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节假日,很多家庭选择自驾出游。然而,一些外省游客却在吉林的高速服务区遭遇了修车困境。“我车有异响,想看看车是不是出毛病了。可在吉林连续走了几个服务区都没有修车的,这要是把一家老小扔在半道上可咋整!
”一位外地游客的无奈吐槽,反映了他们的焦虑和担忧。
吉林省长深高速八屋服务区
在走访中发现,多数高速服务区的汽修点都是“空壳”。在铁科线上的一家服务区,写有“汽修”字样的房屋大门紧锁,屋内空无一物,仅有门口贴着的电话号码。咨询安保人员得知,由于客流量少,服务区目前仅提供开水和卫生间,超市和餐厅等服务均未开放。该工作人员更是直言:“从建服务区吧就有个幌子,它也没有修的(服务),搁那玩意(汽修点)就是幌子,你说没有那玩意摆着吧,上级来检查还不行。”
吉林省珲乌高速华家服务区汽修厂
按照汽修店门口张贴的电话,以倒换备胎为名拨通了 400 开头的一家汽车维修公司电话,对方只是给了一个电话号码,对于价格和其他情况并不了解。随后,按照其提供的电话号码拨过去,对方表示不能粘胎只能倒胎,且需要等待一段时间,并自称是附近村里的修配厂,并非 400 电话的工作人员,还称 400 道路救援公司收费贵,“按照距离一公里要收 3 块钱,谁也用不起。”
再次拨通 400 开头的另一家汽车维修公司电话,对方依旧只给了一个电话号码,接通后对方表示所说的服务区离市区太远,只能修理大车,小车无法修理。若修理大车,除修车的配件和工时费外,还要按照往返距离加收每公里五元的额外费用。
在长深高速一服务区,工作人员介绍,自服务区建成以来,这里的汽修点压根就没经营过,而且整条线路的服务区都是如此。在吉林省内的几条高速线路上,先后走访了近二十个服务区,只见写有“汽修”字样的房屋大门紧闭,不见任何设备和维修人员。
吉林省铁科高速通榆服务区咨询台空无一人
高速公路服务区本应在保障行车安全和缓解司机过度疲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高速公路上必不可少的设施。国家投入巨资建设高速服务区,吉林省内的一些服务区却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成了摆设。就此对吉林省高速集团进行了电话采访,客服人员表示会向领导反映情况,具体情况 48 小时后回复。青科将持续关注此事进展。
来源: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