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厂」村里修电器的店长是个发明家(电器是个发明家店长梁老)

***加载中...

文/Jiadajian

1.

「箭厂」村里修电器的店长是个发明家(电器是个发明家店长梁老)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梁老板的维修店在万尾。
从这开车半小时到东兴,把***交给乌央乌央的旅游中介,便能跟着他们过界到越南芒街特区,体会一把东南亚风情。

万尾镇上有两条主路,其中一条与海岸线平行。
每年八月份的开海节,这里便挤满游客。
等旅游旺季过去,又显得有些冷清。
所有海鲜排挡和米粉店都空着,沙滩上只有渔民和鸭子。

梁老板在万尾长大。
他今年37岁了,身上冒着一股南方沿海居民特有的自在和

对电器的喜爱是从小时候开始的。
90年代,他把家里为数不多的电器和手表,拆了又组装,组装不回去,就只能挨打。
但在拆拆装装之中,也琢磨出一些门道。
初中还没毕业,他就能维修一些简单的电器了。

1999年,梁老板初中毕业,开始了自己的学艺之旅——到电器维修店当学徒。
那时候当学徒不容易啊,工钱不多,师傅又凶,也不主动教学。
他只能在边上看着,问一句,得到一句不耐烦的解释。
剩下的,他就琢磨家电维修杂志,慢慢弄明白电容,三极管,二极管,高压包这些部件。
他初中时也没学懂多少物理,现在硬着头皮研究,也弄懂了。

电器维修分为黑电,白电,和机电。
机电主要是汽车马达,发电机,当地鱼虾养殖厂用的增氧机一类。
白电是冰箱,洗衣机之类的家用电器。
黑电则是电视机,音响,CD机这一类的东西。
梁老板先后到防城港,北海,南宁的电器维修店当学徒,找最好的师傅,才把这些维修全学会。
2002年,他出师了,回到万尾和一个擅长维修机电和白电的朋友合伙开维修店。

2.

在万尾,鱼虾养殖是支柱产业之一。
梁老板手艺好,人缘也好。
兄弟们虾塘里的增氧机出了什么故障,都来找他,他当然也都答应下来。
于是忙得团团转。
这事徒弟们也不能代劳。
毕竟连扭螺丝都有技术。
增氧机常年泡在水里,螺丝都生锈了,一不小心扭断可就不好办了。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梁老板甚至摸索着发明一些机器,提高卷线,绕线的效率。
可机器还是没有人工效率高。
弟兄们的增氧机排着队等他。
“心理压力大啊!
”梁老板说,干脆把修机电的业务关了,专修黑电。

黑电是所有家电中最难修的。
这东西更新换代太快了,得不停钻研。

90年代,村民家里还大多都是黑白电视,几乎是一夜之间换成凸面彩电,后来又换成液晶屏。
先是CD和录像机,又逐渐换成VCD,又变成三碟,六碟,DVD,后来,智能电视一统天下。

20世纪初,每个月的电子维修杂志上能提供足够的支持。
但即使在这个边陲小镇,黑电更新的速度也超过了杂志。
梁老板把送来维修的黑电都拆来研究,记下关键信息,再到国外电器论坛搜索型号。

他不懂英文,就对着电路图研究部件。
对于那些找不出缘由的“软故障”,莫名其妙的黑屏,发烫,他就只能用酒精,用吹风机,一个部件一个部件地排除。
梁老板也不觉得辛苦,倒是乐在其中。
店里的学徒们都没他喜欢钻研。
学徒们也是初中毕业,他叫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不怎么主动提问,维修似乎只是营生,不是爱好。

3.

在爱好之外,梁老板也想开家电器店。
维修带来的收入不多。
那时,在万尾和周边的东兴,江平,电器商店只有两种。
一种是“夫妻店”。
店里什么牌子的电器都有。
另一种是大牌电器的加盟连锁店,只能卖一种牌子的电器,每个月营业额目标,好处是,酒店,政府部门需要电器时,都倾向找有品牌连锁店。

梁老板想带出一支自己的团队,做些大工程,只开一家“夫妻店”,显然无法达成这个目标。
可是听大家说,连锁店太难做了。
没有大单子时,他们的货都在店里压着。
没多久新的型号推出,这些老货只能降价***。
何况,现在电商发达,居民们总能在网上找到售价更低的电器。
实体店的更新,总赶不上网店的更新。
梁老板还在犹豫,在微信群里看到了苏宁零售云招募加盟的消息。

梁老板和朋友一起到南宁参加了苏宁零售云的介绍会。
听说不用压货,线上线下价格一样,还有专业的人来指导组建队伍。
梁老板动心了。
线上线下价格一致,给了他做生意的底气,零库存帮他规避了最大的风险。
在乡镇的实体店,压货的风险已经越来越高。

介绍会开完,梁老板跟着大家参观苏宁易购的实体店。
看到里面的装修和管理,听说还会有驻点店长来帮忙设计装修,培训电脑系统的使用。
梁老板决心试试。
于是。
2018年,他在江平镇开了自己的第一家苏宁易购精选店。
驻店店长如约而至,设计好店面,还送了装修,教他如何在系统里下单,如何在系统里管理维修项目。
现在他雇了12名员工,才发现原来管理也是门学问。

过去在他的维修店,员工不过是一两个学徒加上他和一个合伙人。
有时店里没人,顾客带来电器直接往门口一放,他们回来看到直接修好,顾客自然会来付钱取走。
现在生意大了,又是销售,又是安装,又是维修,常常弄不清,谁接了哪单维修,用了什么配件。
“我们本来没多少文化,不懂管理。

驻点店长教会他用电脑和手机操作系统工具接单,排单。
梁老板店里的流程逐渐规范。
12个员工,他管得井井有条。
更难得的是,现在,他不再需要上外网一边琢磨英文一边琢磨电路图,在苏宁的培训和网站上,他能接触到所有电器的信息。
维修还是乐趣,也容易多了。

4.

有苏宁的品牌支持,又有过去的口碑和人缘。
梁老板的生意越做越大。
今年4月19日,正在江平镇施工的中铁16局要采购一批空调。
他们不敢在镇上的“夫妻店”采购,想找有品牌保证的店铺。
他们信任苏宁。
而在江平镇,只有梁老板一家苏宁易购。
他接到这笔十几万的订单。
如果不是苏宁,梁老板说,他不会有这样的机会。

加盟苏宁还让梁老板接触到全广西的电器从业者。
他常参加苏宁易购的其他门店考察。
在一次交流会上,一个来自”生活水平最差“的乡镇的加盟老板告诉他,自己卖出了一台一万多元的滚筒洗衣机,还有一万多元的冰箱,和几千元的空调。

梁老板很诧异,江平相对富裕,可这些电器他一台都没能推销出去。
对方说,你看,我们小时候几千元就可以盖一栋楼,不也是会买两千多元的一台碟机吗?梁老板想想,是的,不论什么经济情况的乡镇,都有人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

这两年,梁老板的生意越来越好。
他在江平镇上买了4000元一平米的商品房,搬离村子,带着妻子和三个孩子住到镇上。
对于未来,他想着,把店铺经营好,把服务做好,管理好维修。
当兄弟虾塘里的制冷机凌晨忽然失灵,旅游旺季里酒店空调半夜故障,他都能及时伸出援手服务;当镇上的居民需要好电器,会第一个想到他。

制作团队简介

厂长语录

“梁老板,我暖气坏了”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