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名字又杀回来了(换个年代装修名字回来)

小编

你知道怎么穿越吗?

换个名字又杀回来了(换个年代装修名字回来) 建筑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我知道,并且找到了切实可行的方法——梦核装修

那些曾一去不复返、无忧无虑的时光,如今正在以「梦核」形式重新出现在我们的世界里。

我们最近发现,建筑、装修的元素可能是中式梦核的最强载体。

图源:bilibili

回不去的家

叫做梦核

你可能还不知道什么是梦核。

但是你肯定有过因为某个图像或***所营造出的氛围感,而产生穿越时空的错觉。

比如下图这种,一个高糊的,挂满紫藤萝的学校走廊,似乎就能瞬间把我们拽回校园;一部古早的偶像剧片段,就能让我们瞬间想起旧时光;甚至是某个摆在柜里的娃娃,某盏泛黄的灯泡......都是一代人共同确认的中式梦核。

若要落在建筑和装修上,中式梦核似乎有更具体的体现。

它甚至就在你我身边,就比如这扇能过滤掉部分阳光的 蓝色玻璃 。

从楼外看,这些栋自带做旧滤镜的楼,用它拼缝间裹着岁月痕迹的白色马赛克瓷砖,构成某个时代独有且熟悉的建筑记忆。

从屋内看,昏暗的光影,似有若无的纱帘,老式冰箱、家具和海报,转眼间就能将我们拽回某个睡眼惺忪的午后。

图源:小红书

20年前,老房里这些制式化的 土黄色家具 总是保持着调性的高度统一。

从组合柜到茶几,再从书桌到门框,午后泛黄的阳光洒进屋里,整个房间金灿灿的,仿佛一睁眼,只是趴在书桌上做了一个长大成人的梦。

图源:小红书

楼梯间的水泥花格窗 ,是很多人口中 90、00 后的童年标志,是我们过去每天上学放学必看一眼风景。
透过隔窗洒落地面的光,同样是照进无数人记忆中的光影。

还有 blingbling 的彩色珠帘,总会让人不自觉地想起千禧年期间活跃的迪斯科舞厅,和挂画上肉脸方下颌的复古女郎。

每个暑假外婆都要掀开珠链,端来木质的、铁艺的、彩色塑料的各色零食盒,这几乎是一代人共同的记忆。

图源:小红书

除此之外,还有各式各样的印花,极繁却不杂乱。

被褥、床单、窗帘,法式风、中国风,施加于布料上的灵感似乎永远用不完。

图源:小红书

包括这种白绿拼接的、拯救了无数老房无聊的大白墙的卫生墙面。

会不会让你想起扣落墙皮的瞬间,或无数围着墙裙疯跑的课间?

图源:小红书

这些建筑、装修上的碎片,赋予了视觉梦境般的质感,感受上穿越般的体验。

我们往往多看一眼,记忆就会不自觉地追溯到很久以前。

它们共同构成,中式梦核以房为载体的呈现。

被装成

中式梦核的家

你走进过会让人穿越的家吗?

比如狮子那样,地上铺满手工水泥花砖,窗上全是深色木制百叶窗。

好像一走进去,就穿越回到了民国时期的岭南。

图源:狮子的家

不只是狮子家,如今很多人的家里,都有种推门即穿越的视感。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把家装成 30 年前的模样。

开始在新房中融入年代感的旧物,或是延续旧时的装饰风格。

图源:小红书

譬如我们真实人家的屋主董女士,就将上世界的中式美学运用到了极致,61㎡的小家呈现大户即视感。

一进门就有玄机,门旁悬挂女主手作的掐丝珐琅挂件,换鞋凳亦像是年代久远的传承物件。

图源:真实人家

客餐厅内带锁的矮柜,采用古色古香的榆木材质,配合老式的门框窗花,一派老北京茶馆、书斋的风味。

图源:真实人家

博主 @露西的小屋 利用红润深木色的家具,和印花桌布、地毯,还原出奶奶家的那份质朴复古。

图源:小红书

自带穿越感的家,正在被越来越多人追捧。

连带着很多家具品牌,也开始重新制作那些过时的、陈旧的、不像是现下商品的家具。

图源:简顿灯具

譬如老祖宗留下的收纳天花板「 斗柜 」,这两年就在迅速翻红,收纳强、颜值高,放在那儿就自带几分韵味。

藤编的餐边柜、鞋柜 ,也是非常热门的家居单品,有种儿时外婆家的怀旧感,又能瞬间提升家装颜值。

老式的实木桌椅 ,没有多余的花俏设计,主打的就是用料厚实,勾起跟爷爷一起泡茶的夏夜回忆,满满的温馨和惬意。

虽然浅薄层面上,梦核被认为是怀旧。

怀旧装修这些年也的确走俏,然而以上这些自带穿越感的家或家具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梦核。

梦核不只是回忆,更不是某种装修风格。

它是一种美学,是集中在千禧年前后,那个时代独有的精神面貌。

梦核不是怀旧

而是憧憬

梦核到底是什么?

又回到文章最开始的问题,但此时你应该不难发现——

95s - 08s的年代感建筑,共同铸造出如今的梦核大本营。

当时无论穿着,还是室内装修用的色调都比现在大胆很多。

彼时 市面上生产的物品颜色和造型都十分丰富 ,明亮的红橙黄绿不会被吐槽成红绿灯,有做成太空头盔模样的电视,也有流体设计的茶几。

LED灯还没有普及,色温偏低的钨丝灯遍地都是,大街小巷闪烁着绚烂的霓虹,整个城市氛围充满迷幻色彩。

那是华丽爆炸的,色彩斑斓的千禧年。

这种绚烂,在08年似乎达到了一个阈值。

先前飞速发展的经济趋于稳定平缓,人们曾经多姿多样的休闲方式被互联网逐渐取代,时尚风格也从糖果色的y2k变成了清一色的极简风、性冷淡风。

周遭环境的记忆点日渐淡化,无拘无束的时光一去不返, 就连我们对色彩、对生命力的感知,好像都一直停留在那个已经翻篇的童年时代 。

千禧年已经过去,精神却是超前。
譬如最近兴起的知识分子风、老干部风,浅意上是仿照90年代老式洋房的文艺浪漫,实则欣赏那个无论教师、工人都爱写诗的年代,人们骨子里的文化崇拜。

在那个物质匮乏却精神富足的年代,大家引以为傲的是给报纸投稿被录用,孩子们最爱去的地方是书摊,看着小人书、画册流连忘返。

虽然那时可用的材料和可选的物件都有限,但 长辈们非常注重布置 ,哪怕是对廉价品无节制的收纳和堆砌,也都可以做到乱中有序。

建筑工人也不失对建筑空间细节的追求,木匠师傅传承着手艺和匠人精神,家具用料厚实,花纹、线条纯手工打造。

许多人想将那些千禧年梦核的旧物投入现实,拼命反扑。

却忘了真正想要的,恰恰是梦核中匮乏的生活气息。

我们喜欢梦核也好,复古装修也罢,归根结底是不舍那个日新月异、五光十色的00年代。

梦核是我们注定回不去的旧时光,是我们只能在图片和影像中追忆的片段。

如果注定回不去,也许把家装成旧时模样也不错。

起码你可能会在某个午后醒来,看到墙边带着纱帘的衣柜,桌上半罐没喝完的健力宝,绿色的电风扇对着床头呼呼的吹,还有那熟悉又陌生的卫生墙时......会有一瞬间身临其境般的穿越感。

嘿,你醒啦?

这里是1998年的一个普通周末。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