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变废为宝”!植树节探访东莞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烟气发电厂焚烧厂区)

可是,垃圾箱的垃圾最后到哪里去了呢?原来,我们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大多数会经过垃圾中转站,来到垃圾填埋场或垃圾焚烧发电厂等进行处理。

那么,垃圾焚烧发电厂到底如何工作?会不会污染环境?近期,为迎接植树节的到来,东实循环经济环境教育基地近日举行了“种一棵小树,绿一方净土”植物科普活动暨“园企共建”揭牌仪式。
来自全市近四十组家庭认识了植树造林的重要作用,还重点参观了麻涌环保热电厂,了解垃圾“变身”能源背后的故事。

胜似公园 厂区环境令人意想不到

见证“变废为宝”!植树节探访东莞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烟气发电厂焚烧厂区)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麻涌环保热电厂位于麻涌镇海心沙岛。
在驱车进岛的路上,一路水田环绕,偶有白鹭驻足,空气清新,让人丝毫不会将这里与“垃圾”联系起来。

走近厂区,门口处有一个大屏幕,屏幕上实时展示热电厂焚烧炉生产状态下的各类数据,如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氯化氢、炉膛温度、一氧化碳等等。

走入厂区内部,呈现在眼前的也是一座有别于传统意义“厂区”楼房。
只见旁边是灰色和红色相间的现代化建筑体,中间有玻璃窗装饰的灰色连廊,显得时尚又简洁;厂区内除了有各类树木和水池景观,还有员工宿舍,上百位员工在这里生活居住。

如果不是主建筑物上一支高高耸起的烟囱,以及数根从厂区延伸出去的电缆,真的很难想象,这里是一个垃圾焚烧发电厂。

“村里的垃圾被收走了,河里不再有垃圾淤堵、水也变清了,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好了。
”洪梅镇洪屋涡村的村民江笑凤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像抓娃娃 最新工艺处理生活垃圾

五层楼高的垃圾堆料间里,近两万吨垃圾,堆得像山一样高。
只见两名工作人员坐在像飞船船舱一样的操作间里,稳稳地移动着手柄,隔空“挥舞”着两只巨大的钢爪,如抓娃娃游戏机一样,一把把抓起垃圾,投向焚烧炉。

据工作人员介绍,在投入到焚烧炉之前,这些垃圾已经在垃圾仓里堆放5—7天左右,经过发酵、脱水等工艺,非常适合燃烧。
由于垃圾堆料仓里采用了负压技术,并装有数台抽风机,将垃圾释放的气味直接抽进焚烧炉作为助燃气。
因此,虽然隔了一层玻璃,抓斗操作室里也闻不到垃圾臭味。

“生活垃圾处理水平与运营需要一个成长过程,外地有些老旧项目,技术可能会有所欠缺。
麻涌环保热电厂采用了最新的工艺技术,厂区及周边没有任何异味,说明该项目是成功的。
”前来参观项目的广东省固体废物和化学品环境中心方益民教授说。

850℃以上高温 二噁英无处遁形

经过处理后的垃圾,被工人们用大钢爪投入到850℃以上的焚烧炉内进行焚烧,垃圾焚烧后的热能,转化为供千家万户使用的电能。

为什么一定要850℃以上?据新能源公司总经理熊彩虹介绍,令人害怕的二噁英其实最惧怕高温。
当焚烧炉的温度高达850℃时,二噁英在炉中焚烧2秒钟以上就会被完全分解。

“我们的焚烧炉是用天然气点火,等炉温达到850℃以上后,才开始投放垃圾;焚烧过程中,我们还会对炉温进行实时监测。
”熊彩虹指着中控室的监视屏告诉。
也确实看到,3台焚烧炉当时的温度,均在1000℃上下浮动,远高于850℃的限制。

“同时,锅炉设计上就考虑到烟气停留的时间,流通面积、流速等,可确保燃烧时间可以超过2秒。
”熊彩虹解释,“除此以外,为了进一步吸附或分解可能残存的少量二噁英,项目还设立了活性炭吸附、催化分解的等多道防线。
经过一系列的设备与技术,每立方米烟气排放中的二噁英含量低于0.1纳克,相当于烧烤排放烟气中二噁英含量的千分之一,优于欧盟、日本等严格的现行标准。

达标排放 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垃圾经过高温焚烧后,除了每天能产生70万千瓦时的电能外,还会产生炉渣和烟气。
炉渣属于一般固废,经综合处理后可制成环保砖,用于城市建设等;但烟气的处理却要费一番功夫。

据熊彩虹介绍,一条垃圾焚烧的生产线,投资金额约一亿元,其中用于处理烟气排放的设施,就占了投资金额的50%。
这套烟气处理系统,将国内先进成熟的工艺进行组合,来对付烟气中不同的成分。
专业的术语,可表述为“SNCR炉内脱氮+PNCR+半干法脱酸+干法喷射+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

譬如通过布袋除尘器,可以将烟气中99.9%以上的飞灰捕捉,再经过活性炭吸附,几乎可以完全消除。
“我们会将飞灰进行稳定固化处理,送至专业填埋场安全填埋。

“总而言之,通过上述设备和工艺,麻涌环保热电厂的烟气排放指标,可以完全符合国家标准,甚至优于欧盟现行标准。
”熊彩虹说。

此外,垃圾在焚烧前的堆放过程中,会产生含有高浓度有机和无机成分的液体,即“渗滤液”,也是可以重复利用。
据工作人员介绍,厂内自设污水处理站,对渗滤液进行处理达标后全部回用,重新投入到焚烧系统中,作为冷却水利用,最终实现污水零排放。

实时监测 接受多方面监督

为了验证各项指标,来到垃圾处理监控室。
在监控室内,看到十余位工作人员正在紧盯着屏幕,时刻关注着设备的运行参数。
留意到,实时监上显示着一氧化碳、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氯化氢浓度和炉膛内焚烧温度等各项指标。

而在屏幕右下方,则有一个包括国标GB18485-2014、欧盟2010标准,以及正在焚烧的3台炉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比对。
发现,所有显示数据均比国标和欧盟标准限值低。
其中,在粉尘一项,国标的日均值为20mg/m³,欧盟的半小时均值为10 mg/m³,而3台焚烧炉内的数值分别为1.8 mg/m³、1.2 mg/m³、1.3 mg/m³。

“这个监控数据,将同时传送到周围小区和国家、省、市的环保部门,大家可以随时看到。
”现场工作人员表示,东实新能源将严格按照“装树联”的方式,向政府、公众公开数据。

据介绍,“装”是依法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实时监控排放信息;“树”则是在便于群众查看的显著位置树立显示屏,把这些监控到的数据实时向社会公开;“联”是要求企业的自动监控系统要与环保部门联网,从而便于环保部门执法监管。

“我觉得公开实时监测排放数据的做法十分好,这说明我们更多地关注末端的影响,关注周边居民的感受。
”前来参观项目的另一位专家、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吴群河说。

力补短板 拟建资源综合利用中心

据介绍,为补齐东莞市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基础短板,东实新能源公司计划建造东莞市海心沙资源综合利用中心。
“我们想统筹建设集生活垃圾、餐厨垃圾、污泥等其他固体废物处理于一体的协同处理和资源化高效利用产业园,真正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从源头到终端集中解决垃圾围城问题。
”熊彩虹说。

有人担心,一二期麻涌环保热电厂焚烧项目建成后,又扩建工业固废处理等项目,是否会产生叠加环境问题。
“环保设施项目建设在环评阶段会考虑三种风险因素的叠加,第一种已经建成的,第二已经批准正在建设,第三种将要建设的,才能下环境可行的结论。
我认为对于海心沙即将启动的新项目,并不会存在污染叠加的风险。
”吴群河说。

相关工作人员也告诉,目前市民若想进一步了解扩建项目,可与厂区工作人员联系,并前往厂区内参观,公司将安排专人进行讲解。

【】施美

【作者】 施美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