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初评首批60家四星级文化礼堂公示 有你们村吗?(礼堂文化初评首批公示)

南湖区

余新镇普光村文化礼堂

余新镇普光村文化礼堂于2017年进行提升改造,新建了礼堂和农耕记忆馆,并对已建文体设施、各类活动室进行统筹整合。
提升后的文化礼堂总面积近2000平方米,850平方米的礼堂设施完备,既能满足村大型会议、文体活动的需求,又能用作村民举办喜宴的场地。
由民房改造的农耕记忆馆,得到了余新镇嘉宇建设公司的大力支持,200余件古农具与古家具,在诠释农耕文化的同时,为今天留住了乡愁记忆。

嘉兴初评首批60家四星级文化礼堂公示 有你们村吗?(礼堂文化初评首批公示)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余新镇金星村文化礼堂

余新镇金星村文化礼堂于2013年建成,2017年经扩建提升增设了展陈馆、影院、排练房等功能室,目前文化礼堂面积已达1000平方米,拥有70个座位的专业级别电影院,更是村民们周末的好去处。
整个礼堂外观采用复古与现代风格相结合,功能齐全。
“闪耀金星”展陈馆对金星村的变迁由来、发展现状及产业分布等进行了集中展示,使金星村的历史文化和发展成就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

凤桥镇永红村文化礼堂

永红村文化礼堂,由村级事务中心改建而成,总占地770㎡。
从2013年起,借助文化礼堂开展道德讲堂、文明礼仪、乡风评议、善行义举评选等多种多样的道德实践活动。
文化礼堂现在又是开展未成年人活动、文艺汇演、村民日常排练文艺节目的好场所,还是村民日常宴请的好地方。
既达到了学习教育的目的,又为村民提供了很多便利,是名副其实的“农民的文化礼堂 百姓的精神殿堂”。

余新镇余新社区文化礼堂

余新社区文化礼堂由文化长廊、讲堂、礼堂、特色文化展陈馆,以及多个功能室组成,总面积达970.5平方米。
文化礼堂以“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天天有人气”为目标要求,切实发挥文化礼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主流价值、丰富文体活动等功能,为社区搭建一个传播现代文明的新平台,展示社区形象的新窗口,普及科普知识的大课堂,努力提升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归属感。

凤桥镇三星村文化礼堂

三星村文化礼堂于2014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由文化广场、文化礼堂、文化长廊、讲堂、各功能室以及文保单位组成,不仅记录了三星村的人文历史,还丰富了三星村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建设过程中注重特色挖掘,土窑馆和家风馆的建成为三星村文化礼堂增添了更多人文历史内涵。
三星文化礼堂已成为全村人民实现精神富有的重要载体,对引导农村先进文化建设、美化乡村面貌、加快转型发展,发挥现实意义。

新丰镇净相村文化礼堂

净相村文化礼堂建成于2016年,集学习、健身、教育、培训、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内部设有道德讲堂、展示厅、图书电子阅览室、谈心室、春泥活动室、书画室、棋牌室、排练厅、健身室等。
礼堂以“传承历史文化,继承先辈优良传统”为主线,弘扬社会美德和公德,以更加包容的姿态,打造和睦悦邻新农村,为全新打造“和美净相”再创辉煌。

大桥镇花园村文化礼堂

花园村文化礼堂于2013年成功创建为南湖区首批省级文化礼堂示范点。
礼堂在现有特色农耕文化基础上,对本地民歌民谣、民俗活动、传统工艺等进行收集整理,展示花园村不同历史时期、民俗风情、经济社会等古今记忆,全面反映村史村貌,已成为一个集历史、人文、休闲、娱乐、教育于一体的文化场所。

秀洲区

新塍镇潘家浜村文化礼堂

新塍镇潘家浜村文化礼堂建筑风格融合乡村元素,场所布置突出乡闲和复古。
以“非遗传承、活态展示、草根乡闲”为主题,营造“民风淳朴、居民互助、相处和谐、关系融洽”的文化氛围,通过文化众筹、文化结亲、乡贤坐堂等创新模式,着力建设集思想道德建设、文体娱乐活动、知识技能普及为一体的文化综合体,是秀洲区农村文化礼堂助推乡村治理的典型之一。
同时传承和发扬乡土文化、蚕桑文化、农耕文化,成为既能弘扬传统文化,又能移风易俗的精神家园。

王店镇国庆村文化礼堂

国庆村位于省级经济开发区和国家级物流园区嘉兴现代物流园的所在地。
2016年,国庆村为打造农民群众精神家园,提升农村文化建设水平,总投资350万元,建成总建筑面积787m2,集学教型、礼仪型、娱乐型于一体的农村文化礼堂。
国庆村文化礼堂突出展示电商文化,讲述了“与物流园共成长的电商新村”美轮美奂的“国庆电商发展历程”,借助历史发展积淀下来的地理优势,涌现出一批电商大军,利用互联网技术,使国庆村的精致产品、优秀工艺、传统人文走向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
文化礼堂培育的品牌队伍——村嫂摄影队,把镜头对准身边的普通村民,以女性特有的视角关注着身边群众的幸福生活,记录着新农村进程的点点滴滴……

油车港镇澄溪村文化礼堂

澄溪村文化礼堂建成于2014年底,位于油车港镇发源地澄溪村。
建成以来紧紧围绕“文化礼堂、精神家园”的定位,以村民为本,准确定位重点服务人群,提供惠民服务、便民管理,充分发挥理事会的作用,让村民自主管理文化礼堂,丰富了文娱活动,融洽了村民关系,助推了乡风文明的建设。
澄溪村文化礼堂还注重把传统文化和当今文化优秀成果相结合,把文化礼堂建设成村民喜爱的、有魅力、有特色的澄溪村文化地标、精神家园。

王江泾镇长虹村文化礼堂

长虹村文化礼堂位于秀洲区王江泾镇中部,挨着源远流长的世界遗产京杭大运河,与长虹桥相望。
长虹村文化礼堂把礼堂与家宴中心有机集合,借助地域文化与乡村特色浓厚的 “农民画说礼仪” 墙绘,传承和弘扬传统礼仪,助推农村移风易俗,增强文化自信。
运河渔俗文化的展陈室,陈列着各式各样有关千百年来太湖流域渔业发展情况、渔民生活习俗、渔民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历史资料等,形象、直观地展示了特色民俗文化,是一个渔业文明进步的微缩博物馆。

洪合镇泾桥村文化礼堂

泾桥村文化礼堂建成于2016年,整个礼堂集学习、教育、培训、健身、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
泾桥村以文化礼堂为平台,打造全村百姓“精神家园”,依托文化礼堂弘扬主流价值观,筑垒农村文化阵地,培育农民文化自信。
并根据泾桥村实际努力将文化礼堂打造成全村青少年成长教育基地,泾桥青少年组织——“泾桥向日葵”已成为该村文化礼堂的特色品牌,受到百姓一致好评。

油车港镇栖真村文化礼堂

栖真村文化礼堂依水而立,由原先的生猪屠宰场改建而成,统一格调的白墙黛瓦,道路两边绿树掩映,让人很难想象原来是一个生猪屠宰场。
沿途还有文化廊、民风廊、村史廊、励志廊、成就廊等“文化五廊”,展示着本村的历史文化遗存与今时民风新貌,一旁的清清绿水,围着一圈亲水平台和水上舞台,成为村民茶余饭后散步和娱乐的好地方。
栖真村文化礼堂不仅在硬件上突显特色,软件上也下足功夫,被列入非遗小镇切入口,融入到文化礼堂建设中,打造出属于栖真村的最美文化礼堂。

嘉善县

魏塘街道魏中村文化礼堂

魏中村位于魏塘街道东部,区域面积5.92平方公里,素有“接轨上海第一村”之称。
魏中村文化礼堂于2014年5月23日正式落成开馆,总投资600多万元 ,场馆面积2300余平方米,内设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桌球室、乒乓室、舞蹈房等活动室。
魏中村着力抓住“活力、实力、幸福、和谐、创新”五个关键词,借助村文化礼堂,打造焕发生机的新魏中。

大云镇缪家村文化礼堂

作为全省12个农村基层“文化礼堂”示范点之一的嘉善县大云镇缪家村文化礼堂由中国美院参与设计,设计初期,中国美院对缪家村的善文化、村史、励志、成就、文化五个方面内容进行了调研,突出缪家传统文化,礼制的复兴和演绎。
因此,缪家村文化礼堂以“勤和缪家”为主题,以“一堂三室”、“一厅四廊”的形式进行统一规划布局。

缪家村文化礼堂总建筑面积900平方米,总投资260多万元,内设礼堂、“习近平与缪家”专题展室、农耕文化展室、图书书吧这“一堂三室”的功能区,文化礼堂外配有文化四廊、文化广场、灯光篮球场、百姓舞台、门球场、健身路径等文体活动设施,成为集会议、文艺演出、体育活动等为一体的村级文化综合型“精神阵地”。

自2015年11月30日开馆以来,结合“我们的节日”传统佳节,已经举办了“尝新”礼仪活动、戏曲演出、少儿书法培训、手工制作、技能培训、农耕文化展览等不同类型的大小文化活动百余场,受到了村民朋友们的喜爱。
为了更好地发挥文化礼堂的功能性,礼堂以“月”为单位,将一年每个月的活动提前安排出来,做到月度活动有计划、有预告。
今后,还将充分挖掘本村文体资源,并与文化部门紧密配合,不断充实活动内容,使缪家村文化礼堂真正成为老百姓的“精神家园”。

姚庄镇桃源新邨文化礼堂

桃源新邨文化礼堂建成于2013年,位于嘉善县姚庄镇桃源新邨社区,桃源新邨社区作为嘉善县最大的新农村社区和姚庄镇农房改造集聚的主中心,占地838亩,居民8300余人;因此该文化礼堂一经启用就成为姚庄镇枢纽型文化礼堂,整个文化礼堂包括文化六廊、桃源书场、道德讲堂、礼堂、图书馆、家宴中心、民俗馆等多个部分。

陶庄镇汾南村文化礼堂

陶庄镇汾南村文化礼堂建成于2016年,充分融合了丰富多彩的水乡文化、传统民间文化及现代文明。
礼堂集学教型、礼仪型、娱乐型为一体,坚持“提升品位、彰显特色、文化惠民”,融入本地乡情特色,建成“一室一屋一馆、两堂七廊”的格局,运用理事会管理制度和社会团队驻堂制度进行常态化管理,开展丰富的农村文化活动内容。

惠民街道惠通村文化礼堂

惠通村文化礼堂建成于2014年,文化礼堂建设紧扣“文化礼堂、精神家园”,以传承惠通村文化特色为主线,建有文化长廊、慈孝馆等场所,积极弘扬惠通村慈孝精神,传承和发扬惠通与人为善、慈孝团结的品质。
文化礼堂建设与新农村、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注重设施,创新载体和思路,使农村人居环境更美、农村文化繁荣发展。

天凝镇洪溪村文化礼堂

洪溪村“文化礼堂”:由露天篮球场经改建后挂牌冠名,建筑面积1550平方米,能同时容纳3000多村民参加各类活动。
馆内大幅照片记载了洪溪村两大文化特色的发展历程;在“文化礼堂”篮球馆周边,新建成的健身广场、灯光篮球场、门球场簇然一新。
洪溪村“道德讲堂”:建筑面积150平方米,为洪溪村的庆典、礼仪、培训、学习等群众性教育活动提供了良好场所,2013年9月,洪溪村一千多村民携手走进“文化礼堂”,“道德讲堂”隆重开讲。

“文化礼堂”对于“洪溪篮球”和“辣妈宝贝”来说可谓如鱼得水,这两支特色文体队伍借助“文化礼堂”这一平台,不断向周边辐射能量,引领带动,活跃群众文化。
篮球俱乐部,“辣妈宝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参与“文化礼堂”的管理运作,并提供活动经费支持。

每晚,篮球、排舞、乒乓、门球……训练热身、切磋技艺、看学帮教、道德宣讲……“文化礼堂”这个最具人气的地方,实现了洪溪村民想动有地方,想学有人教,想演有舞台的愿望,名符其实成为了村民们每人想进去,每天进得去,没去常牵挂的“精神家园”。

罗星街道和合文化礼堂

和合文化礼堂于2014年12月开始投入使用,建筑面积1380平方米,礼堂按照“两堂八廊一厅五室一园一场”的目的建设,是全县新建文化礼堂中面积最大,设施最先进之一。
礼堂以“地嘉人善、敬业争先”的善文化为核心,弘扬当代嘉善人共同的善文化价值观。
礼堂内包括道德讲堂、“田家英和合调查”展室、乒乓室、善味书屋、农民书画交流室、和合礼堂等,常态化组织开展各类文化、宣传、实践活动,提高农村文化服务质量,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罗星街道城南社区文化礼堂

城南社区文化礼堂于2014年2月正式对外开放。
使用面积近3000平方米,广场面积7500平方米。
2016年7月下旬以来我社区对文化礼堂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改建和装修,在2016年底正式启用。
文化礼堂是一处按高标准建设的基层群众性文化活动阵地,也是社区对外展示和交流的窗口。
秉承着“开放、共赢、快乐、健康”的服务理念,以提供多样性公共文化服务为主旨。
依靠这个家门口的“文化馆”城南社区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越来越丰富,文化的氛围越来越好,使农村人居环境更美。

平湖市

钟埭街道花园村文化礼堂

花园村文化礼堂建立于2013年,是我市首批创建的农村文化礼堂之一,也是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示范点。
在花园村文化礼堂原有展演厅、农家书屋、布鞋坊等各类活动室基础上,花园村依照“文化礼堂 精神家园”的定位,从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出发,在惠民功能和文化传承上不断突破创新。
2015年在村原有设施基础上,整合资源打造花园村青少年宫;2016年花园村挖掘本土历史文化资源,设立花园家风馆。
目前,花园村文化礼堂室内外总面积达到3500余平米,起到了繁荣群众文化生活、传递文明风尚的重要作用。

新仓镇中华村文化礼堂

中华村文化礼堂建成于2016年,总投资350多万元,占地面积4亩,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内设礼堂、讲堂、乡贤馆、展示馆、图书馆、亲子乐空间、慢时光咖吧、大型舞台、健康小屋、老年活动中心、休闲健身广场、文化宣传长廊等,是一个集宣传、教育、文化、体育、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文化阵地。
文化礼堂建成后定期开展各类礼仪、民俗、文体、电影等文艺活动活动,还通过道德讲堂、志愿服务站等载体传递“社会正能量”,弘扬社会美德和公德,真正把文化礼堂打造成属于老百姓的“精神家园”。

钟埭街道大力村文化礼堂

大力村文化礼堂建成于2016年,位于钟埭街道大力村龙口小区。
礼堂以江南农耕文化为主线,建有“大力农耕”特色馆,展示了大力村几千年农耕文化发展的历程,充分展示了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文明发展的融合创新。
礼堂建设与新农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相结合,一手抓生态农业发展,一手抓新农村建设的“大力经验”,推动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的双重发展,为大力村的人民群众带来更好收益、更多福音。

广陈镇龙萌村文化礼堂

龙萌村文化礼堂建成于2013年,位于美丽的千年古镇——浙江平湖广陈镇。
礼堂室内面积达1800多平方米,室外配有露天舞台、健身广场、门球场、篮球场以及2470米的健身绿道和50米的文化长廊等。
礼堂以特色乡风民俗为核心,在配套功能室齐备的基础上,建成乡村记忆馆,展示了龙萌的发展历程和成就,通过特色乡风民俗、优秀村落文化、道德先进人物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文明元素展示,使文化礼堂成为了村落文化的传承地、乡风文明的弘扬地。
近年来,礼堂承接了多场市、镇大型活动,也举办了与上海廊下镇合作的多次跨省市文化活动。

独山港镇陆沼村文化礼堂

陆沼文化礼堂建成启用于2016年10月,礼堂重点突出“家”主题,围绕“家园”、“家庭”、“家风”规划设计,体现融入“家”概念元素。
文化礼堂的家园记忆馆,通过那些人、事、物的追忆,记录陆沼家园变迁,呈现农村居民向社区居民嬗变的美好新生活。
此外,常年实行开放式服务,结合村民的需求,礼堂积极开展各类传统民俗、文体活动。
“五谷丰登迎新年”创意画活动、“我们的村晚”、“四享学堂”春泥计划等主题系列活动的开展,给村民带来快乐的同时,更宣传了传统文化,学到了新知识。

新埭镇鱼圻塘村文化礼堂

鱼圻塘村文化礼堂建成于2012年,是平湖市首家村级文化礼堂。
2014年5月获得“浙江省重点农村文化礼堂样板村”的荣誉称号。
鱼圻塘村文化礼堂总占地面积22亩,包括刘錡将军陈列馆、乡风文明馆、多功能厅、鱼乡戏苑和特色文化墙,采用“两馆两堂一苑一墙”的立体式结构,通过原汁原味的实物、图片、文字、影像资料以及模型等,展现了浓浓的村落文化,再现了鱼圻塘村的发展轨迹、民俗文化、文明乡风、道德先进人物等元素。

新仓镇杉青港村文化礼堂

杉青港村文化礼堂于2016年建造并投入使用,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是以“孝”为主题打造的一个特色礼堂。
村内“百年仁寿桥”的由来和五月十八白鱼望娘的美丽传说都是孝的完美演绎,所以在礼堂建造时特地打造了报本文化馆,以此来大力宣传报本文化,传承孝道。
全馆以图片、文字和实物展示的形式,生动展现了孝文化的魅力。
同时,礼堂建设结合了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展现了我们美好的生活前景。

海盐县

西塘桥街道永宁文化礼堂

永宁文化礼堂建成于2015年,围绕“一村一色”,“一堂一品”的目标,打造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的综合性场所。
为更好地实现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创新,永宁文化礼堂挖掘本村“草龙”文化,打造特色展馆,培育特色团队,举办“草龙”文化艺术节等系列活动,在乡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中形成特色品牌。
今年又探索以法人治理创新礼堂资金管理,保障可持续发展。

西塘桥街道大宁村文化礼堂

大宁村文化礼堂建成于2015年,为更好地发挥礼堂的“精神家园”定位,大宁村在做好礼堂、讲堂、图书馆、民俗展示馆等室内场馆的同时,一并打造了文化舞台、文化广场、文化走廊、灯光篮球场、羽毛球场、老年门球场、儿童游乐场等多个室外场所,大大提升了礼堂吸引力。
同时吸收本村的两位竹编(手工编织)师傅进礼堂,组织常态多元培训,传承优秀文化。

元通街道新兴文化礼堂

新兴文化礼堂建成于2016年,总面积达1800平方米。
礼堂、文化舞台、文化长廊、特色展陈室、道德讲堂、张元济图书馆新兴分馆、室内活动室等完善的设施设备,显现了现代时尚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艺术气息。
投资十余万元,开设的“女红坊”特色文化营,结合本村特色打造“每月一布”活动,唤醒村民记忆,在学织布、编鞋带、缝制布艺书皮、茶染手帕等等活动中传扬优秀传统文化。

秦山街道许油车村文化礼堂

许油车村文化礼堂建成于2015年,建有礼堂、乒乓室、农家书屋、“油文化”展示馆、多功能室、露天舞台、文化长廊、灯光篮球场等多个功能场所。
“油文化”展示馆充分还原了许油车村的产油、制油历史,留下了珍贵的乡愁记忆。
自文化礼堂建设始,许油车村深挖历史,编修《许油车村史》,成为海盐县第一个修订村史的村。

沈荡镇白洋村文化礼堂

白洋村文化礼堂建成于2013年,占地面积680平方米。
在打造礼堂场馆的同时,白洋村结合自身特色,重点建设了两个农民文化公园,与美丽乡村融为一体。
为更好地提升礼堂的自主运行能力,白洋村打造了“小天使计划”公益性创投项目,着力团队培育,目前建有礼堂团队10支,白洋村舞龙队、梦青春舞蹈队等多次参与县市两级演出。

沈荡镇聚金村文化礼堂

聚金村文化礼堂建成于2016年,总用地建筑面积780平方米。
礼堂以传承本村渔文化历史为主线,建有特色展示馆——沈荡渔文化馆,全面呈现了本地渔业的历史渊源、捕捞技艺、渔具渔船、渔民习俗等渔业生活文化。
同时组建聚金村文化礼堂踏白船队,连续三年代表海盐县参加市南湖踏白船表演赛。
今年,又成立了踏白船保护协会,建立协会工作室,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传统文化。

百步镇得胜村文化礼堂

得胜村文化礼堂建成于2016年,位于村集聚点,主体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
另配有文化公园、室外文化大舞台、灯光篮球场、健身苑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
为更好地保障礼堂长效运行,得胜村率先建立文化礼堂独立法人理事会制,今年又在此基础上成立村级“农村文化礼堂基金”,更好地盘活了礼堂运行机制。

于城镇何家村文化礼堂

何家村文化礼堂建成于2016年,位于村民聚集的中心地带,面积1300平方米,配备全面,设有多功能活动室、惠民书屋、电子阅览室、人文讲堂、培训排练室、特色展示厅、文体娱乐室、文化长廊、档案室、广播室、室外舞台、灯光篮球场等。
组建有11支文体团队,其中何家村草根艺术团每年坚持原创小品1-2个,将来源于百姓生活的内容搬上舞台,以艺术化形式落实核心价值观,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澉浦镇六里村文化礼堂

六里村文化礼堂建成于2015年,位于村民集聚点,由600多平方米的主体建筑和1000多平方的文化休闲广场组成。
设置礼堂、讲堂、特色文化展厅、张元济图书馆分馆、电子阅览室等。
其中特色文化展厅以“堰文化”和红色文化为主,以沙盘形式再现昔日六里“堰”两侧热闹场景,图文结合还原六里红色革命者的英雄事迹,通过礼堂打造,使本村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得以呈现。

通元镇滕泾村文化礼堂

滕泾村文化礼堂建成于2016年,位于村民集聚中心,整个文化礼堂由礼堂、讲堂、文体综合活动室、记忆馆展览室、农家书屋、“春泥计划”活动室、广播室、文化长廊、室外文化舞台、文化公园、灯光篮球场等组成。
为更好地发挥礼堂精神家园的作用,滕泾村通过建立道德评判团和文化礼堂宣讲团,组建“老娘舅”和谐睦邻队、“向日葵”暖心帮扶服务队,打造特色文化活动“集体生日”等举措,以礼堂弘扬“孝文化”,培育良好的乡风民风。

通元镇育才村文化礼堂

育才村文化礼堂建成于2015年,整个文化礼堂由礼堂、讲堂、农家书屋、圆木文化展示厅、青少年科普活动室、文体活动室、“春泥计划”活动室、广播室、文化长廊、室外文化舞台、文化公园、灯光篮球场等组成。
礼堂深挖本村的圆木文化特色,吸纳圆木老匠人进礼堂,利用礼堂阵地,将这一传统进行创新性发展。

海宁市

许村镇报国村文化礼堂

报国村文化礼堂建成于2014年,位于海宁市许村镇,礼堂以资源整合为出发点、以电影放映史为亮点、以现代简约风格为特点,策划形成了“两堂一廊一中心,一台一场一展厅”的礼堂格局,建有介绍中国农村电影发展史的“光影田野”特色展示厅。
文化礼堂在做好硬件设施的同时,更注重活动的开展,使文化礼堂成为村民的精神家园。

长安镇(高新区)泰山村文化礼堂

围绕“文化地标、精神家园”的要求,泰山村文化礼堂于2014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泰山村文化礼堂充分整合了全村各类软硬件资源,涵盖了文化礼堂、运河讲堂、文化长廊、印象泰山文化展陈馆、文体活动中心等多种功能。
室外占地面积3300余平方米,建设了文化大舞台、农民公园、篮球场、家风家训园等活动场地,成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家园。

周王庙镇云龙村文化礼堂

云龙村文化礼堂建成于2015年,马头翘角,黑瓦白墙,简约大气,充分体现了村庄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礼堂以“文化礼堂、精神家园”为定位,以传承蚕桑文化为主线,努力挖掘蚕俗文化更深层次的东西,做精做透。
礼堂的建设从村情实际出发,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是浙江3A级景区化村庄主要节点,对于发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起到了推动作用。

盐官镇桃园村文化礼堂

桃园村于2013年成功创建文化礼堂,围绕“文化地标、精神家园”主题,挖掘乡土文化载体,传承地方特色文化,建成了“两堂一廊一展厅、一园一台一阁”的礼堂格局,逐步形成了“专职管、理事管、村民管”三“管”齐下的礼堂管理自治机制,推行“每人一把礼堂钥匙”,实现村民自主管理,把文化礼堂建设成真正的精神家园。

丁桥镇诸桥村文化礼堂

诸桥村文化礼堂建成于2013年,内含两堂、一廊、拼搏俱乐部和一个8600余平方米的休闲农民公园等,风景别样,让诸桥村群众在茶余饭后,多了一个休闲聚会的好去处。
诸桥村文化礼堂已成功举办过六届的文化艺术节、四届村级全民运动会,活跃了农村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精神生活。

袁花镇长啸村文化礼堂

长啸村文化礼堂建成于2013年,位于海宁市袁花镇东部。
长啸村围绕“幸福长啸、美丽长啸、人文长啸”的宗旨,以传承村庄竹编文化为主线,深入挖掘了村落文化和村庄故事,凝聚村庄精、气、神,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传统文化、丰富文体活动、建设美丽乡村等有机结合,真正成为村民们自己搞活动、拉家常的“精神家园”。

黄湾镇(尖山新区)尖山村文化礼堂

尖山村文化礼堂创建于2013年,位于海宁潮潮起之地,地理环境优越,是海宁市第一批创建的文化礼堂。
尖山村以打造精品礼堂为奋斗目标,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将文化礼堂和乡村旅游相结合,礼堂以传承和发扬农村地方传统特色文化,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为目标,开展特色文化活动,既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也提高村庄品味,培育文明乡风,助力美丽乡村创建。

硖石街道双合村文化礼堂

双合村文化礼堂建成于2015年,位于海宁市硖石街道的南端,礼堂融入了当地的婚俗文化,建有海宁市首家婚俗文化展馆,充分展示了村庄的形象,传承了村庄的文化。
礼堂始终秉承“合心合力 共创和谐”的理念,以建设乡村文化礼堂为中心,探索出一条既改变乡村面貌又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带动乡村发展的新路子。

马桥街道利众村文化礼堂

利众村文化礼堂于2016年11月正式投入使用,礼堂充分结合了村特色和群众需求,不仅是老百姓茶余饭后的好去处,更成为展示本村特色亮点的窗口。
按照“一馆两堂三廊”即农耕文化展示馆;利众文化礼堂、道德讲堂;文化长廊、党员先锋长廊、科普长廊的格局建造。
通过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让群众文化建设的成果,助力乡村文化的全面腾飞崛起。

桐乡市

濮院镇新港村文化礼堂

新港村文化礼堂于2016建成,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
文化礼堂白墙黛瓦,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建筑风格,充分体现了“产业发展、绿色生态、美丽宜居”的理念,成为融便民服务、文体场所、展示窗口、红色阵地于一体的“文化综合体”。
特色展馆——毛衫文化展示馆,展示“毛衫时尚小镇”濮院的发展历程和毛衫产业的发展史,将地方特色产业元素融入了文化礼堂“一村一品”建设。

乌镇镇杨园村文化礼堂

杨园村文化礼堂建成于2013年,位于世界互联网大会举办地——浙江乌镇,充分诠释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创新。
礼堂以传承乡贤文化为主线,建有清代大儒张履祥展馆——务本堂,承载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礼堂建设与新农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有机结合,注重设施、内容“双提升”,使农村人居环境更美、农村文化繁荣发展。

屠甸镇汇丰村文化礼堂

汇丰村文化礼堂建成于2013年,由千人大礼堂、汇丰楼、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公园、戏台等组成,整体风格古朴典雅,总占地面积5500平方米。
特色展馆“汇丰楼”,共六层,设村风民俗、新村巨变、幸福生活、红旗引领等6个篇章,历史文脉和美好生活相得益彰。
依托文化礼堂这一平台,先后开展了传统礼仪、“纪念民族英雄于谦”、戏曲闹新春、书法惠民等一系列有地方特色的活动。

崇福镇五丰村文化礼堂

五丰村文化礼堂建成于2014年,位于五丰村农民公园——五丰园内,融江南园林风格与水乡文化为一体,礼堂、讲堂、图书室、健身室、文化广场等各类设施齐全。
本着“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农耕文化”的宗旨,建有农耕文化展示厅,对青少年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礼堂以建设美丽新五丰为主线,传播先进文化和道德文明新风,成为繁荣基层文化、构建精神家园的重要阵地。

洲泉镇坝桥村文化礼堂

坝桥村文化礼堂由70年代的文革礼堂修缮而成,是桐乡市文物保护单位。
礼堂外墙“农业学大寨”字样清晰可见;礼堂内展示了百余幅记录坝桥70年代生产、生活的老照片,为广大干部群众提供了一个重温历史、了解历史和“红色教育”的空间。
礼堂建有江南蚕俗文化博物馆,展示蚕桑丝织技艺和非遗文化,展览面积达350平方米。
老礼堂、老照片、蚕俗文化,唤起浓浓乡愁。

河山镇八泉村文化礼堂

八泉村文化礼堂于2015年建成,含文化礼堂主楼、综合楼、村民公园、文化广场等场所设施。
礼堂主楼由村小蚕共育室改建,内设蚕乡风俗体验馆,被授予桐乡市非遗馆蚕俗分馆,是桐乡市青少年校外活动教育基地。
礼堂融合非遗文化——“桐乡蚕桑丝织技艺”、“轧蚕花”及蚕乡婚嫁等民俗文化,推动了文化、生态与旅游的有机结合,给美丽乡村注入了文化灵魂。

大麻镇海华村文化礼堂

海华村地处桐乡市西南,水乡集市历史可追溯至唐宋时期,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风习俗留存较多。
村文化礼堂于2014年建成,建筑面积820平方米,内设书法室、健身室、电子阅览室等,建有农耕文化馆、金子久名医馆、村史党史馆,为村民提供优越的人文环境。
文化广场占地28亩,建有文化长廊、海华大戏台、灯光球场、笼式足球场、锦香亭,满足村民多样化文化需求。

石门镇陆家庄村文化礼堂

陆家庄村文化礼堂是集礼堂、讲堂、文体活动场所为一体的文化阵地综合体,建成于2016年,位于丰子恺故里——石门。
礼堂因地制宜,融合美丽乡村特色,建有展示春播秋收耕作风情的农耕文化馆,承载着独特的集体记忆。
按照“文化礼堂、精神家园”的定位,在“建、管、用、育”一体化模式的探索下,使礼堂成为承载乡愁、展现乡风、满足村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文化地标。

高桥街道越丰村文化礼堂

越丰村文化礼堂始建于2013年,2014年异地重建,建筑面积800㎡,设有乒乓球室、健身房、农家书屋、春泥乐园、党建茶室以及室外文化广场、健身苑点、文化长廊。
近年来,积极发挥文化礼堂“用、管、育”作用,有效保障公共文化供给,丰富了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作为“三治”建设的发源地,越丰村文化礼堂充分发挥了在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梧桐街道桃园村文化礼堂

桃园村因栽种特色名果——“槜李”而闻名,“槜李文化”流传千年。
桃园村文化礼堂建成于2013年,礼堂建设以传承弘扬“槜李文化”为主线,建成了槜李文化广场、文化长廊、主题墙绘等一批设施。
礼堂每年举办桃园槜李文化节,开展槜李厨艺比赛、槜李果树认养、风筝手绘大赛等活动,宣传展示桃园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美丽乡村风貌,央视《消费主张》栏目曾予以专题发布。

石门镇东池村文化礼堂

东池村位于丰子恺故里——桐乡石门,是一个民风淳朴、邻里和谐、文化底蕴深厚的乡村。
村文化礼堂建成于2016年,注重融合优秀村落文化、特色文明乡风、道德模范事迹等文化道德元素。
礼堂以弘扬崇德尚善为主线,建有村级道德馆,以省道德模范——好婆婆沈汉梅的感人事迹和崇高品质,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见贤思齐、向善向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濮院镇新联村文化礼堂

新联村文化礼堂建成于2013年,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由礼堂、文化活动大楼、休闲健身广场、文化长廊、体育活动场所等组成,集学习、健身、教育、培训、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
作为桐乡市唯一的全国文明村,新联村秉承“文化传承聚人心、家风家训树美德、移风易俗正民风”三大理念,着力将文化礼堂打造成村民精神栖息的家园,为村民物质与精神双腾飞插上翅膀。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