文新”服务公众号,全时段为企业提供代办、代跑服务,累计发放各类政策奖励、补助并兑现帮扶资金2047.6万元,惠及企业825家。

“爸爸昨天又去巡视菜场了,这是一种小小的‘逆行’吧!
我为爸爸点赞,为所有战‘疫’者点赞!
”日前,在读小学的楼卓鑫女儿在作文中写道。
休息时,楼卓鑫打开手机读了又读,脸上泛起暖暖的笑容,合上手机他又去忙了。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