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洒青春见证嘉兴新崛起(人才发展民丰见证项目)

国以才立,“嘉”以才兴,人才发展的第一动力。
近年来,嘉兴致力于打造近悦远来的最优人才生态,逐渐成为集聚人才的强磁场。
据“2021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百强榜单”显示,嘉兴位列第22位,居全国地级市第5位,是榜单中排名上升最快的城市之一。
特别是2020年,大学生流入量首超10万人,硕博人才突破5000人,越来越多的人才,选择在嘉兴安居、创业、扎根。

是什么让人才选择了嘉兴?人才和嘉兴这座城市是如何相互成就的?近期,第三季嘉兴人才形象代言人评选活动正式开启,12位来自各行各业的人才,将用亲身经历作出回答,告诉大家:来了这座城,就是“一嘉人”;追梦来嘉,与你同兴。
同时,他们还将为9月23日至25日隆重举行的2021中国浙江“星耀南湖·长三角精英峰会”倾情打CALL。

即日起,读嘉客户端将陆续推出12位代言人的故事。
今天介绍的这位优秀人才,是嘉兴市发展改革委选调生杨旭。

挥洒青春见证嘉兴新崛起(人才发展民丰见证项目)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人才名片

“我希望长大后能成为一个对家乡的建设发展有贡献的人!
”这句简单的话,是多少人曾在年少时写在作文里的梦想。
从离乡学子到返乡人才,再到城市发展的推动者和亲历者,少年时期的杨旭怎么都不会想到,有朝一日他会实现这个梦想。

杨旭,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嘉兴市2018年度“双一流”高校选调生,现任嘉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三级主任科员。

代言话语

一日为“嘉”人,奔跑为“嘉”兴,在嘉禾大地的广袤沃土中勃发向上的力量。

生长于嘉兴海盐,辗转到武汉、香港、杭州等多个城市求学,毕业后又回到嘉兴工作。
二十多年来,作为一个“嘉兴土著”,杨旭见证了禾城一点一滴的变化。
当他离开了繁华的大都市,再度回“嘉”时,他发现这座城市高楼逐渐林立、马路四向延伸、新商圈拔地而起、数字化改革深入推进……从基建到民生,嘉兴的进步数不胜数,和大城市间的差距大幅减小。

现在,作为浙江省接轨上海的桥头堡,嘉兴正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大潮中。
在建党百年的重大机遇下,嘉兴已经具备了实现蝶变跃升、跨越发展的积极条件。
而杨旭也从享受城市发展成果的普通市民,成为了能够亲身参与城市建设的助推者之一。
这种身份的转变不仅让他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也让他对嘉兴未来的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

建设“嘉”乡

推动重大项目加速落地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期间,嘉兴一个又一个重大民生实事工程竣工的消息,在朋友圈接连刷屏。
7月1日,一个在上海工作的高中同学,在杨旭的朋友圈评论道:“现在的嘉兴也太美了吧!

嘉兴真的美。
打开推送,“森林中的火车站”投入使用、快速路建成通车、有轨电车正式运营、子城遗址公园对外开放……杨旭想自豪地对同学们说:这些项目的落地实施,都有我的参与。

然而,成为一个合格的城市发展改革工作者的路途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杨旭曾在工作心得里写道:“发改委是一个为领导提供决策建议的智囊团,时常会有各种各样棘手的问题找到你,也许闻所未闻,也许平时没有涉猎,但是你的积累和储备需要指引你找到解题路径在哪里。

市发改委也是一个千头万绪的综合经济部门,全面接触政府各项经济政策的研究制定和贯彻落实。
为了更好地助力嘉兴的发展,出身工科的他开始在空闲时间涉猎经济学领域的知识。
他和同事们认真谋划研究嘉兴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推动发布《嘉兴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组织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系列工作,协助嘉善中新智能传感产业平台和南湖微电子产业平台入选省级“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为产业发展谋求了新增长点。

近年来,嘉兴不管是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民生项目谋划,还是在产业项目招引上,高质量项目都层出不穷,近两年全市已累计招引超百亿元项目近30个。
在此过程中,杨旭努力推动这些重大项目入选省级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并加速省、市重点建设项目落实落地,获评市级“项目推进先进个人”。

第六、七、八批省、市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是让杨旭印象最深的项目。
从项目申报审核、领导讲话起草、仪式场地布置、人员排布到活动举办,他都全过程用心跟进。

集中开工活动既是对重大项目的晾晒,也是一次凝心聚力的大会,这样的重大活动可以进一步激励每个项目单位持续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
”杨旭说,“我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嘉兴人参与其中,在建党百年的时间节点上亲身见证嘉兴的腾飞发展,这种激动难以言表。

深掘“嘉”情

立足基层规划更好发展

2019年到2020年,杨旭被派驻到新丰镇民丰村担任挂职农村工作指导员。
两年的基层工作经历,为他深入了解嘉兴的民情提供了帮助。

他到现在还记得,自己刚去民丰村报到时,村党总支书记伍金凯对他说:“我希望我这一届几年干下来后,村集体的经常性收入能比原先翻番,让村民更富一点,那样我就功德圆满了。

对一个年经常性收入原先只有50万的村集体来说,这是最实在、最贴近人民的愿望。
为了实现村书记的愿望,不管是村里创建“市级3A级景区村庄”还是“村集体店铺的市场化改革”,都有杨旭奔波的身影。

他几乎每天都会和村书记一起到村里走访,带领村班子多次召开会议对设计方案进行改进,一起朝着“让村子更加美好”这一目标凝心聚力,稳定迈出改善乡村风貌和人居环境的每一步。
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民丰村终于成功申报了“市级3A级景区村庄”。

“丰收”的喜悦还未消散,2020年,新冠疫情突然袭来,就让杨旭不得不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了抗击疫情上来。
他开始积极组织参与民丰村封闭式管理工作,并且坚守在卡点一线,和工作人员一起严格开展进村人员测温问询、身份核验、车辆核查等各项工作。

“村里30余人的轮值小队80%都由村民青年志愿者组成,志愿值守是义务的,时常需要通宵,但我从大家的眼神中从来看不到疲惫。
”杨旭说,“努力守好‘小门’,就是我们这群年轻人对家乡最直接的贡献。

经过近一个月的严格管控,疫情逐渐平稳,而杨旭又被抽调至全市复工复产工作专班。
专班在省内率先发布了复工复产综合指数,通过对电力使用量、通讯用户量、车流量的实时监测,客观反映出全市生产恢复情况,精准推动了嘉兴市的复工复产。

另外,杨旭还参与组织了“惠企政策落地兑现”活动和“惠企政策落地竞赛”,助力企业主体度过疫情难关。
出色的表现,让他获评了“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一线表现突出个人”的荣誉。

永葆“嘉”心

接力奋进见证共同富裕

杨旭的父亲也是一名公务员。
受到父亲的影响,公务员对于他来说,是一份从小就仰慕并且敬畏的职业。
如今,他一直保留着在一阶段的工作结束后写下一份随笔的习惯。
“常常思考,记录这段时间的内心变化,才能不辜负自己的初心和这份工作赋予的神圣使命。
”杨旭说。

2020年10月份以来,杨旭开始在南湖区发改局挂职,投入到“首善之区”的建设当中,协助管理投资项目计划。

为了扎实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他推动综合供能站项目顺利落地投产,助力嘉兴南湖微电子产业平台入围全省第二批“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培育名单,推动了5G新基建建设问题破难攻坚。

同时,他还稳步推进各类创新载体建设。
推荐上报并获取中央双创示范基地支撑项目资金2820万元。
积极申报上级试点,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成功入围省级高校和科研院所类双创示范基地名单、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成功入选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创建名单。

此外,他还积极参与南湖区“十四五”规划的谋划,结合自身工作对南湖区“十四五”规划提出修改意见,努力衔接市“十四五”规划,争取更多南湖元素体现在市级规划中。

古诗云:“月是故乡明”。
杨旭犹记得2018年,结束7年的在外求学生涯刚刚回到嘉兴时,他还惊叹于这座曾经的江南小城近些年的蜕变。

自小成长于嘉兴的他,总是觉得家乡一路的演变历历在目。
三年的时光眨眼即逝,每每想到自己不再是旁观者,而是成为一名建设者时,他总会忍不住欣喜;每当想到自己能够为家乡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时,他的心中就充满了动力。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短短三年只是我人生中的一小步,希望自己能够始终保持‘肚里有一些墨水,身上有一份担当,眼里有一丝光芒’,用自己更多的三年助力嘉兴高质量发展的每一步。
”杨旭说。

本文来自【嘉兴日报-嘉兴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